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被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理疗,同时对其实施推拿手法,而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作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后,观察组(P<0.05);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推拿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疼痛程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悬吊运动疗法;推拿手法;总有效率;疼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比较多见的一个类型,它主要是由于颈椎的椎间盘的突出或膨出,或者是颈椎的增生、后纵韧带骨化或者是钩椎关节的增生,所造成的单侧或双侧的脊神经根受刺激、受压所表现的,以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的一类疾病[1]。它主要的表现是一侧肢体的上肢的麻木或者放射性的疼痛,有可能会伴有肢体的功能障碍,比如肌力减弱或者是持物不稳等等这些情况[2]。有时候可能会伴有颈部的疼痛、肌肉
的酸胀,偶尔有些病人合并有颈椎的不稳,可能会有头晕的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上肢的放射性的疼痛和麻木,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都可以通过保守得到康复[3]。但由于常规后期复发率高,为进一步探讨疗效显著,更有利于降低复发率的康复手段,本研究将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1~71岁,平均(56.19±5.33)岁;病程0.5~9年,平均(4.96±1.52)年。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2~72岁,平均(56.14±5.62)岁;病程0.6~10年,平均(5.12±1.4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标准[4];(2)符合医学伦理要求;(3)患者了解本研究相关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伴其他类型颈椎病,如脊髓型;(2)精神异常、交流障碍;(3)骨质疏松,脊柱畸形;(4)参与其他临床研究项目者;(5)依从性较差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除了接受科室的常规理疗外,均对其实施推拿手法。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坐位,双臂自然下垂,保持放松状态,双眼前视。首先对患者进行放松手法。根据肌肉走向采取滚法、揉法,对颈肩部紧张肌肉进行放松,力度适宜,逐步加重力度直至患者无法耐受,放松10min左右,以改善肌肉痉挛状态,使其放松。其实是对其实施。选择风池、阿是穴、合谷、天宗等穴位进行按揉,直至出现局部肿痛酸麻感时停留5s,轻轻抬起,对以上穴位进行顺时针轻揉1 min;对颈肩部肌肉应用弹拨手法进行弹拨,重点部位
有压痛点和条索状硬结处加大弹拨力度,每个部位8次,频率30次/ min,弹拨,8min 左右,出现透热感;实施颈椎旋转扳,如朝左旋,患者头部微微前屈 15°左右,师左手握患者颌下,左手托枕外隆突,参考患者颈椎垂直轴对颈部进行左右旋转,旋转5次,患者放松后,向左旋转患者颈部直至病理位置或出现固定杆,左臂加力使患者颈部左旋,直至出现弹响声,再恢复颈部正中位;对颈部另一侧实施同样手法。最后,在对患者实施放松。 从风池—肩井,从上到下进行摩擦,双上肢牵抖,频率每分钟200次,每日时间 15 min 左右,每日进行1次, 一个疗程共计7d,共持续实施3个疗程。
另外,观察组在以上的基础上,由康复师对其实施悬吊运动疗法,利用 Redcord 训练系统,测试深层肌肉弱链,患者取仰卧位,选择枕骨隆突部位应用悬吊绳、悬吊中分带进行头部悬吊,头颈部进侧区、行旋转运动, 在侧卧位下,实施头颈部屈伸活动,在出现疼感、 双侧完成动作不对称、 动作中断无法进行,证明该操作所涉及肌肉失活。对患者头部枕外隆突予以固定,用弹性绳、宽带对胸椎、骨盆进行固定,将一个滚筒置于患者膝关节下,在上半身伸直并悬空的状态下,对测试肌肉进行闭链训练并松解硬结。在仰卧位下,实施头颈部侧区、旋转活动,并在侧卧位下,开展头颈部屈伸活动,实施闭链训练,上述活动训练5次,控制5 min 左右,以头长肌、 多裂肌、颈长肌、半棘肌为主要训练肌,
反向牵引失活肌肉;到压痛部位和存在条索状硬结处,进行弹拨 ,各部位各8min,频率每分钟 30 次,进8 min 左右,直至出现局部温热感;最后应用叩击手法、揉搓手法进行放松,时间45min,每日进行1次,1个疗程为7d,共持续进行 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总有效率
按照以下疗效评价标准对后的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显效——后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头颈部可正常活动;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疼痛减轻,颈椎活动轻微障碍;与上述标准均不相符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 = (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5]。
陈坤资料1.4.2 疼痛程度
采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以0分表示不痛,10分表示疼痛难忍,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选择0~10之间的一个数字来表达[6]。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45 | 30 | 13 | 2 | 43(95.56)② |
对照组 | 45 | 22 | 14 | 9 | 36(80.00) |
注: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疼痛VAS评分
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具体见表2。
表2 前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 例数 | 前 | 后 |
观察组 | 45 | 4.01±1.22 | 1.04±0.31①② |
对照组 | 45 | 4.13±1.18 | 2.64±0.75① |
注:①与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或者是因为神经出口的地方骨质增生,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颈椎症状的疾病,是颈椎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症状是从脖子往肩膀、上臂、前臂、手呈放射样的疼痛,感觉像过电一样从脖子下传到手上放电样的疼痛[7]。说明神经根受到局部、根部的刺激,出现神经放射性的疼痛,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典
型的症状。有些人症状比较轻,可能就局部的手麻或者前臂麻。有些人症状比较重,从脖子到手持续的刺激症状。有些人疼痛比较严重,手只能放在头上疼痛才能缓解,手一放下来神经根就受到压迫,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神经根型疼痛,所以这是典型的颈椎病的类型[8]。该疾病主要以保守为主,其中推拿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手段,利用推拿,可使颈部紧张肌肉松懈,经络疏通,气血运行畅通,能够缓解神经根受到的椎间盘突出物压迫作用,恢复及维持局部血运行通畅,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水肿,对疼痛症状加以改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正常。但患者后期复发率较高,对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困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