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一部战争的艺术
  三国时代,社会动荡,战火频繁,雄竟起。《三国演义》以文学的形式成功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征。战争的描写贯穿小说的始终,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读者产生了广泛地影响。人们可以不熟悉三国时期的史实,却对那个时代的许多战争故事津津乐道。笔者认为,《三国演义》对战争的描写有以下特点。
  一 注重写出各自的战争特点
  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总结了《三国演义》中的十二条叙事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作者罗贯中在书中做到了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的描写效果。在战争的描写过程中又能做到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给广大读者留下了一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且各具特的阅读欣赏感。这里所说的同树异枝和犯中求避,正是道出了《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一个显著特。全书大小战争写了共有百余次,同是写战争,但作者却能够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犯中求避,描写起来千变万化,绝不重复。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火攻和水攻成为当时能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有效战术,因而作为描写战
争为主要内容的《三国演义》,对这种战术自然是大写特写。有人统计,仅火攻本书就写了几十次,这就势必要“犯”,而作者却巧妙地“避”,每次火攻的描写都独具特。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放了“两把火”,先是在博望坡采取伏兵计,用火攻将曹兵打得大败,继而又率军主动撤出新野,布下口袋,待曹军钻入后,又施火攻,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两次火攻战斗紧紧相连,同是用火攻,然而情节却不相同,博望之火在城外,新野之火在城中。博望之火在林木,新野之火在房屋也。
  小的战斗互不相同,大的战役更是各具特。官渡之战、赤水之战、彝陵之战三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大战役,且都是用火攻,但作者写来却毫无重复之处。官渡之战侧重写失败的袁绍一方,着重揭示其失败的原因。战争开始时,袁绍兵四十万,谋士成,且不乏有见识之士。先是在作战前沮授向他建议:“曹军无粮草,应该速战速决。我军粮草充足,应该坚守阵地,待曹军疲惫,再乘胜击之,不应急战。”战斗进行中,谋士许攸又向他建议:“曹军粮食已尽,可乘机派兵袭击许昌,两路击之,‘曹可擒也’。”但作为主帅的袁绍“多谋少决”,缺乏决断,先是将沮授下狱,继之又逼走许攸,以至于一次次地失去胜机,最终被曹军烧了粮草,导致全线溃败。赤壁之战则不同,战争失败的关键在于孙刘是否能结成联盟,利用己之所长,击敌之短。因此,作者用重笔铺写了孙刘联盟的形成过程。联盟的
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还伴随着许多矛盾,既有东吴内部主战主和之间的矛盾,又有周瑜和诸葛亮及他们各自代表的集团之间的矛盾。经过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的艰苦努力,终于形成了对曹作战的联盟,最后火烧赤壁,战败曹操。彝陵之战又有特点:刘备为报杀关羽之仇,亲率七十五万大军伐吴。初战时,蜀军势如破竹,江东朝野极为震惊,人皆胆裂。孙权大胆启用年轻的陆逊总督兵马。陆逊上任后,采取坚守避战,后发制人的战略,与刘备相持半载有余,蜀军将士欲战不能,“兵疲意阻”,斗志懈怠,尽将营寨“移于山林茂盛之地”,战线拉长,绵延百里,明显犯了兵家大忌。东吴军突发奇兵,火烧连营七百里。此役描写的重点是写陆逊的谋略,起初人皆不识,多有抱怨。而他却能忍辱负重,后发制人,反败为胜。小说描写上先抑后扬,写来与前两次战役又显不同。
  三次战役同是火攻,而方式却各不相同:官渡之战是烧粮草,赤壁之战是烧战船,彝陵之战是烧营盘。就火场的描写来看也因所烧对象及地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官渡之战是对方前有守军,后又接应,放火的曹军有进有退。在曹操的号令下,众军将士个个奋勇当先,冲向敌营。霎时,火光四起,烟雾弥漫天空,袁军营中粮草很快被烧为灰烬。赤壁之战的火则更有气势,东吴军乘东南风,驾船闯入曹军水寨放火,只见大火趁风的威力,大风加助了火的气势,战船如箭飞快向曹营行驶,烟焰弥漫天际。彝陵之战陆逊火烧刘备军时,
士兵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焰硝,各带火种,各执刀,一齐而上,但到蜀营,顺风举火;蜀兵四十屯,只烧二十屯,每间一屯烧一屯,火光连天而起。江南、江北照耀如同白日。如上火攻,烧法各不相同,描写各异,绝无重复雷同之感,可以说是各具特点,曲尽其妙。
  二 注重描写交战双方智的较量,强调斗智优于斗力
  纵观全书,无论是各派势力的兴衰,还是具体战争的胜败,智谋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吕布武艺高强,威风八面,然而他却勇无谋,轻易冲动,感情用事,幸得有陈宫相助,吕布如听陈宫的决策必胜,否则必败。这就说明了陈宫的忠诚和聪慧。然而,吕布放着有智之人不用,忠言听不进去,终至殒命城楼。吕布的不成器,很大程度上是无智和有智不用所造成的。曹操集团最终能统一天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能广纳才贤,采纳他们的意见和战略决策,说到底是智的力量在起作用。东吴方面能于乱世之中独当一面,坚持较久,当与有周瑜、张昭、鲁肃等一批有志之士的辅佐密不可分。刘备集团的命运更是如此。刘备厮杀半生,竟无立锥之地,今天随曹操,明天投袁绍,后天依刘表,正当他马跃檀溪,狼狈不堪之时,得到水镜先生的指点,刘备三顾茅庐,引出智者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才
使刘备走出困境,称雄西南,成为鼎立的一方。
  集团的势力考智谋在逐鹿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具体的战斗更是靠智慧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小说特别强调智谋在战斗中的作用,全书共一百二十回,仅标题直接带有“计”、“智”、“谋”等字眼的竟达三十回之多。各种计谋,无所不用,上演了一出“斗智”的话剧。赤壁之战是作者重笔描写的一次大战役,孙刘联军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智谋。小说用了八回多的篇幅铺开来写,真正的战场厮杀只写了一回,其它诸回均为斗智的场面。反间计、苦肉计、诈降计、连环计,计计成功;舌战儒智激周瑜、英会、草船借箭、借东风,回回得手。智谋的运用,精妙至极。其中作者描写了一大批有智之士。诸葛亮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中心人物。在全书中他几乎成了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赤壁之战充分显示了他的智谋。无论是与曹操斗智,还是与周瑜比谋,他都明显高于对手。惟其如此,他在整个战役中始终可以掌握主动权,处于有利地位。不仅如此,作者为更突出地体现智谋在战争中的作用,小说后半部分更着重叙写了诸葛亮和他的劲敌司马懿之间的较量。司马懿也是著名的将才,诸葛亮曾说:我的一生中没有可顾患的人,除司马懿一人之外。两人展开了一系列智谋的较量。空城计、木牛流马、布军斗阵、上方谷设伏,多次交手,司马懿终未斗过诸葛亮,只落得一再叹息:“吾不如孔
武艺的资料明也!”“孔明真乃神人也。”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多次的战争描写,都在反复昭示这样一个道理:有谋者胜,无谋者败;能用谋者胜,不能用谋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