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努力,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并且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在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探索与分析,提出了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盈利水平低、流动资金不足、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困扰,并针对当前制约我国民营经济作用发挥的瓶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对转型期的中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帮助。
关键字:民营经济    作用    问题    对策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目前,从企业数量上看,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体,占全国注册企业的 85%以上。截止到 2011 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967.68 万户3756.47 万户,同比增长 14.4%和 8.8%;注册资金总额为 25.79 万亿元和 1.62 万亿元,同比增长 34.3%和 20.8%;户均注册资金年均增长分别为 9.7%和 10.6%,说明民营经济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个体实力也在不断壮大。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相应地带动财税贡献的增加,为许多地方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入 21 世纪以来,民营税收增速高于全国税收的平均增长速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 年中国民营经济(在此为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合计数)税收收入 13553.83亿元,同比增长 21.6%,占全国税收收入的 14.2%。其中私营企业税收收入为10114.60 亿元,同比增长 23.3%,占全国税收收入的 10.6%;个体经济税收收入3439.23 亿元,同比增长 16.7%,占全国税收收入的 3.6%。近五年的税收增幅 115.7%,高于全国税收收入增幅。
从对外贸易情况上看,“十一五”期间,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
主体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2010年全球经济恢复以后,我国的民营经济对外贸易实现了近50%的速度增长。截止201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9698.8亿美
元,同比增长29.2%,在全国的比重达到27.0%。其中出口6352.9亿美元,同比增长32.1%,高于全国水平11.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出
口总额的33.5%;进口3345.9亿美元,同比增长34.0%,高于全国水平19.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进口总额的19.8%,实现贸易顺差3007.0亿美元,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之一。
总之,民营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为民营经济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重要前提。
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民营经济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民营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则在30%以上,成为支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民营经济占全国GDP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并且在“十一五”期间的GDP增量中,70%-80%都是来自于民营经济。从私营企业注册数量和注册资金上看,根据
中华全国工商联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从2005年底的471. 95万户增加到2010年底的845. 16万户,增长79. 15,年均增速高达12. 36%,己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体,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从2005年底的6. 13亿万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19. 21万亿元,增长213. 38%,年均增速达到25. 66%。与此同时,截至2010年底,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也从不到4000亿元增加到接近1. 5万亿元,增长近27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民营经济整体经济规模实力在不断壮大和增强,对社会的贡献日益显著,为我国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为我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营经济在吸纳劳动力、解决国民就业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首先是吸收了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其次是安置了城镇待业人员,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压力;第三是吸纳了一批下岗职工再就业,为国有企业减轻了负担。“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实现新增就业5794万人,年均增长6.7%,占城镇就业总数的比重由65%上升到76.3%,提高1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就业量已占全国非农就业总数的74%。
3、民营经济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
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约70%的国内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来自于中小企业。并且,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也分别占到70%和8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科技创新、发明专利、新研发产品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95%的中小企业都属于民营经济的范畴。所以我们可以说民营经济的创业、创造和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了新的动力,为我国社会注入了新鲜活力,推动了我国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的进程,己成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
4、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
公有制经济一直被称为富国经济,而与其相对的民营经济如今则被叫做富民
经济。近些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升,民营经济在这其
中功不可没。民营经济不但可以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随着地方民营化程度的提
高,这一地区将会促进市场的全面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就业、同时提高当地工作者的收入。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将我们国家的富民政策落到实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营经济又被称作“富民经济”。另一方面,目前众多民营企业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积极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到各种大型经贸活动中,形成了稳定的集聚效应,成功促进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不断缩小地区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民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共同富裕的导向,有利于增强社会各阶层的凝聚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准入门槛高
目前,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一是尽管有些产业领域国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民营投资经营,但由于部门或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民营资本往往难以进入或者充分进入; 二是很多产业早已对外资开放,但对民营经济至今还没有开放;三是有些产业我国在加入WTO 的谈判中已承诺将按期对外开放,但没有明确是否也对乃至首先对民营经济开放。 目前,民营经济在将近 30个产业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进”情况,尤其在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业、通讯业、教育与医疗业等
社会服务业以及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的投资进入很少,呈现出严重的投资结构不均衡的状况。
据 2007 年民营企业的一次市场准入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进入日常资源领域占比只有 1.1%,在金融业的占比只有 0.1%,在文体、卫生方面的总和尚不足 2%。
个体工商户注册2、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那些高科技、高投入、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企业,单靠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将会失去商机。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更新步伐加快,资本需求量会不断增大。而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很单一,绝大部分还是依赖向银行贷款,由于中小型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较少,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难达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需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而上市融资由于门槛过高,让民营企业很难进入。近年来,少数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要么到香港,要么到美国的金融市场融资。但这毕竟只有少数的企业可以做到,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仍然需要有更简便快捷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因此,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数量仍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
3、利益分配向国有企业倾斜
从政府利益分配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在资金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上与国有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长期以来政府在资金和政策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上还是偏向于国有企业,尤其是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政府提出的四万亿强力启动内需的投资计划,也因为这四万亿的投资分配大部分都投入到国有企业而引发了一场“国进民退”激烈论战。虽然这不是政府有意要“国进民退”,而是在当前给定的体制及各种利益的运行路线下,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使得政府在利益分配上自然会偏向国有企业。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种利益分配的倾斜必然会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根基,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必然会制约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
4、内部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家族式管理制度一直是我国民营经济的特征之一。据第三次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民营企业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90%以上,并且,绝大多数企业掌权者都倾向于选择自己的后代作为接班人。
家族制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以及优秀人才的吸收和提拔,缺乏创新,最终导致企业停滞不前。家族制管理的企业权利过分集中于企业主手里,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企业主掌握最终决定权,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决策主要由企业主个人决策。这样容易造成企业成员不能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企业主也难以获得更广泛和真实的信息,不利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另外,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投资决策和管理往往渗透着错综复杂的亲情利益关系,在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岗位上安排家族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非家族成员,使一些有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得不到重视,造成人才流失严重,阻碍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家族制管理模式无疑起着一种自我保护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生产发展的日益社会化,这种方式必将束缚企业自身的发展。
5、民营企业选择的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民营经济尽管在我国 GDP 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等新兴产业方面发展不够。 目前,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批发零售业、贸易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
、公路运输业等一般性竞争领域,农业主要集中在以家庭为主的畜牧业等。现阶段民营经济呈现出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特别是工业企业少;粗放型多,高科技含量少;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