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的养殖方法
竹节海棠花的养殖方法介绍
竹节海棠花的养殖方法
    竹节秋海棠是浅根系植物,性喜半阴、湿润和温暖,不耐寒,忌暴晒、炎热和水涝,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25℃。抗旱性能强,怕积水,喜欢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
    肥料是植株生长的必要元素,施肥应在盆土干时划锄进行,施肥后浇水可便于植株吸收。在茎叶不旺或新翻盆之时,都忌施大肥。春季生长旺盛期,每10天至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夏季高温季节,植株停止生长,应减少施肥。开花期和冬季暂停施肥。
    加强光照时间,竹节秋海棠喜阴怕暴晒,适宜长年南阳台内栽培。春、秋、冬季宜给予充分的阳光。夏季避免强光照射,否则会使植株叶片发黄,生长缓慢。
    加强植株修剪,有利保持良好的株形。对生长多年的植株,或植株生长得过高,或茎下部的叶片脱落,造成株形不美观、影响观赏效果的,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修剪,以利植株萌发新枝,可开出更多的鲜艳花朵。
    造成竹节海棠叶缘枯焦、落叶的主要原因是:
    ①低温或酷暑。竹节海棠喜温暖 ,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18℃,虽是秋海棠中较为耐寒的种类,但在5℃以下时,叶片也易受冻脱落。竹节海棠畏酷暑,温度达30℃以上,植株生长缓慢而呈半休眠状态,养护稍有不当时,也易产生落叶。
    ②强光或过阴。竹节海棠喜充足的散射光,在410勒克斯的光强时生长最好。夏季高温时如光照过强,易引起叶片的焦尖、焦边,叶片变黄甚至落叶。光照不足时会造成叶、花数减少和植株徒长,光照过弱还会导致落叶。
    ③干旱或过湿。秋海棠自然生长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而且它的茎叶柔嫩多汁,因此在生长时期除需要提供一个湿润的生态环,还应供应充足的水分,但忌过湿。过于干旱与水湿都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吸收而引起落叶,特别是在冬季低温时更要节制浇水,否则易导致烂根落叶。
    病虫害防治,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如遇高温潮湿天气,竹节秋海棠易发生病虫害。对病虫害的防治,其一要加强通风透光,盆土不能偏湿,更不能让盆内积
水。其二每半月喷一次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预防病害的发生。如发现有红蜘蛛危害时,可喷洒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
使竹节海棠花朵累累的方法
    ①配制竹节海棠盆土时,需掺入少量(基肥部分的1/3量)骨粉,上盆后置于较好生长环境10天后,盆面上放些过磷酸钙肥。生长期间,浇水需用兑得非常稀的豆饼水(基本闻不到臭味)进行浇灌,并且每周需用磷酸二氢钾700-800倍的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九时左右进行。竹节海棠孕蕾初期,浇水时,可适当加入少量磷酸二氢钾(浓度不能超过500倍)。到花蕾开放前,应停止上述措施,改浇清水,并控制水量。这样培育又称火鹤花。现在人们熟悉的安祖花应是花烛,而不是红鹤芋。
    ②茎、叶形态不同。花烛茎长可达1米左右,节间短,叶片长圆状心形或卵圆形。红鹤芋茎短,叶丛生、革质,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圆状披针形,端渐尖,基部钝形或圆形。
    ③佛焰苞片形态不同。花烛佛焰苞片直立开展、革质,其形为正圆状卵圆形,橙红或猩红,佛焰花序无柄,先端黄;红鹤芋佛焰苞片阔卵形,有短尖,基部阔圆形,鲜猩红,佛焰花序橙红,螺旋状弯曲。
竹节海棠的修剪技巧
    竹节海棠的修剪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竹节海棠在修剪后,会不断发新枝,分枝越多花也越多,剪下后的枝条可以继续扦插繁殖用。有时候也可以直接打顶,这样也有助于发新枝,因为修剪简单,所以这里就过多的叙述了,下面看修剪后的枝条扦插方法。
    竹节海棠枝条扦插水插都可以。 选取生长健壮的顶端嫩枝作插穗,剪取长10厘米至15厘米的有3节至4节的小段,下部切口在最下节0.5厘米处为宜。晾1天,插入河沙苗床中,扦插深度在5厘米左右,入土部分的叶片要全除去,保留上部2个至3个叶片,为防止水分蒸发,可适当剪去一部分叶片。基部按实,用喷壶浇水,遮阴保湿,月余可生根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