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方 经 济 学
一、简答题
1. 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和形成条件
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在生产中普遍存在如下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要素增加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种边际产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由于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或者说,存在固定要素投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
该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数量组合比例。当实际要素组合比例低于最优值时,增加可变要素能够获得递增的边际产出,而当实际比例超过最优值时,增加可变要素便会使实际比例更加偏离最优
水平,从而造成边际产出的下降。
2. 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借助于序数效用函数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一种方法。它反映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的集合,是消费者偏好的集合表现。
标准的无差异曲线有如下五个特征:
(1)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其含义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相同的效用水平,如果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那么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必定要减少。
(2)不管两种商品是如何组合的,这些组合总是处于某一条无差异曲线之上。这一特点也称为无差异曲线的密集性。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沿着任意一条给定的无差异曲线向右移动时,其斜率的绝对值下降或曲线变得更加平坦。从边际替代率角度而言,这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而其根本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
(4)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其上的商品组合达到的满意度越高,即对任意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所有在其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都代表着更高的满足程度。这反映了偏好的“无餍足性”。
(5)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如果存在反映同一偏好的相交的两条无差异曲线,那么在这一交点商品组合带来了相同的效用水平,但由于每条无差异曲线反映了不同的效用水平,因而无差异曲线相交会产生定义上的矛盾。
3、简述需求收入弹性和恩格尔定律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相应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是购买者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食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的需求量并未得到同比例增加。即食品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会降低。
恩格尔定律指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
4. 简述在只有一种要素可变的短期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分析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时,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 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
5. 说明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平均可变成本是指变动成本除以产量计算出来的每单位产量的成本。
平均成本:是指厂商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用公式表示为:AC=TC/y。
边际成本: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量。用公式表示为:MC=TC/y=ΔTC/Δy。在短期内,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呈现u形。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形状。
三者关系:平均成本由平均可变成本加上平均固定成本得到,所以在成本曲线图上,平均
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上方;边际成本曲线经过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向下倾斜,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倾斜。
6. 利用图形和公式简述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对MR=MC这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可用数学推导加以证明:
设π为利润,Q为厂商产量,TR为厂商总收益,TC为厂商总成本,则π(Q) = TR(Q) − TC(Q)
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为π的二阶导数为负
利润极大化的必要条件是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而TR对Q的一阶导数就是边际收益MR,同样,就是边际成本MC。所以,当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极大。
7. 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的矫正措施有哪些
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影响,非市场性是指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未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而是无意识强加于他人的,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有些称之为外部经济,这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影响,无偿为其他人带来利益。相反,产生负向外部影响的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
政府对外部性的纠正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税收,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
税收与补贴:即向施加外部不经济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提供外部经济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来收益的补贴,以便使得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诱使厂商提供最优的产量。
企业合并: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第二种手段,如果外部性的影响是小范围的,如一家小餐馆对一家洗衣店造成了污染,则由政府出面,则适合的价格把洗衣机卖给这家餐馆,通过合并,外部成本内部化。
明确产权:科思定理的内容:只要产权定是明确的,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于谁,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思定理在解决外部经济影响问题上的政策含义是: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市场谈判可以解决问题。
8.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每个人都是市场的价格接收者。
经济学研究生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
9. 简述垄断、垄断成因和反垄断措施
垄断是指某市场中的厂商拥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势力。通常所说的垄断是指完全垄断,即①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
形成垄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1、自然垄断: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这是最常见的垄断形式。2、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如:无线电视的配音业)。3、行政性垄断: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也有由政府自行垄断,称为专卖。
政府一般用立法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消除垄断。各个国家都颁布有“反垄断法”,对大量兼并小企业的集团会进行反垄断调查,以维护该市场的竞争性。反垄断政策措施主要是从干预市场结构和干预企业行为两方面来进行的。
1. 政府干预市场结构的措施
由于导致市场垄断的最主要因素是卖方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障碍。因此,政府干预市场结构,抑制垄断弊病的相应措施是:
1) 降低买方集中度或制止集中度上升
2) 降低进入障碍或制止其上升
3) 降低产品差别化程度
2. 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措施
在国外,抑制垄断更常用的手段是干预市场行为。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内容包括:干预企业定价方式;干预企业非价格竞争的程度;反对压制竞争对手的行为等。具体地说,其措施包括:
1)禁止妨碍正常交易的契约与合谋
2)禁止对不同销售对象实行价格歧视
3)禁止签订排他性交易协议
4)禁止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争夺市场,压制竞争对手
5)禁止采取不公正的竞争方法以及欺诈性行为来垄断市场
6)禁止企图垄断的联合
10、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及从支出方面如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它是一个生产概念,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计算。
支出法GDP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GDP = C + I + G + (X - M)
对于支出法计算GDP,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即一定时期内一国范围中生产出来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无外乎有如下几个去向:被本国居民购买、被企业购买、被政府购买、被外国人购买,或者未卖出存放于仓库中,当然也存在被意外损耗掉的部分。
11. 利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何消除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消除挤出效应的对策:一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要一致,避免政策本身的内耗和效应的抵消。二是政府应努力避免与民争利、与民争投资。三是增强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四是最有利措施,同时也是刺激需求的最好措施,就是大力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民间投资的规模和范围。五是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降低利率克服“挤出效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