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阁观察】坚定⾛好中国抗疫之路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第四波流⾏⾼峰,每周报告新增病例均超过1000万例。在外部“压⼒差”之下,3⽉以来,我国疫情发⽣频次明显增加,感染⼈数快速增长,本⼟感染者累计突破7万例,本⽉确诊病例数就已超过去年全年。⼀边是新毒株强传染性、⾼隐匿性、⾼免疫逃逸能⼒,让防控难上加难;另⼀边是低毒⼒、低重症率、低致死率,让⼈容易⼼⽣⿇痹。在严峻复杂、众说纷纭的形势之下,统⼀思想、坚定信⼼,提⾼科学精准防控⽔平,对我们遏制疫情蔓延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抗疫政策是⽴⾜国情、历经百战形成的科学抉择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的最严重的传染病⼤流⾏。截⾄3⽉26⽇,全球已累计确诊4.8亿例。从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病毒不断更新迭代,传播⼒度⼏乎是早期的3⾄5倍,当下如果放任⼀名阳性病例和社会充分接触,10天就可能传染1000⼈。
中国疫情大概什么时候能结束新冠病毒不仅传播速度快,⽽且对⽼⼈⼉童、基础病患者影响较⼤。⾯对我国庞⼤的⼈⼝基数,⼈均ICU床位仅为美国⼗分之⼀的医疗资源,如果参照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新冠死亡率进⾏估算,在当前条件下⼀旦彻底放开疫情管控,我国将可能有40万⼈死于新冠,这⽆疑会给⽆数家庭带来难以承受之痛、给社会带来医疗资源挤兑之患。作为世界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秉持⼈民⾄上理念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在敬仰⽣命⼈⽂精神中延绵传承的东⽅古国,这样的国情⽂化注定我们从⼀开始就要
⾛⼀条与西⽅所谓的“体免疫”不同的道路。
⾯对来势汹汹的新病毒,中国并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事实上,中国当前“外防输⼊、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针是在历经多场硬仗,在与病毒的阻击战、持久战中不断探索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道路。14亿⼈既要安全,也要吃饭,还要发展,必须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从成⽴中央应对疫情⼯作领导⼩组,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到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的防控要求;从创造性地改建⽅舱医院、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开展⼤规模核酸检测,到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六保”,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回望两年多来的中国抗疫历程,从突发疫情的应急围堵阶段,到常态化防控的探索阶段,再到⽬前的全链条防控“动态清零”阶段,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民⾛出了⼀条科学精准、动态阻击病毒的中国抗疫之路,“为各国防疫⼯作设⽴了新的标杆”。
我国现⾏抗疫政策有效兼顾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管不管⽤、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在疫情持续肆虐,全球死亡病例超610万之际,中国尽最⼤限度保护了⼈民的⽣命安全和⾝体健康。对⽐医疗条件优于我国的⼀些发达国家,韩国确诊⼈数超总⼈⼝数的1/5,我国该数据约为1/10000;我国本⼟累计确诊病例约14万多,美国最⾼单⽇新增数就达我们总确诊数的近5倍,死亡⼈数更是超过百万,其中65岁以上⽼年⼈死亡⼈数约60万,⽽我国⾃2021年1⽉份以来累计13个⽉⽆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