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保险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系统内的研究包括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基本问题、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承保的险种、社会保险管理、社会保险模式
②系统外的研究包括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系统其他保障项目的关系、社会保险与经济运行系统的关系、社会保险与社会运行系统的关系
2、社会保险与经济运行系统的关系
社会保险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系统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保险项目多寡,普及程度的高低,以及给付水平的高低等都是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的;反过来,一个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规模水平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也会促进或制约该国经济的发展。
3、社会保险的含义
社会保险是政府通过立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处置劳动者面临的特定社会风险,并为其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劳动收入时提供基本收入保障的法定保险制度。
4、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互济性、普遍性、公平性
5、社会保险的功能
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有利于调整消费结构,积累建设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在我国特定制度背景下,人们对消除后顾之忧具有特殊的心理情结。
6、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①共性:都基于特定风险事故的共同分担;都是处理偶然性损失;同样进行风险转移;都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赔偿;两者都需缴纳足够的保险费来应付保险制度所需费用;
②差异:a.经营目的不同:社会保险不是单纯的经济手段,它是国家的一种社会政策,是一种政府行为,除上述目的外,更注重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事业,具有非营利性质,而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强调营利目的
的企业组织,利润指标是商业保险公司非常重要的经营目的;b.经营主体及管理特性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除了管理社会保险事务外,还要管理与之相关的其他政府活动的内容,而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各保险企业,其管理机构一般是政府金融主管部门,但它只负责审批保险企业的建立及市场准入、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等,不负责具体业务;c.保险保障程度不同:社会保险为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收入保障,商业保险是按市场经济原则运作,旨在提供灵活多样的补偿性保险保障;d.保险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具有广泛性,商业保险的对象需要以被保险人的年龄和健康为条件进行核保;e.费用负担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同:商业保险的保险费来源渠道单一,完全由投保人缴纳,而社会保险的保险费通常由企业、被保险人和政府按三方负担原则共同缴纳;其次是保险给付不同——给付标准不同、给付与缴费的关系不同、给付额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同。
7、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
①社会救助的含义: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公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按照
社保规定
有关规定向其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援助;
②社会救助基本原则:选择性原则、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原则、无差别待遇原则;
③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联系:两者都以为公民提供经济保障为目的;
④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区别:a.对象与功能的不同:(社保:有固定职业与正常收入的薪资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即生产人口,功能在于防贫;社会救助:老弱病残、无力维持最低生活的公民,即消费人口,功能在于济贫);b.保障基金的来源于给付方式不同:(社保基金主要来源个人和企业,政府也给予必要的补助,;社会救济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捐款);c.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是一种纳费制度,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社会救助部将权力与义务对等关系,只强调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责任和义务);d.保障水平与给付标准不同:(社保的给付标准一般依被保险人原有的收入水平、缴费额的大小及国家的财政实力而定;社会救助则根据受救助对象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低生活水平线,并以此作为保障的水平);e.保障期限不同(社保的给付一般都规定有享领期间,在享领期间仍不能克服风险者,则改领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则不同,只要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之下,就可以无限期领受);f.保障行为的性质不同(在社保关系中,法定范围内的风险发生后,有关机构会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自动履行保险给付义务,领受者的人格和心理不会受到损害;社会救助在对付风险时有被动性的特点)。
8、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
①社会福利的含义:从一般的社会保障制度层面理解社会福利,这是一种中尺度的中观观察,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制度范围内的公民提供的一种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及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生活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
②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联系: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区别:a.保障对象不同:(社保对象是有固定职业与正常收入的薪资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即生产人口,而社会福利则以全体公民为对象);b.保障资金的来源不同:(社保资金主要来源于被保险人和企业的缴费,而社会福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社会);c.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同:(社保基金的分配重视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而社会福利则不考虑受惠者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贡献大小,强调人人分配,平均分配);d.保障的标准不同:(社保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而社会福利则以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e.保障手段不同:(社保以提供保险津贴为主,相关服务为辅,而社会福
利则以提供各种服务及服务设施为主,货币给付为辅);f.经营主体不同:(社保的经营主体一般是政府的有关专门机构,而社会福利的经营主体不仅有国家,还有基层社区组织、基层单位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等)。
9、西方国家社会保险改革措施
降低社会保险津贴标准;强调社会保险中的个人责任;改革失业保险制度,推动失业者再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私营化与地方化政策。
10、社会保险起源发展的理论基础
①新历史学派社会保障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施穆勒和桑巴特为代表。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政策;卡特尔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性的实现,这也是实现德国经济走向一定的计划经济的有效途径;提倡社会改良,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②福利国家理论:
最早产生于19世纪德国,具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代表人物为施穆勒、瓦格纳。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出了福利国家理论,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具有文化和福利目的,应该由国家兴办一部分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如建立社会保险、发展义务公共教育等,强调国家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干预。
③福利经济学
20世纪20年代,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为重要标志。该学说主要建立在实际效用价值学说基础上,从资源配置最优的角度提出了最优福利分配学说,主张应通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再分配两种方式来增加社会福利,国家可以通过向高收入阶层征收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对低收入阶层进行补助和救济,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④《贝弗里奇报告》
1942年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勋爵的《贝弗里奇报告》,主张通过建立三中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对全体公民实行失业、残疾、养老、寡居、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计划,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则通过自愿保险的制度形式予以满足。还提出了:基本生活资
料补贴一致的原则、保险标准一致的原则、保障金额充分的原则、全面性和普遍性的原则、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报告还强调,社会保险计划是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为条件,保证维持社会成员的必需的收入,以保证其具有劳动和持续保持劳动能力的计划。
⑤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二战后,法国社会党领袖罗卡尔将三个方面确认为社会民主主义为欧洲文明提供的样板是:建立在人权基础上的公共组织、文化与经济的高水平发展、高水平的社会保险。
11、社会保险保障范围的制约因素
①经济发展状况是决定和影响社会保险保障范围的非常重要的因素;②社会政策目标将制约和影响社会保险保障范围的确定;③经济社会结构、法律制度、文化历史传统及社会保险运行模式的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险保障面。
12、社会保险给付结构的制约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保险目标的制约;收入替代水平的制约;指数调节机制的制约;制度因素的制约
13、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及其分类
社会保险筹资模式,是指通过特定的方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以实现收支平衡和制度的稳定运行的技术机制。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可划分为:
①现收现付筹资模式(是指通过以支定收,使社会保险收入与支出在年度内大体平衡的筹资模式);②基金完全积累筹资模式(是通过预提积累方式筹集保险基金及其投资收益,以便能够支付确定水平的、未决社会保险金给付的货币现值);③基金部分积累筹资模式(是一种介于现收现付筹资模式和基金完全积累筹资模式之间的混合筹资模式)。
14、社会保险管理的主要模式
①社会保险的集中管理模式:英国、新加坡;
②社会保险的分散管理模式:德国;
③社会保险集散结合的管理模式:美国、加拿大、日本。
15、社会保险基金
①概念:是根据三方负担原则和在经济精算估计基础上依法筹集的用于社会保险政策目标的基金项目的总称。是社会保险运行的经济基础,是实现社会保险各项政策目标的物质保证,对社会保险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②特点:法律强制性、社会政策目的性、政府干预性、社会化精算测定。
16、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条件和平衡条件的制约因素
人口精算、经济预测、法律制度
17、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①内涵及意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实现社会保险的基本目标和制度的稳定运行,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条件、管理模式、投资营运、监督管理进行全面规划和系统管理的总称,是社会保险基金制度运行的核心环节。
②意义:有助于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稳定运行;有助于减轻政府日益增大的社会保险费用负担;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18、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
19、养老保险模式
①普遍保障模式:是指国家为老年人提供均一水平的养老金,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养老保险计划。该模型强调的原则是:对不能依靠自身劳动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要的老年居民普遍提供养老保障。北欧国家及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特点是:实施范围广、与个人收入状况无关、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补贴);
②收入关联模式:是指通过社会保险机制为工薪劳动者建立的退休收入保险计划。他强调纳费与收入、退休待遇相关联,并建立在严格的保险运行机制基础之上。(特点:实施三方负担的财务机制,是社会保险筹资方式的典型形式;实行与收入关联的给付机制;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特性;集中统一管理,社会化程度很高);
③多层次模式:是国家根据不同的经济保障目标,综合运用各种养老保险形式而形成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瑞士)
④强制储蓄模式:是指通过建立个人退休账户的方式积累养老金基金,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将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利息及其他投资收入一次性或逐月发还本人作为养老保险金。(亚非国家和拉美国家)其中以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和智利商业化管理的个人账户最为典型。a.新加坡特点:(强调劳动者的自我积累、自我保障意识;实行由劳动者个人、企业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原则;以养老保险为龙头,带动其他经济保障计划的顺利实现;政府以适当方式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公积金计划顺利实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新加坡模式强调劳动者生命周期的收入再分配);b.智利(强调劳动者则我积累、自我保障原则;较好地体现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的原则;高度重视强化养老基金管理。并从立法、运行机制及监控体系等方面确保基金的有效营运和保值增值;强调政府职责,确保养老保险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