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一组老照片!云南知青大返城揭秘
      六六照片30年前,赴滇成都知青在绝食前宣誓:不回城,毋宁死!  为了回家上京请愿
 
  “知青大返城”的率先行动,为什么偏偏是云南知青 
  ——30年前知青大返城的肇始内幕 
   
  本文的“云南知青”,限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他们总计约10万人,在全国1700多万知青中,所占比例不足百分之一,但他们的影响却大大超出云南:其一是思想文化领域,从这片红土地上走出来的有王小波、钟阿城、陈凯歌、邓贤、冯学敏、晓剑等,他们当中的作品影响深远;其二是1978年底,由云南知青发韧的大返城风暴,最后终结了长达10年的中国知青运动,从而引发全国上千万知青像潮水般涌回城市。
 
  知青返城风暴为何没有肇始于更穷困的农村插队知青,没有肇始于汇聚了30万之众的北大荒知青,也没有肇始于得风气之先的广东知青,更没有肇始于禀性刚烈的新疆知青,却肇始于山川阻隔、民风淳朴的西南边陲,并迅速波及全国。历史,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云南知青? 
   
  云南知青的基本构成 
 
  据《云南省志·农垦志》载:1968年,云南农垦系统开始接收知识青年;197031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下辖4个师,32个团,分布于西双版纳、德宏、临沧和红河地区的荒蛮丛林,兵团先后接收知青10.4万人,其中北京8385人,上海4.76万人,成都1.67万人,重庆2.44万人,昆明7038人。不难看出,云南兵团的知青主体,主要来自外省市。
 
  19681222日,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从此拉开上山下乡大幕。最先抵达兵团的是北京知青,他们年龄差距很大,从高六六届到初六八届。由于“”前他们接受过良好教育,有文化功底,政治敏锐,思维活跃,加上家庭背景等原因,在知青大返城之前,八千多名北京知青中的大部分都离开了兵团,包括陈凯歌和王小波。
 
  上海知青多为六九届初中生,重庆知青和成都知青年龄最小,但生性耿直,敢作敢为,特别是重庆知青,他们少年时就见识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武斗,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斗性格。
 
  云南知青的基本待遇:口粮40斤,工资28元,房自盖,菜自种。他们的任务是砍伐森林,种植橡胶,但是当文化迥异的各地青年汇聚到边疆,经碰撞、摩擦、浸润、融汇,逐渐形成云南知青的个性特征:思想活跃、敢说敢做。
   
  两封信和一个女知青之死
 
  当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推行10年后,暴露的问题亦越来越严重:上千万知青在人多地少的农村与农民争工分、争口粮;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却失去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在招工、招生、参军、入党、提干等问题上,后门风盛行,以至1978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在谈到知青工作时说:“现在社会上对知青问题议论很多。四个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国家不满意。”3月,重新工作不久的与胡乔木、邓力谈话时指出:“现在搞的上山下乡,不是个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嘛!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的局面。我们第一步应该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中央高层的信息,怎么会传到遥远的云南边疆呢?“当时知青并不知道中央有什么动向,这一切,是从一封信开始的。”197810月,一封《给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在西
双版纳知青中悄悄流传,作者是景洪农场十分场(原云南兵团一师一团十营)学校的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信中列举了知青生活的困苦,反映知青运动造成的“三不安心”问题,认为局面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团结”,希望中央领导能够重视,丁惠民说:“这封信还隐约表达了回城的愿望”。其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知青作为“”遗留物,虽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但有关部门一时还顾不上、也拿不稳,“但全国都在拨乱反正,为什么对关系千百万家庭稳定的知青问题,却讳莫如深呢?”
 
  第一封信捺上300多个知青指印,寄往国务院。国务院按常规批转云南省处理,自然没有了下文。知青们没有气馁,又写了第二封信,发起者仍是丁惠民。在第二封信中,明确提出了回城要求。到12月初,联名信的签名超过万人,以它为媒介,在西双版纳6万知青中,一个以回城为目标的体正在形成,丁惠民与重庆知青刘先国、上海知青胡建国组成了三人核心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