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自然、社会、经济实践和理论工作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本着培养研究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具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特长,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在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相关行业工作,应变能力强,能够总结概括工作经验、掌握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并自觉尽职尽责,在自己岗位上作出创新和贡献的人才。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1. 专业简介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教育部设立的一门新的经济学学科。按照教育部学科门类划分,为二级学科,隶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授予经济学学位。本专业侧重于人口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它的专业优势在于人口学、经济学与环境、资源科学的交叉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企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贸易与发展问题等等。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近年来,本学科在教学研究、论文发表科研立项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
成果。
2. 研究方向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根据2007年3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注:除上表所列课内学分外,我校硕士研究生还需完成实践与创新环节的10学分修读。
五、考核方式
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和考核方式可采取不同的方式,但一般有一定量的笔试。必修课程采取考试方式,选修课程采用考查方式。只有经过考试和考查合格后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修满规定的总学分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科研与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过认真考核筛选后方能进入论文阶段。首先要在导师指导下,由导师组组织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审议,经批准后,方可进入论文的调查与撰写工作,至少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不计学分。在硕士论文答辩前,每名硕士生须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的答辩与学位的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七、实践与创新环节
在实践与创新培养环节,研究生须至少修完10学分。其中毕业实习为必修项目,计4学分;其他项目为选修,共计6学分。具体要求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准。
八、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并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2、在指导方式上,实行导师负责制,并将导师分别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结合起来。
3、在学习方法上,强调以自学为主,导师和导师组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主要进行引导、解惑,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分析思维的能力,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4、强调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积极争取带领研究生参加社会经济管理部门召开的有关会议和有关学术会议。
5、贯彻因材思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6、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教书育人,重视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自然人文观的修养,关心研究生的身体健康,使研究生正直为人、踏实做事、灵敏思考、激扬学问。
附表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