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题
1.“证词法”(清华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
2.刺激一反应理论(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3.传播流(四川大学2018年研;厦门大学2015年研;武大2015年研;西北大学2015年研;陕西师大2011年研;山西大学2010年研;南京师大2008年研)
4.两级传播理论(西南大学2018年研;中南大学2017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华中师大2015年研;清华大学2014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两级传播”模式(北大2010年研)
5.伊里调查(伊里县研究)(南京师大2009年研;南开大学2007年研)
6.休眠效果(华东师大2018年研;陕西师大2018年研;上海理工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4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电子科大2011年研;清华大学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7年研)
7.“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南昌大学2015年研;湖南大学2014年研;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研)、两面提示(湖南大学2014年研)
8.恐惧诉求(北师2008年研;厦门大学2007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
9.议程设置理论(复旦大学2018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中央民大2015年研;人大2012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华南理工2009年研)、议程设置(北师2018年研;四川大学2018年研)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10.涵化理论(四川大学2018年研;西安交大2015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培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复旦大学2014年研)
11.“知沟”理论(广西大学2018年研;华南理工2016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华科2016年研;浙大2015年研;人大2013年研;暨南大学2013年研;复旦大学2011年研;电子科大2011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知识沟理论(上海理工2017年研)
12.数字鸿沟(南京大学2018年研;浙大2016年研;兰州大学2016年研;清华大学2015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中山大学2013年研)
13.跨文化传播(上海大学2013年研;人大2006年研)
14.麦克布莱德报告(北邮2008年研;南开大学2007年研)
15.信息主权(湖南大学2017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吉林大学2012年研;重庆大学2012年研;武大2010年研;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研;武汉理工2007年研)
二、简答题
16.请谈一下你对“受众即市场”说法的认识。(南京理工2010年研;北大2009年研)
17.简述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人大2012年研)
18.什么是“受众碎片化”?(清华大学2011年研)
19.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人大2011年研)
20.请简述你对大众传播文化效果的认识。(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21.辨析: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有效结果。制约传播效
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武大2007年研)
22.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北大2008年研)
23.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北大2018年研)
24.用“议程融合”的相关理论,解释网上信息的传播。(人大2010年研)
25.简述媒介素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26.“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前两条(如下)。分别提醒公众需要意识媒介哪两方面的局限?(人大2015年研) (1)媒介是被构建的,媒介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像,而是对现实的反映。 (2)媒介构建现实,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大多由媒介获得。
27.何谓“第三人效果"(thethird-personeffect)?试举一个应用第三人效果概念可以解释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人大2010年研;复旦大学2010年研;华南理工2010年研;清华大学2007年研)
28.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其理论的意义。(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29.说明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本质区别。(北邮2010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华农2008年研)
三、论述题
30.分析何种因素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人大2011年研)
31.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为什么过去效果研究一直占据着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位置?(清华大学2007年研)
32.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的基本涵义,并谈谈你对这一理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适用性的认识。(华南理工2010年研)
33.联系历史与现实。评述传播研究中的“技术决定论”。(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34.试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意识形态的“霸权理论”。(南京理工2010年研)
答案
1.“证词法”是一种宣传策略,是为人熟知的七种宣传技巧之一。“证词法”是指通过让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念、规划、产品或人,影响公众的态度。证词法在广告和政治宣传中是一种很常用的技巧。它所展现给受众的其实并不主要是被宣传的事物本身,更多的是让受众看到他们所崇拜的人或事。
2.刺激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发出的信息能轻而易举让观众接受,这种理论被形象地称为“子弹理论”或“皮下注射理论”。“刺激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媒介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3.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传播流”可以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后者是多级的,即媒介的影响需要经过各种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对一般受众发生作用。“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
4.两级传播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在20世纪40年代《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理论假说。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个人”的两级传播过程。其中,意见领袖是指那些对大众媒介保持较多接触,在特定领域能够对他人发挥个人影响的人。两级传播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流行的“子弹论”的想象,并启发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引发了更多的相关研究;其意义在于揭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人际传播的制约。
5.“伊里调查”是指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与卡兹等人在时代一生活公司赞助下,对总统大选中的宣传战所进行的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测定大众传播对选民态度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大众传播并没有左右人们的态度的力量,决定选民投票意向的还有其他众多的因素,如“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对不同媒介或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机制、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影响等。根据这项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这项研究对于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6.休眠效果是由霍夫兰等人总结出的理论假说。这一假说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此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7.“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是说服性传播活动中的传播方式之一。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
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的观点,使论旨变得比较复杂,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做宣传的结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