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公历日期农历日期每个星期日
公历元旦1月1日冬月至腊月
农历新年1月下旬
至
2月下旬
农历年初一
农历年初二
农历年初三
清明节4月4日或
4月5日
耶稣受难节
耶稣受难节翌日复活节星期一3月下旬至
4月下旬
劳动节5月1日
佛诞4月下旬
至
5月下旬
农历四月初八
端午节5月下旬
至
6月下旬
农历五月初五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7月1日
中秋节翌日9月上旬
至
星期一到星期日的英文10月上旬
农历八月十六
国庆10月1日
重阳节10月上旬
至
11月上旬
农历九月初九
圣诞节12月25日
圣诞节后第一个周日12月26日
圣诞节后第二个周日12月27日
名称公历日期农历日期
公
每个星期六
农历除夕1月下旬
至
2月中旬
农历正月初一前
一天
中秋节9月上旬
至
10月上旬
农历八月十五
冬节12月21日或
12月22日
平安夜12月24日公历除夕(跨年)12月31日
简介及备注
基督教会逢星期日举行主日崇拜。
公历的第一天。
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初三。
如果上述三天中其中一天适逢星期日,则于农历除夕补假。
农历新年,亦称春节、过年 。吉祥物是财神和该年生肖动物。
春分之后的节气,传统上是登山扫墓、拜祭先人的日子。
日期根据复活节计算表册而定,复活节在春分后的首个农历十五日(月圆日)再之后的首个星期日;实际假期则是复活节前两天(星期五、星期六)的耶稣受难节、耶稣受难节翌日,及后一天(星期一)的复活节星期一。耶稣受难节是悼念耶稣被钉十字架处死,复活节则是欢庆耶稣复活。吉祥物是复活节兔和复活节彩蛋。这三天假期通常泛称“复活节”,“耶稣受难节”则较少被提及。
源于纪念1886年5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发生的干草市场,后演变为表扬劳工对社会及经济作出的贡献。纪念释迦牟尼诞辰,亦称浴佛节。
纪念屈原(有争议,详见端午节条目)。
纪念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亦称香港回归纪念日。
中秋节源于“嫦娥奔月”的中国神话,吉祥物是玉兔。又因这一天月亮满圆,所以同时以圆月、人月团圆作节日主题。亦由于其节日主题环绕月亮,令其相关活动集中在晚上,故特别把假日安排于翌日而非
当日,让市民可于中秋节当日晚上尽情进行活动。如适逢星期日,则于中秋节当日(农历八月十五)补假。如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相冲,则会有特别安排(后述)
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
起源有多种说法,较广为人知的一个说法,是古时曾有人得神仙指点,谓某年九月初九会有瘟疫 爆发,须登山避疫,后来他人纷纷仿效,形成了九月初九登山的习俗,再后来演变成登山之余顺道拜祭先人,所以亦是除清明节外,另一个登山扫墓、拜祭先人的日子。
原是纪念耶稣诞辰的基督宗教宗教节日(但这天实际上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目前仍未能考证耶稣的确实诞辰日期,基于历史原因,才把这天假定为耶稣诞辰),后来演变成全球性的狂欢与消费节日,对于年轻一辈来说,更演变成另一个情人节。节日活动及气氛,则以前一天(12月24日)晚上的平安夜为最高潮时期。吉祥物是圣诞树和圣诞老人。
虽是法定假日,但法例容许根据法定假日放假的机构,选择圣诞节不放假,以冬节代替。简介及备注
公众假期
公众假期以外的假期
即节礼日,起源有多种说法,现在一般视为圣诞节的延续,香港人普遍视这天为“拆礼物日”,认为圣诞礼物必须要待到这天才可拆开,但在欧美,圣诞礼物早在平安夜或圣诞节早上已经拆开。
名称中的“周日”不是指星期日,而是英文 Weekday的直接翻译(政府对这天的英文称谓为The first weekday after Christmas Day),坊间通常称为Boxing Day。
绝大部份日校中、小学及幼稚园不用上课。大部份机构上午上班,中午下班、下午放假,亦有全天放假或全天不放假,股市则全天休市。2006年,部份政府部门推行五天工作制,实行全天放假,部份非政府机构跟随,所以全天放假的机构有增加趋势。
农历新年前夕,准备迎接及庆祝农历新年的日子。部份机构或会提早下班,股市亦仅上午开市,下午休市。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当中任何一天是星期日,这天则全天放假,以作补假。
部份机构或会提早下班。如中秋节翌日是星期日,这天则全天放假,以作补假。
即节气中的冬至。部份机构或会提早下班,根据法定假日放假的机构,或会全天放假,以取代圣诞节假期。圣诞节前夕,准备迎接及庆祝圣诞节的日子,当晚更是圣诞节活动及气氛的最高潮时期,较圣诞节当天尤有过之。部份机构或会提早下班,股市亦仅上午开市,下午休市。
公历新年前夕,准备迎接及庆祝公历新年的日子。部份机构或会提早下班,股市亦仅上午开市,下午
休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