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编辑/张倩_I备课I 基子S縫芍视化的+学语立
阌读教学设对岛实践
——以人教版《尊严》为例
◎毛健薇
(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广东深圳51800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拒绝接受他人的救助,坚持先干活再吃食物,后来被镇长留在庄园,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故事内容浅显,学生基本能做到字面上的无障碍阅读。但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其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欣赏哈默的做法,进而心生敬佩,从中受到启迪却并不容易。笔者认真研读课文后,基于思维可视化设计出本课的思维图(图3 ),这幅图直观地把文中人物关系、行为对比、人物形象、文章主旨、写作方法都梳理得清清楚楚。课堂上笔者一边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边根据学习进度适时地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图,最终让学生体会到了哈默和镇长的人物形象及人格魅力,进而自己建构出各自对“尊严”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幅图的思考、绘制过程如下:
第一步:聚焦人物,理清关系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梳理出了文中的五个角,即哈默、其他难民、镇长、其他沃尔逊人及镇长的女儿,在此基础上依据人物之间的关系、重要程度,上下、左右两两对应,板书在黑板上,其中对哈默另加圈注以凸显其主人翁地位。女儿在文中没有讲话,但赞同父亲的做法,似 乎就藏在镇长身后,笔者将她直接以括号标注,如图1所示:
7.尊严
其他难民其他沃尔逊人
图1
第二步:比较阅读,探究本质
接着,笔者将“哈默”与“其他难民”用方框框在了一起,并提出了以下主问题:“请在文中勾画出作者描写哈默和其他难民的语句,再对比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旨在引 导学生在文中走个来回,深入字里行间品味语言。学 生开始精读课文并在文中批注勾画。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笔者带领学生回忆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用投影仪呈现出下表,主要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方面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从文中提取信息,进行比较阅读。
写方法
人物
外貌动作语言难民们
哈默
经过从个人探究到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勾画出以下几组语句: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1. 他们甲旱等$,率举;
2.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苍
今、言淳^率■的年轻人。
1. 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
就碎■早專,地吃起来。
2. 年轻人立刻?卜夸專,地吃起来。
1.“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亨寸
夺亨:需要我做吗?”
2.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
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
不能吃您的东西,我干寧干孝爭,就
得到这些食物!”
3.“不,我尽夺等尽,等做完了您的
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进行对比阅读,同学们踊
2018.3 |诰文取学讯•小学|
31
I 备课I  _
本版编辑/张倩
跃发言,表达了以下看法:
1.
对比两处外貌描写,可以发现:哈默和其他难 民一样,都历尽艰难,饥肠辘辘,营养不良,急需救 助!他们的身体都很虚弱,渴望得到食物的心情是一 样的!从其他难民“面呈菜”而哈默“脸苍白”可 以看出,作者给了哈默一个特写,他似乎更虚弱,更 需要救助。
2.
对比动作描写,同学们发现:作者描写哈默和
其他难民吃食物时两次都用了同一个词语—
“狼
吞虎咽”。“作者为什么会这样重复用词?难道他词穷 了?”笔者故意发问。学生们经过一番讨论后认为, 这样并非作者词穷,而是因为哈默吞咽食物的样子和 其他难民一样,都是如狼似虎,又急又猛!他们都太 饿,太需要食物了!
3.
对比语言描写,同学们又发现:哈默和其他难 民面对食物的态度截然不同!其他难民根本没有说一 句话,他们来不及说,只管吃!而从哈默和镇长的一 番对话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哈默是坚持要先干活再接受食物。
学到这里,学生没有疑问了,笔者提问:“同样 急迫地需要食物,为什么哈默不先吃了再说,而是要 坚持先干活再吃食?这干活后吃的食物和没干活吃的 食物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顿时,课堂陷入了平静。 经过思考,同学们猛然意识到:干了活以后得到食物 是劳动所得,是理所应当的,是自己挣的,是报酬!而 没干活就吃的食物是基于别人的同情,是施舍!笔者 相机点拨:看来,是否干了活使得难民们得到的食物 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同时在图1中增加了两组箭头, 以体现哈默与镇长、其他难民与其他沃尔逊人之间的 互动关系,还在箭头上添加了关键词,如图2所示:
7.尊严
要活
f
镇长(女儿)
给食物(报酬)
只顾吃其他沃尔逊人 时物卜(施舍)
图2
进而笔者追问学生:“既然作者主要写哈默,为 何不省去对其他难民的描写,直接写哈默的言行?” 从而渗透衬托手法的应用,再以红箭头表示,并在 旁边标注“衬托”,以加深学生印象,习得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三步:凸显形象,品味尊严
接着,笔者顺势让学生评鉴“从文中你读出了一 个怎样的哈默? 一个怎样的镇长? ”再将自己对文题
衬托 其他臬民
“尊严”的认识写下来。
有学生这样写道:
生:尊严是灵魂;尊严是一种权利,他被人尊重; 尊严是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生: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 人的尊重。
生:尊严是一种类似自尊的品格;也可以理解为
人品;如果你想要有尊严,就要懂得自尊、自爱。生:尊严是哈默独特的处事原则(先劳动,后吃 饭,不会不劳而获)。
可以看出,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思考已经 有了 “儿童深度”,相当精彩!阅读的过程成为师生之 间、生生之间一次悉心的交流、精神的相遇。正如老 舍在《四世同堂》中写道:“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 点课本上的知识,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与人格的接
触。”这一课,一定触动了他们的心灵,留下了终身值 得回味的东西。
笔者用红笔(黑体字)将学生思考中的关键词写 在了黑板上,从而完成了整个板书设计,也就是本课 教学的思维结构图(如图3所示)。
S 尊
7.尊
严?
人品、人格
,m m
a m
要活干镇长(女儿)| #重人品
时物(报酬) 眼识才
只顾吃其他沃尔逊人 “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物(施舍)
图3
思维图绘完了,不但课文中的人物关系理顺了, 事物性质凸显了,人物形象丰满了,写作方法明晰了, 而且绘图过程用到了提炼、对比、分析、评鉴、综合 等多种高阶思维。学生在头脑中既形成了清晰完整的 知识网络,也经历了一次有趣的“思维之旅'师生都 能体会到思考的收获与精神的升华。
第二课时,笔者还从“多维视角”出发设计教学, 把学生从外国的哈默引向我国古代的贤人,引导学生 阅读了中国古代《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名句:“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并通过“对位翻译”文言文和译文的学习方法,帮助 学生读通、读懂了文言文《嗟来之食》。接着,要求学 生将《嗟来之食》里饿者的言行与《尊严》中的哈默 相对比,就曾子最后的评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而 引发了学生对生命、对尊严的辩证思考,收到了很好 的效果。
©
自强自爱
原则底线
(留)
衬托
|其他难民
(走)
32 |语文秣学敗讯•小学|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