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透皮给药的聚合物微针技术研究
不同类型的微针结构具有不同的给药方式和给药效果,同时精确给药也对微针阵列微加工技术工艺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首先对透皮给药用微针进行了系统介绍,然后对不同结的聚合物微针进行了力学分析和强度校核,研究了以微注塑成型工艺为代表的聚合物微针阵列精密加工方法。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了微针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产工艺条件的限制,始终达不到微针的制作工艺。到了20世纪90年代,微机电系统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微纳米级器件制造随之快速发展,微针透皮给药技术的关键部分—微针也伴随着这一趋势快速发展。
传统的给药方式有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给药、透皮贴给药等。口服给药简单方便,但是药物吸收受肠胃功能影响,某些药物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刺激作用;皮下注射和透皮贴给药都属于透皮(经皮)给药方式,前者突破了角质层的障碍,能准确有效的给药,不过其最大的一个缺点是会对人体产生疼痛、细菌感染、组织损伤等,后者的优点是方便、无痛,但是由于其只是敷在皮肤上进行给药,因此药物输送受限于角质层,药物吸收效果比较差。
微针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透皮给药方式,其集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和透皮贴给药的优点于一体,不仅无痛微创,而且药物吸收效率高。此外,微针给药时患者可自行给药,方便安全。因此,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从开始出现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加工微针的材料主要选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主要是聚合物等材料,由于聚合物材料易加工、加工周期短、成本低,并且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优点,聚合物材料微针已成为透皮给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首先概述了微针的给药方式、材料、加工方法等方面,重点研究了微针针体优化结构,以及基于微注射成型技术的聚合物微针阵列精密加工方法。
1微针概述
1.1微针给药原理及基本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组织,其可帮助人体阻止损失过量的水分,还可以通过角质层抵抗外界物质的侵袭。皮肤由外至内分为三层,包括角质层、表皮层和真皮层,图1为皮肤结构图。角质层的厚度大约为15-20μm,主要由角腕、角蛋白和基质构成,没有血管和神经,能阻
止外界物质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包括高分子量药物;活性表皮层位于角质层下面,厚度约为130-180μm,含有少量活细胞及神经,不含血管;更深处的真皮中含有大量的活细胞、神经及血管。
微针给药时,其首先刺破角质层,形成一个到达表皮层甚至上部真皮层的通道,使药物到达表皮层或上部真皮层,最终被其中的血管网吸收,从而达到给药的目的,图2为微针给药的原理图。
微针给药的主体是微针阵列,即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微针针体排布在一块基板上形成微针阵列。微针的主要功能是其能刺入到皮下约200μm以上的深度,即最深达到真皮层上部,不碰到能传递疼痛的神经,不产生痛感,有效将药物扩散入真皮层中的血管网中。微针设计高度从200μm至毫米量级,其产生的微痛要比日常生活中皮肤损伤产生的疼痛要小得多。
根据有无中心孔腔,微针可分为实心微针和空心微针。图3为实心微针和空心微针制品。实心微针针体主要是依赖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作用输送药物。空心微针针体中间具有空的腔体,贯穿于微针尖部和基板下表面,允许液体分子药物通过空腔流入皮肤,可实现药物直接输送,同时,空心微针可通过集成注射器或者微泵等药液驱动装置,实现定量、精确控制药物输送速率。但空心微针加工难度相对大,且针体内通孔严重影响针体强度,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生活中最常见纳米技术
从外形结构角度,微针可分为同平面微针与异平面微针,图4为同平面微针和异平面微针结构示意图。同平面微针的轴与基底平面平行,加工工艺相对简单,且针体长度可以精确控制,但不能形成多维阵列,微针密度较小。异平面微针的轴与基底平面垂直能够形成多维阵列,微针密度较大,但加工工艺相对复杂,微针长度受到限制且相对成本较高。
1.2微针给药方式
微针(Microneedle, MN)给药方式主要有四种:注射式给药(Solid MN)、先扎后贴(Coated MN)、先扎后释(Dissolving MN)、包衣给药(Hollow MN)。
图5为四种微针给药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第四种注射式给药是专门针对于空心微针的一种给药方式,其它三种方式通常用于实心微针给药。
(1)先扎后贴
此方式是先通过微针在皮肤上形成微孔洞,移除微针后将涂有药物的贴片敷在微孔洞上,使药物从微孔洞中扩散入皮肤。这种方式操作较为简单,不需要组装外部驱动装置,但这种方式给药量不容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