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外国语学校 数学教研组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与背景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人教版7—9年级教材设置了“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就是数学活动课,因此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实践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转变教师对数学活动课的认识。活动课的教学实践研究是为数学活动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可操作模式,从而提升教师执教数学活动课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思维与数学道理,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实践研究,有助于贯彻“再创造”的教育理论。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数学教学也是一种人类活动,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自己创造出各种运算法则,或是发现有关的规律。他认为,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校的教学应当由学生被动的“听”发展为主动获得,使学生主动的学,而不是被动的学。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远比别人强加的要理解得透彻、掌握得更好,也更具有实用性,通过“再创造”进行学习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再创造”应贯穿于数学教学整个体系中,体现数学活动课教学实践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数学活动课,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数学活动课属于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与数学课程相对应的一种校本课程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
的主动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是一种启发、一种诱导,目的是通过“活动”给予学生数学体验,最终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数学思维。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关于活动课的内容有:(1)在每章结束后,围绕本章教学内容都安排了一定的数学活动,全套教材共有58个数学活动;(2)七八年级每册教材都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内容,共有4个课题学习活动课。上述内容都属于教材的主体内容,本课题所研究的范围是初中数学教材上的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本课题中的教学实践研究主要是数学活动课素材的开发、活动方式探究、教学模式、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等。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通过文献研究,课题组成员能够进一步认识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内涵和价值,转变教师对数学活动课的认识,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活动课教学理论素养。
2. 通过实践研究,探索、提炼出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指导数学活动课的教学。
3.通过数学活动课教学的推广,从师生的角定位、管理方法、活动模式等方面,为更多
学校开展数学活动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可操作模式,提升教师执教数学活动课的能力。
4.通过活动课的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更好地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和创新意识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有:
1、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与教学设计;
2、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校本教材的开发;
3、初中数学活动课教与学方式转变;
4、初中数学活动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5、初中数学活动课与常规数学课形成互补机制。
四、课题研究方法
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为载体,课题组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准备筹划阶段
1、课题方案的起草与论证,讨论确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确定课题组研究人员;
3、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立项准备;
4、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召开课题开题会。
预期研究成果:更新教学观念,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数学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和提高学
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阶段:(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课题实施阶段
1、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进一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2、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活动课教学设计、数学活动课示范教学等,逐步形成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开发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校本教材;
3、通过理论学习,召开专题会议,专家讲座等形式研究课题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收集素材、积累经验材料,写出阶段性实验总结,撰写数学活动课研究论文、活动课研究案例,数学活动课课例分析、活动课研究心得等,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形成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校本教材,课题研究论文集,课题研究案例和课例分析,初中数学活动课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报告。
第三阶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总结结题阶段
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把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理性思考,提升实验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准备评审鉴定。
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过程材料集,编辑出版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校本教材,课题研究成果集,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课题组将强化学习和培训,采用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2、课题研究实施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资源保障。课题组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协作,研究人员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比较研究;一线教师侧重于活动课的教学研究。
3、抓实日常教学的课题研究,抓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这三个环节,督促实验教师做好本学科教学与数学活动课有机结合,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做到定期检查,每年验教师要围绕课题研究写出阶段性研究总结。
4、每月一次课题专题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数学活动公开课竞赛、示范课教学、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评比,课题研究论文的评选等,促进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力求取得实效。
七、课题的成果呈现形式
通过对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研究,呈现以下成果:
1、汇编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2、汇编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成果集(论文、教学案例、课例分析);
3、汇编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
4、撰写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推广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顾 问:陈坤国 (仁怀市教研室主任)
张盛晟(仁怀市教研室副主任)
理论指导:许明腾 (仁怀市教育研究室数学教研员)
余腾亮(仁怀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负 责 人:杨洪伦
成 员:杨洪伦 李 然 聂明星 陈士钊
胡思永 任艳霞 刘若楠 涂 飞
九、课题研究主要人员及分工情况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职称 | 研究内容 | 备注 |
杨洪伦 | 男 | 39 | 本科 | 副高 | 课题负责人,理论指导 撰写课题方案、报告 | |
李 然 | 男 | 36 | 本科 | 副高 | 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及材料收集 | |
聂明星 | 男 | 32 | 本科 | 中级 | 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研究活动图片影像收集 | |
陈士钊 | 男 | 40 | 研究生 | 副高 | 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课例分析及材料收集 | |
胡思永 | 男 | 30 | 本科 | 中级 | 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课题研究记录 | |
任艳霞 | 女 | 27 | 本科 | 初级 | 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课题研究课例分析 | |
刘若楠 | 女 | 24 | 本科陈坤资料 | 初级 | 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研究 | |
涂 飞 | 男 | 26 | 本科 | 初级 | 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 档案材料收集 | |
2014年12月8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