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任课教师:陈坤
第一单元
1 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ﻫ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ﻫ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3.释题:
“弈”指什么?
“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ﻫ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ﻫ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ﻫ
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ﻫ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
4.同桌互读课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ﻫ
文,互相正误。ﻫ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ﻫ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
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
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ﻫ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ﻫ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ﻫ
2.你能联系
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ﻫ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ﻫ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
(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
(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ﻫ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ﻫ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ﻫ⑴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ﻫ⑵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⑶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⑷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ﻫ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⑴分角朗读课文。ﻫ⑵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⑶学生背诵课文。
陈坤资料2 匆匆
学习目标:ﻫ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ﻫ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ﻫ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ﻫ
2、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ﻫ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ﻫ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ﻫ5.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ﻫ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ﻫ1.谈话过渡: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
3、指导学生朗读:
a.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b.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导学生读好本段。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ﻫ1、学习体会第二、三自然段
⑴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ﻫ“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⑵体会写法:
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
的。
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2、教师小结: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
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写写。ﻫ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三、交流名言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四、拓展思路,深化认识
3桃花心木
教学目标:ﻫ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ﻫ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ﻫ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教师板书: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ﻫ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ﻫ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ﻫ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ﻫ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
⑴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
⑵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⑶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
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ﻫ2、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ﻫ3、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