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猪肉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与对策
崔亚鑫张静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波动关乎民生大局,稳定物价是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的强力保障。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猪肉产品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疫情期间,充足的粮食储备发挥了稳定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但是,不断反复的疫情给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带来了困难。要提高对疫情的重视程度,积极应对疫情对农产品流通带来的不便,稳定政策支持,保持国际国内双循环,加强科学技术支撑。
关键词:消费者物价指数;新冠肺炎疫情;猪肉价格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消费国,在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总量均超过5000t。但2018年8月开始大规模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猪肉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截至2019年9月,由于160起非洲猪瘟
疫情捕杀防控造成的119万头疫猪被捕杀的缘故,全国生猪存栏量相比2018年同期连续9个月降幅超过10%。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7.92%,为次年的生猪供给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猪肉价格在总CPI中占2.8%的权重,供需缺口引发的猪肉肉价上涨会进一步拉动农副产品整体价格上涨,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1]。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和传播为目标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疫情期间“封城”、“封路”,导致运输不便,一些不实谣言导致“抢购”情况出现,进而使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且,新冠肺炎疫情对很多人工作造成影响,使其失去经济来源,也使得农村大量人口贫困状况加剧,一些刚刚脱贫的众也有返贫迹象,无疑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司伟等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是公共健康危机,但是事情的持续发酵对其它领域带来了次生危机,包括对粮食安全和外贸领域的冲击,进一步影响了各地区的消费价格指数[2]。交通受限、返工困难、
DOI:10.js.20210615044
疫情传播的情况致使一部分地区食物供不应求,物价 指数上涨。这样的情况不仅给居民带来了困扰,也制约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给我国内需和外贸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由于疫情原因,猪肉产业在生产和消费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70%养殖场户由于物资无法调入,玉米等生猪饲养物资存储不足等原因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猪养殖运输工作。企业经营成本普遍大幅度上升。同时饲料企业和屠宰企业也随之受到影响,开工困难。王祖力深入调查发现,在居民消费领域,由于疫情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居民集团性消费以及外出就餐情况明显减少,猪肉价格的高昂也抑制了城乡居民对于猪肉消费的数量[3]。
在非洲猪瘟疫情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中小规模的养殖户受此事件影响最大。朱增勇等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超过2/3的养殖户反映了如“牲畜饲料难买难运、出栏生猪无人收、难以运送,兽药难买”等问题,仅有不足1/4的中小规模养殖户表示暂时基本不受影响⑷。可以说,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国内生猪及相关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小规模养殖户大量停工。而城乡消费区域在原材料运输不便,企业开工困难的情况下也一片惨淡,商场 餐厅一时出现“一物难求”的场景,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受到了影响。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极
收稿日期:2021-04-21
作者简介:崔亚鑫(1997-),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业管理;张静霞(1980-),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大挑战。如何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尽快使猪肉价格指数回归正常,以使城乡物价回归正常,进一步确保国家总体消费水平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1新冠肺炎疫情对猪肉产品消费价格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后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遍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在农业领域体现得尤为具体。疫情的到来给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牲畜产业领域,对种猪养殖,成猪的出栏、运送、贩卖、出口各个环节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点也深刻地反应到了居民对于畜肉的日常消费中。
尽管疫情导致猪肉产品价格飙升,但是国内对猪肉消费的“刚性需求”始终存在。受消费偏好以及饮食文化的影响,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食肉文化。尽管市场上有很多猪肉产品的替代品,同时在非洲猪瘟影响下,居民对猪肉食品安全性有所担忧,缺乏消费信心,但是国内对猪肉消费的“刚性需求”致使猪肉份额依然在部分地区肉类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比50%以上⑴。供需关系导致了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下面将从受非洲猪瘟影响的2019年和双重疫情影响的2020年畜肉产品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在2019年,受到猪周期下行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全年郑州市猪肉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累计130%,涨幅相较去年高达30%o从图1、2的趋势线中不难看出,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郑州市猪肉价格每月都在稳步增长,同比2018年猪肉价格月均上涨30%o其中10月、11月、12月由于天气转冷以及猪周期下行的复合因素,猪肉类价格指数同比去年提高了70%以上,如图2所示,极大地冲击了国内市场的平衡,致使各地“猪肉
贵”、“吃肉难”等声音频繁出现,吃猪肉这种似乎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成了奢侈之举,严重影响人民众的幸福生活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全球范围内猪肉供给的下降导致猪肉价格出现跨越式上升,在10月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在国家和各地大中小养猪户及相关领域的共同努力下,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从10月开始回升,形势转好,这是2019年11—12月形式趋于平稳向好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在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打断了猪肉市场的回暖节奏,国内许多牲畜养殖企业、屠宰场、运输业的返工复工进程被截断。廊坊市一饲料厂原定2月1日(正月初八)结束假期开工,但受到疫情影响,开工时间被大大延后。根据河南省双汇集团反映的信息来看,时至2月中旬,全企业中18家屠宰场仅有7家顺利开工,其余11家屠宰场全部延迟开工⑶。这也导致生猪生产恢复进程严重受阻,猪肉价格再创新高。
由于非洲猪瘟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双重影响,世界肉类产量和贸易量实现了“双降”。2019—2020年度中国猪肉和肉类的产量分别预计下降20%、8%[5]o 从郑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2020年春节期间猪肉价格指数维持上升趋势。又鉴于2019年猪肉价格的持续走高,郑州市第1季度的猪肉价格指数同比高达170%以上,如图3所示。3—5月,在郑州市市委和市政府的带领下,全面贯彻中央“六稳六保”的要求,有效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快速回升。表现在猪肉价格指数上,即第2季度呈现降低趋势,如图4所示。根据图3、4的趋势线不难发现,郑州市2020年猪肉价格指数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有得到控制的趋势,但是由于疫情的世界性大流行出现以及2019年破
纪录的价格,猪肉价格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截至10月,猪肉价格虽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基数大的缘故,整体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居民对猪肉产品的消费仍力有不逮
全国猪肉价格连降10周
2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疫情全球性的大流行仍然是国际主流趋势。世界情况的不乐观给我国的进出口以及交通运输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进一步影响国内猪肉产品
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价格。目前,猪肉产品行业及猪肉价格指数仍面临以下风险和挑战。
2・1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受创
猪肉价格指数后几个月虽然趋于稳定,但由于其前期上涨太过快速的缘故,价位仍维持在较高档次。长期的文化已经使我国许多地区居民养成了冷天喜食猪肉的风俗习惯,而高昂的价格却使很多人望而却步,再加上疫情影响以及种类繁多的替代品价格相对低廉,居民对于猪肉产品的消费积极性有所降低。市场的供需关系将会调节猪肉价格进而影响猪肉价格指数。但随着疫情情况的变化,猪肉消费可能会反弹,后期的商品猪供应情况仍可能会偏紧°倘若疫情影响继续降低,餐饮业加工业对于畜肉的消费量会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情况而提升,届时猪肉市场将再次面临价格上升的压力,从而抑制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呈现出一个相对平衡的价格指数涨跌情况。
除此之外,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还受到世界经济环境以及疫情后续发展情况影响。随着疫情受到控制,各地猪肉消费情况也会逐渐趋于正常,猪肉价格指数有可能得到稳定°
2.2猪类养殖户受到严重打击
在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的情况下,国内各地中小规模养殖户受突发情况影响较大°猪肉产品价格上涨和疫情对整个猪肉产品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其中以中小规模畜类养殖户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由于不能做到规模化、组织化,中小规模畜类养殖户相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用工成本的上涨也是养殖户面临的问题之一。疫情对于工作人员防疫措施有较高要求,同时进出口冷链物流具有携带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使畜肉产业人心惶惶,工作积极性不高;天气转冷,市场对于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上升同传统返乡习俗相碰,养殖户用工成本相较前几个月大幅上涨,成本的提升将会反应到畜肉价格上从而带来后续影响°
2021年年初疫情导致的延期复工减少了农民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使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下降,纯收入出现负增长[6]°鉴于仍然不能对新冠疫情的后续发展情况给出一个确切的预测,下半年发展趋势可能重复上半年的情况,会对畜类养殖户带来心理压力°
2.3猪肉产品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受阻
猪肉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极易导致市场波动,波动的猪肉价格指数会反作用于相关产业导致不良影响。饲料厂在假期期间开工不足和物流成本提高导致牲畜饲料价格上涨;同时在屠宰环节和销售环节也出现了相似的人力缺乏和成本提高的情况,畜类生产的恢复进程可能受阻°
在下游的餐饮销售行业,销售情况也会受到疫情的发展情况影响°在疫情稳定的情况下,增加的消费量无疑会有利于餐饮行业的恢复和正常发展,进一步有利于上游的屠宰、养殖等行业的平稳运行°
3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对我国猪肉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随着国内疫情受到控制,猪肉行业的生产经营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在国内疫情状况平稳与新冠疫情全世界范围大流行的双重背景下,这样的产业发展显然是危机四伏的。为了保障猪肉产品恢复产能并正常供给,各级农业部门应通力合作,主
动作为,做好各项工作,长期短期措施相互结合,以提高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稳定保障猪肉产品价格指数。
3.1继续支持风险防控,落实稳定民生政策
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先后出现,持续严重地打击了我国猪肉产业的健康发展,使猪肉价格指数受影响而波动。由于国内的中小养殖户仍是猪肉供给的绝对主体,适当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及技术引导可以增强中小养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保障其平稳和健康发展。加强摸底调查,精准帮扶,畅通产业链和资金链的良性循环。从稳就业和保民生的角度出发,将中小型畜肉企业的减税降费和信贷支持政策落实好,调动企业积极性[7]。
3.2保障贸易渠道畅通,避免形成贸易壁垒
中国是农产品贸易逆差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其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货物采取了进口管制措施,同时由于冷链物流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携带可能性等原因,我国也对于一些国家的外贸情况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这降低了我国边境口岸的通关效率。因此,要及时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磋商沟通,避免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形成贸易壁垒,谨防贸易摩擦。
3.3加强市场信息监测,维持物价稳定
对市场新的监测和发布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有助于进行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引导预期[2]。为了避免疫情在假期期间反复导致猪肉价格指数失衡进而造成居民的恐慌情绪,对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的
高频跟踪监测和及时发布是必须的。严厉打击囤货销售、哄抬物价、哄抢产品等行为,保护市场正常秩序。3.4出台应急方案,确保政策落实
从短期的应对措施来看,可操作的紧急应对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现有情况来看,一些国家(地区)疫情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归国人员和对外贸易虽然都经过了重重检查和防疫措施,但是病毒“超级携带者”的存在可能和冷链物流产品极易从原产国携带病毒的情况所造成的隐形危害很大。为了避免疫情反复对猪肉产业和猪肉消费指数造成额外影响,地区的短期疫情应对措施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胡浩,戈阳.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生产与市场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20,56(01):168-172.
[2]司伟,张玉梅,樊胜根.从全球视角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
何保障食物和营养安全[J]•农业经济问题,2020(03):11­
16.
[3]王祖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22(06):6-11.
[4]朱增勇,浦华,杨春.新冠肺炎对生猪产业影响及应对策略
[J].农业经济问题,2020(03):24-30.
[5]李先德,孙致陆,贾伟,等.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农产品市场
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2020(08):4 -11.
[6]叶兴庆,程郁,周力,等.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农业农村
发展的影响评估与应对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0(03):4-10.
[7]程国强,朱满德.2020年农民增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应
对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0(04):4-12.
(责任编辑常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