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在“智慧国土”建设过程中,我国尚未对土地资源智慧化进行深入探讨,导致存在的诸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如何处理“智慧国土”建设中的问题,如何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智慧国土”建设理念去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土地资源管理变得更加智慧化,成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鉴于此,本文就对土地资源管理中智慧国土的建设展开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智慧国土;建设
一、土地资源管理中智慧国土建设的背景
国土资源前期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国土资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和创新,增强了业务监管能力,提升了系统形象,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但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依然突出,体现在:统筹的力度不够,网络的覆盖面不宽,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够,数据的积累、更新、开发、利用跟不上,服务质量和效率还不高。我们将通过“智慧国土”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坚持加强统筹、建用并举的原则、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来提出“智慧国土”的解决方案。“智慧国土”发展于“数字国土”,是要在“数字国土”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两件事情:一件是精细化管理;另一件是构建一套决策服务体系。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对国土资源信息进行动态、常态和准确的掌控,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能和水平。决策服务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领导决策服务,能够全面及时地提供领导决策所需的基础数据;二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分析服务,更加全面的带图作业,更加智能地辅助办公、数据分析的工具;三是为社会公共服务,面向社会投资者、企业、专业机构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大平台以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数据库为基础,以智慧决策、集服务、全程监管和综合事务四大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以标准规范、建设管理、深化应用和信息安全为保障,通过对业务执行数据的动态汇集、监测、分析,全面掌握国土資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土地与矿业权市场动态等信息,在监测指挥中心集中展示、预警处置、辅助决策和在线指挥,并将获取的信息形成数据产品向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二、“智慧国土”建设必要性
智慧国土是建立在数字国土的基础框架上,通过传感网,将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
决策并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按照分析决策结果,对各种设施进行自动化的控制。智慧国土一个集数据精准化、业务联动化、监管全程化、决策科学化、服务集化为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大平台,是国土资源管理的智能化形态,也是数字国土的高级形态,其本质是利用以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区域发展过程的各类资源问题,以实现集约、智能、绿、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智慧国土”监管模式是新时期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监管工作的一项创新机制,实现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自然资源业务数据的深度融合,对耕地保护、建设用地跟踪监管等工作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1、政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智慧国土”建设必将驱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进入新阶段。随着国家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审批监管服务由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政府角由管理者角向服务者角转换。政府只有顺应智慧化和便利化的需求,才能推动其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服务效率的提升,更好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智慧国土”建设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时代之需,它可
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信息共享,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智慧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极大地降低管理费用,提升现代化运作水平。土地资源数据库标准化的建设和运作,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数据共享。“智慧国土”建设也可以极大便利办事众和企业,让“少跑腿、多办事”成为常态。因此,土地资源管理的现实需要使得“智慧国土”建设势在必行。
3、土地伦理的道德要求。土地伦理反映着一种生态学意识的存在,这种意识又反过来会反映一种对土地健康负责的确认。“智慧国土”关于高效节约利用土地的观念正是对土地伦理的回应,它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实现土地资源的健康利用和智慧利用。因此,“智慧国土”建设具体体现了土地伦理的道德层面,有利于在全社会建立保护和利用土地伦理价值观的理念,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健康、合理利用。
三、土地资源管理中“智慧国土”建设策略
1、完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国土资源数据的信息共享是“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目标,数据信息共享对促进部门间协同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国土资源数据部门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应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对数据信息共享的范围和程度做出具体详细的操作流程。比如,人民法院在查封土地和房产等数据时、税务局在为众和企业服务缴纳税款
时,均需要用到不动产登记数据信息,但是他们的关注点只是与其业务相关的数据,而不是全部的数据信息,因此国土部门在信息共享时,可以先进行数据资源的剔除,使其不包含其他无效数据,只提供与其业务相关的信息。同时,国土主管部门对于非涉密资源数据应进行主动公开,对于涉密的数据应严格控制管理。进行数据信息共享时,必须与相关部门签订保密协议。当然,国土部门也可以根据部门需要进行数据加工和定制服务。
2、明确“智慧国土”系统运维模式。健全“智慧国土”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实现系统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省、市、县三级运维资产分配建议,由省级国土部门负责统筹,市级国土部门负责数据维护,县区级国土部门负责具体操作。其中,市级国土部门制定、完善规范和标准,实行线上和现场相结合的数据信息维护等,保障县区级智慧国土系统正常运行。县区级部门统计所需更新和维护的硬件、软件信息,确保信息系统、主机、存储设备等资产设备始终最新。当县区级国土部门的“智慧国土”系统出现问题时,市级国土部门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在线处理主要采取的是计算机远程操控的方法,解决系统、办公软件等运行维护遇到的问题。在线处理简单便捷、效率高;现场处理则是派出技术人员到基层去解决在线无法处理的问题。通过省、市、县三级国土部门联动,有效解决智慧国土系统的运行维护问题。
3、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智慧国土”建设需要做好数据安全和保密工作,明确需要保密的范围和层级,避免保密信息被泄露和发布。建立专门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中心,全面负责“智慧国土”建设的数据保密领导工作。同时,负责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数据保密意识。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数据信息被窃用。做好重要信息数据的备份,确保数据信息不丢失和可追回。国土部门在同其他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时,必须按照数据安全等级处理。对涉密数据的共享要与协同单位签署数据保密协议,保证协同单位能够合理安全地使用共享数据。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专职专岗专人负责,确保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因此,建立健全国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4、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支撑“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无论是系统前期规划、设计、建设工作,还是后期的系统运营维护工作,都离不开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国土部门应该建立吸引、激励和培训人才的机制,促进“智慧国土”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方面拓宽人才进入渠道。比如,通过每年公开招聘吸纳相关专业的人才,可以迅速投入到智慧国土建设当中,负责国土系统维护和数据网络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比如,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专业学者和教授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用网络授课的方式,也可以现场教
学。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后,将所学知识迅速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建设一支术业有专攻的人才队伍。
结束语
综上,“智慧国土”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对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智慧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过程中,落后地区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结合本地区建设现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智慧化。
参考文献
[1]张琛.探究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J].现代农业.2020(24):190-192.
[2]王韬.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1(15):124-126.
[3]刘新杰.“智慧国土”建设探讨[J].测绘科学.2022(08):349-35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4]赵国亮.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3):255-257.
[5]冯建华.“智慧国土”建设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1):370-37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