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及分值分析
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及分值分析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二)有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客观题(选择题)(3分)
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5.主观题(4分)
6.主观题(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客观题(多项选择题)(4分)
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不正确的两项。
8.主观题(4分)
9.主观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11、12、13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15题:
14.客观题(侧重于句意理解、表现手法,形式为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
15.主观题。(侧重于思想内容)
(三)名句默写(5分)
1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21题。
怎么查高考的分数 原题内容不变。
四、写作(60分)
啥叫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有用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时评、书评、政论文、学术论文、杂文等;
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为主;
有用类文本:新闻、人物传记、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及分值分析2
全国卷1语文卷试题,严格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命制,表达课程标准的精神,着重考查核心素养,考点掩盖面和试卷结构合理,技能层级比例配置恰当,难度适中。
相较往年,题型改变较大,更侧重于规律思维技能考查,更着力于引导同学关注时代进展、社会改变,更希求引领同学拓宽视野,培育人文情怀、家国情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材料选自曹明德的《中国参加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把脉时代的症结。文本在800字左右,比考试说明题型例如字数略少,阅读量有所减削。全文采纳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和最末一段信息量不大,理解起来难度也不大,中间两段是阅读理解做题的关键。原文虽然涉及了一些考生较为生疏的术语,但行文简明精炼,条理清楚,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生阅读和理解。
从考点掩盖看,依旧着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的观点立场的技能。今年特别值得留意的两点改变:一是侧重考查了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这个考点,二是三道客观题,第1题是选择正确的一项。
近几年全国卷命题越来越强化“整体阅读”意识,要求考生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做出选择。今年更是加强考查考生整体“读懂”的技能,尤其表达在第2题题干要求的设置、第1题D选项和第3题的全部选项的'设置上。这也必将是将来命题的方向,考生需要留意考查方向。
文学类作品阅读
有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成为必考题,是今年语文卷改变最大的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当代作家赵长天的小说《天嚣》,文本长度与考试说明题型例如文本长度相当。选材关注我们比较生疏的科研人员的生活,但情节、人物都不繁复,主题也很鲜亮。第1题采纳客观题型,改原来“五选二”的多项选择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第2题第3题为主观题,题目设置表达了全国卷的敏捷度和综合性,但仍旧立足于小说基本要素的考查。
整体来看,这次文学类文本阅读难度降低,更切近高中同学的阅读阅历、人文认知。
有用类文本阅读
有用类文本选择了非连续性的新闻材料,其中材料二为图表形式。这和考试说明题型例如中关于“国民阅读”的新闻材料题题型相同。第1题第2题都是客观题,分别要求选出不正确
的一项和正确的两项,要点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较强的筛选信息技能和整合概括技能。第3题为主观题,需要到问题的区间,分析归纳后有条理的概括,这道题要求考生养成条分缕析的思索和答题习惯。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取材于《宋书·谢弘微传》,表达了全国卷一贯的选材特点:一是出自“正史”,二是传主为忠臣良将、清官廉吏。文本600字左右,与2022年全国卷的《曾公亮传》586字基本持平。
第1题,文言断句题,全国卷连续考了三年。今年在这题选项的设置上采纳了一样的做法,四项中其中两项只有一处不同,只要依据前后文精确理解划线的两句话,运用摒除法,就能做出正确选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