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见法律风险
一、合同交易行为法律风险
1、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了解不够,交易以后货款难以回收
  销售人员为了扩大业务,往往一些资信不良的单位成了合作对象,交易完成以后,由于对方没有能力支付货款导致货款无法回收,公司利益遭受损失。
2、没有签订书面的交易合同,发生纠纷没有处理有效证据
  书面的交易合同是确定合同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实践当中,很多企业多年的合作惯例,都没有签订书面的合同,认为这样做有失情面。而一旦发生纠纷,由于双方没有书面的交易合同,权利义务无法确认,纠纷很难处理。
3、客户的收货单据不全或者根本没有,不能作为确认客户已经收到货物的有效凭据
客户拖欠货款  货物交易除了少部分是上门提货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公路、铁路托运或者自己送货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客户已经收到货物的签字手续不全。有些虽然有签字,但无法确认签字人
员系客户单位工作人员,使得公司无法取得客户已经收到货物的有效凭据。
 4、客户已经拖欠货款,但是按照交易合同的约定公司还要继续发货,使得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
  由于交易合同的解除条款不尽完备,在客户单位已经拖欠较多货款的情况下,按照合同约定还要继续发货,损失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如果不继续发货,将有可能违反合同约定而承担违约责任。
 5、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出现瑕疵,导致客户投诉引起纠纷
  实际发货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与交易合同约定不符,或者提供的产品服务出现瑕疵,导致客户投诉发生纠纷。
二、 营销人员管理法律风险
6、销售人员占用公司业务款
  销售人员收取客户的业务款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交给公司财物,甚至有些销售人员故意
侵吞公司业务款项,损害公司利益。
 7、销售人员虚报业务开支,侵占公司利益
  销售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因为需要出差、招待客户等等,需要很多业务开支,有些销售人员通过虚报业务开支的方式,侵占公司利益。
 8、销售人员为了销售产品,私下给客户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回扣,销售人员包括公司可能涉及商业行贿犯罪
  实践当中,公司销售人员为了打开业务渠道,可能会向业务单位的工作人员给好处费等,由此销售人员可能涉嫌商业行贿犯罪,如果公司对销售人员的行贿行为是明知并且支持的,公司将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将承担法律责任。
 9、销售人员掌握着客户及相关业务资料,离职不肯交接或者交接不全,而后一走了之,公司陷于被动
  销售人员手中,掌握着客户及相关业务往来的大量资料,这些资料是公司联系客户,向客
户催讨货款的主要依据。然而实践当中,由于对销售人员管理制度的缺陷,销售人员手上具体掌握着哪些资料,公司不甚清楚;销售人员离职时,是否已经向公司办理全部资料移交手续,公司无法确定;有些销售人员离职时,甚至没有给公司任何通知更没有办理资料移交工作,客户单位的联系人、等事项成为销售人员私有财产,销售人员离职以后公司就无法联系客户。
 10、销售人员以借款形式领取工资报酬或者预支业务经费,长期积累导致借款、工资、业务提成无法区分
  销售人员的工资往往都是根据业务提成的,往往有着较高的工资收入,按照法律规定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在实际领取工资报酬时,销售人员以借款形式支取,并且业务员因工作需要,有时往往需要向公司预支业务经费。长期积累以后,业务员领取的工资、业务提出、预支业务经费往往很难区分,业务员一旦离职,这些费用很难理顺清楚。
三、
公司章程设置中的法律风险
  章程是公司最重要的自治规则,是公司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的自治机制,是公司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则。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认为章程就是工商局注册公司要求提供的文件,并且很多公司章程简单照搬公司法的规定,导致其公司完全没有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章程建立切实可行的自治机制,造成公司章程可操作性弱,在发生公司与股东的争议、股东之间的争议、公司与高级管理人员的争议时,章程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形同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