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把握中国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各个时期音乐艺术的文化背景 以及艺术特征,从而能够对各个时代的音乐文化现象、重要人物和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 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而准确评价音乐文化现象的能力。
2.中国梦作文800字教学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把握中国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对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的音乐作品、音乐 家、音乐事件、音乐制度及音乐机构、音乐理论以及音乐文化交流等方面有一个准确明晰的 认识,对于重要的音乐作品能够演唱,对重要的音乐事件能够根据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客 观的解释、分析与评价一既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上的音乐现象。
二、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熟知古代音乐的相关重 要事件、重要音乐作品、重要音乐制度、音乐思想等知识点,能够对古代的音乐艺术作比较 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重点与难点]西周礼乐制度、八音分类法、曾侯乙墓编钟、秦汉乐府、汉代鼓吹、相合歌与 相合大曲、魏晋音乐文化交流、隋唐歌舞燕乐、燕乐大曲、唐代音乐机构、姜白石艺术歌曲、 元杂剧、诸宫调、四大声腔、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汤显祖与《牡丹亭》、古琴曲《流水》 《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平沙落雁》《广陵散》
[教学时数]16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上古时期的音乐
一、 远古时期的古歌与古乐舞
(一) 古歌
(二) 古乐舞
二、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教育
(一) 礼乐制度
(二) 音乐教育
三、 诗经与楚辞
四、 西周的八音分类法
五、 曾侯乙墓编钟
六、 上古时期的音乐思想
(一) 孔子的音乐思想
(二) 老子的音乐思想
(二)《乐记》
七、三分损益法与十二律
小燕子儿歌歌词第二节中古时期的音乐
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一) 秦汉乐府
(二) 汉代鼓吹
1.鼓吹
2.横吹
3.短箫饶歌
(三) 汉代相合歌
贾冰个人资料1.相合歌
2.相合大曲
(四) 琵琶与古琴
(一) 三种形制的琵琶
(二) 琴歌《胡笳十八拍》
(三) 琴曲《广陵散》《酒狂》
(五) 魏晋以来的音乐文化交流
1.歌舞伎乐的交流
2.乐器乐曲的交流
(六)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何承天的新律
二、 隋唐五代的音乐
(一) 唐代音乐文化繁荣的历史背景
(二) 隋唐燕乐以及“坐部伎”“立部伎”
(三) 隋唐歌舞大曲
1.歌舞大曲的定义
2.歌舞大曲的结构
3.著名的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
(四) 变文与参军戏
(五) 燕乐二十八调
(六) 古琴音乐
1.古琴减字谱
2.琴曲《梅花三弄》
(七) 太常寺与梨园、教坊
(A)中日音乐文化交流
第三节近古时期的音乐
一、宋元音乐
(一) 瓦子、勾栏
(二) 曲了以及姜白石的艺术歌曲
(二)唱赚与诸宫调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四) 宋杂剧
(五) 元杂剧
(六) 宋元南戏
(七) 古琴曲《潇湘水云》
(A)蔡元定的十八律
二、明清音乐
(一) 明清四大声腔
海盐腔 余姚腔 弋阳强 昆山腔
黄晓明身高对比(二) 汤显祖的牡丹亭
茉莉花茶的好处(三) 鼓词与弹词
(四) 明清器乐发展
1.徐上瀛的《溪山琴况》
2.琴曲《平沙落雁》
3.琵琶曲《十面埋伏》
4.福建南音
5.西安鼓乐
(五) 朱载揄的新法密律
[参考书目]
[1] 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2] 李纯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3]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4]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廖辅叔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5] 《中国音乐史》(上下册),周畅著,尚未出版。
[6] 《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
[7] 中国古代音乐史》夏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简答题:
请简要回答原始社会的音乐特点。
请简要论述我国出土的最早乐器贾湖骨笛。
请简要论述曾侯乙墓编钟。
请简要论述西周礼乐制度。
请简要论述八音分类法。
请简要论述秦汉乐府。
请简要论述汉代相合歌。
请简要论述汉代鼓吹乐。
请简要论述我国古代乐律的发展。
请简要论述隋唐歌舞大曲。
请简要论述唐代音乐结构。
请简要论述元杂剧。
请简要论述明清四大声腔。
2.演唱、听辨题:
琴歌《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平沙落雁》、《广陵散》;
姜白石艺术歌曲;
昆曲《牡丹亭》选段;
元杂剧《窦娥冤》选段。
第二章中国近代音乐史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大致脉络,对1840年战争至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生成和演变的史实、辉煌成就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有 一定的认知理解。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各音乐文化现象有较清晰、具体的认知,并能 够熟记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
[重点与难点]
戏曲改良运动、对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不同认识、“左翼音乐”运动、新秧歌运 动、民歌研究会、“新歌剧”、北京国乐改进社、国立音乐院、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上 海大同乐会、学堂乐歌运动、李叔同的音乐创作、赵元任的音乐创作、刘天华的音乐创作、 黎锦晖的音乐创作、黄自的音乐创作、江文也的音乐创作、聂耳的音乐创作、近代秧歌剧、 歌剧的创作、贺绿汀的音乐创作、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教学时数]14
[主要内容]
第一节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
一、 社会历史背景简介
二、 传统戏曲音乐的发展
(一) 京剧的发展
(二) 戏曲改良运动
(三) 关于旧剧改革的争论
(四) 评剧和越剧
三、 传统曲艺音乐的发展
(一) 山东大鼓
(二) 京韵大鼓
(三) 苏州弹词
四、 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
(一) 古琴
(二) 琵琶
(三) 广东音乐
五、传统民歌的发展
第二节近代音乐思潮
一、 乐歌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音乐文化思潮
(一) 对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不同认识
(二) 国粹主义
(三) 全盘西化
(四) 中西调和
三、 “左翼音乐”运动和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一) “左翼音乐”运动
(二)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四、 40年代延安音乐家及以“民歌研究会”等团体的音乐活动
(一) 民歌研究会
(二) 新秧歌运动
(三) “新歌剧”
第三节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 普通音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一) 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运动
1.乐歌的兴起
2.乐歌的编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