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并被评论家届定为一部伟大的社会心理小说。以往的评论者们往往都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笔者认为,对《罪与罚》我们不能停留在思想内容层面上的分析,而应深究作者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来描述心理的思想内容和人性中最隐秘的东西。在《罪与罚》中,作者对人物的梦的描写可谓最充分、最全面、最典型。《罪与罚》中的梦境有多处,有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梦,也有斯维得里盖各夫的梦;有拉斯柯尔尼科夫行凶前的梦,也有他在杀死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娜后的梦;有白日梦,也有恶梦。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梦的隐意和梦的材料来源两方面对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害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娜前的一次梦境进行意蕴分析。
《罪与罚》中主人公梦境的意蕴分析
□文/付香平
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及其梦境
《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具有典型病态性格的文学形象,在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艺术世界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拉斯科尔尼科夫因为贫穷被迫辍学,甚至连房租都交不起,面临被赶出出租房的困境,衣衫褴褛到连工作都不到;他的母亲和妹妹在面临饿死的危险的同时,为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将来,母亲决定牺牲女儿的幸福将她嫁给一个自尊自大、趋炎附势、吝啬的小人卢仁。拉斯柯尔尼科夫陷入了这样的思想困境——“不做奴隶就做统治者。”不做奴隶主,就做奴隶;不压迫别人,别人就压迫你。最终拉斯柯尔尼科夫选择的思想是——要杀人。他杀死了一个“不足轻重的”、“吸人血”的老太婆,打算用她的钱帮助千万
饥饿贫穷的更有生存价值的人们,“做人类的恩人”,做“为所欲为”的统治者。
学法律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害老太婆阿廖娜
伊凡诺夫娜前思想极度矛盾,这
基花了三千多字(中文译文)来描写这个梦,而且将梦境描写得如此逼真,就像他自己在文中所说:“梦境和梦的过程是如此的逼真,并且充满了如此巧妙的、异想天开的而在艺术上又与整个梦完全相适应的各种细节。如果不是做梦,这个做梦的人即使是像普希金和屠
格涅夫那样的艺术家也想象不出这些细节哩。”那么陀思妥耶斯基又是如何能想象出这些细节的呢?文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又为何会做这样的一个“病态的梦,印象异常鲜明的梦”呢?在分析这一梦境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有关精神分析理论和释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和释梦理论
《说文解字》中说:“梦,寐而有觉者也”。认为梦是睡眠中的一种感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梦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继续”,又认为“梦是创造的源泉”。现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梦幻之谜。《现代科学技术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或类似睡眠状态下在意识中发生的一系列不随意视觉、听觉和动觉表象,以及情绪和思维活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梦是入睡后脑中出现的表象活动。对梦的本质认识各异,或认为梦是现实的反映,预见的来源,祛病的灵性感受,或认为梦也是一种觉醒状态,或把梦视为一种潜意识活动……”。把梦从生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引进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对它作出科学的解释的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引论》和《释梦》中提出一整套关于
梦的理论和释梦的技术。弗洛伊德提出: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但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这种表达并不是肆无忌惮、直截了当的,而是经过修饰改装过后的表
达。他认为:“梦有两种内容:一种是早晨朦胧之中记得的,而难以用字眼来点缀的,这叫做‘显在的梦的内容’,另一种是无意识内应当有的,即‘潜在的梦想’”。“梦实际上告诉我们的东西称为梦的显意,而其背后隐藏的材料,即我们通过梦的联想而得到的材料,称为梦的隐意”。
我国学者刘文英在其着作《精神系统与新梦说》中进一步将梦的潜意识划分为对
时候,他收到了母亲关于妹妹为了他将嫁给一个也许能给他无量前途的小人卢仁的来信后,在极度的痛苦、忧虑、悔恨中,陷入了神经质的沉思中,就这样,噩梦出现了。拉斯柯尔尼科夫梦见一匹又矮又瘦、黄毛黑鬃的驽马被一个年轻的、脖颈粗壮、满脸肥肉、脸红润的农夫米柯尔卡和几个喝醉的小伙子打死了。这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在《罪与罚》中的第一个梦。陀思妥耶夫斯象潜意识和自我潜意识,并论述了对象潜意识的三种成分和三个来源。其中来源之一是那些原先曾经意识过而后进入潜意识的那些对象。对象进入潜意识的途径很多,有记忆,有习惯,还有遗忘,也有压抑等。哲学家柏格森认为梦的材料来自过去的记忆;欧洲学者杰森指出:梦的内容总是或多或少地由性格、年龄、性别、生活地位、教育和习惯所决定,并且为个人过去全部生活中的事情和体验所决定;荣格也认为梦的分析一定要结合梦者的现实生活及其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态度。梦的解释
从以上学者们有关梦的学说和理论中可以看出,梦有显意和隐意之分,只有透过显意层次的梦对隐意层次的梦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梦境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领会作者替作品中的人物安排梦境的真正目的。同时梦也有其来源和材料,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梦尤其如此。
主人公梦境的隐意分析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第一个梦演习了他的杀人计划。他是怀着普救众生、疾恶如仇般的痛恨而计划杀人的。因而他自恃甚高,他想突破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来取得权力,做人类的恩人,做为所欲为的拿破仑式的人物,并以此来证明他是“不平凡”的人。他采取的方法是要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要采取一些常人不会用的手段,铲除阻碍他的障碍,开拓助天下众生的事业。在他看来,这个剥削人的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娜是一只虱子,是他成为“不平凡”的人的障碍。因而他要杀死她,拿走她的钱财去为成千上万的人造福。可学法律的他知道杀人是犯法的,所以心存恐惧。同时强烈的道德原则使他徘徊犹豫。这场噩梦暴露了拉斯柯尔尼科夫行凶前的痛苦与恐惧,以及其内心的挣扎。
梦中的农夫米柯尔卡仿佛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年轻体壮,那匹牝马表面上看是放的
老太婆阿廖娜
伊凡诺夫娜——剥削
者的化身,而实际上去却是受苦受难的人民的象征。本来剥削者应该是“高头大马”,可在这里,那匹牝马和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娜一样又矮又瘦,“白吃粮食”,却阻碍着别人实现理想。那酪酊大醉、身材魁梧的乡下人,应该是俄国当时的小市民阶层,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失去了旧基础的俄国小市民阶层受到了双重压迫:政治上失去了权利,经济上走向破产;但资本主义的繁华景象、高官厚禄和发财致富的机会诱惑着他们,他们幻想挤入上层社会。小市民的阶级地位决定他们不可能成为坚定的革命者,而资本主义又使他们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暗无天日的苦难生活与悲惨命运逼使他们寻解脱被伤害与被侮辱境遇的道路。农夫米柯尔卡嘴里不停的叫喊声“这是我的马”体现了他们的小市民思想和通过无政府的个人主义的方式寻解脱的愿望。
那乡下人从酒店出来,兴高采烈。(酒店在这里象征着资本主义上层社会。)农夫对乡下人说:“我送大伙回去吧,上车吧!”这表明农夫想帮助喝醉了而无法回家的人们,可那匹牝马却无法实现他助人的善行,就像拉斯柯尔尼科夫无法通过无政府的个人主义的方式反
抗社会,帮助广大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暗无天日的苦
难生活与悲惨命运的市民一样,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农夫想用抽打牝马甚至打死牝马的方式来实现他助人为乐的本意,而在拉斯柯尔尼科夫身上则转化成将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娜杀
死,拿走她的钱财去为成千上万的人造福。
主人公梦境的材料来源
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说:“我注意到,在许多以心理小说闻名的作品中,只有一个人物——仍然是主角——是从内部来描写的。作者仿佛是坐在主人公的大脑里,而对其余的人物都是从外部来观察的”。按弗洛伊德的理解,《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是文本世界里的小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主人公是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因而主人公的梦也是作者一定意义上的潜意识中的梦,更何况《罪与罚》虽不是自传体小说,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的遭遇与他极为相似。作者对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一梦境描述得如此逼真,人们不禁要问:他怎么会为他的主人公创造出这样古怪而又逼真的梦境呢?其实从作者的身上我们可以到梦的材料来源。
弗洛伊德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格时,将“创造性艺术家”、“精神病患者”、“道德家”和“罪犯”几个极具矛盾性的称号集于作家一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文学道路是一场深刻的悲剧。亲历贫穷、监禁、砍杀,流浪、负债、疾病的痛苦。他的人生受尽了苦难与不幸,早年他是极激烈地主张社会革命,在思想上接近当时平民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人物,并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小组。后来由于苦疫生活的磨难和基督教义的熏陶,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反抗毫无意义,并表现出拥护沙皇政府的倾向,但就他的内心深处而言,他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叛逆者、革命者。他的笔记中写道:“不做奴隶就做统治者。”这句话表现出他作品中主人公的苦闷:不做奴隶主,就做奴隶;不压迫别人,别人就压迫你。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特殊犯罪理论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反映:攫取统治这个社会的权力——不择手段,来证明自己是个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母亲的影响下,自幼便熟读《圣经》。在圣经文化的熏陶之下,确立了以基督为准则的生命价值观,在他看来,人类的生存应以精神的升华为最高目标,而物质的生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在西伯利亚的十年苦役生活使他放弃了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崇拜信仰宗教和苦难。在长期的信徒生活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了浓厚的负罪感和对痛苦的崇拜,他相信,人只有在痛苦中才能解脱。陀思妥耶夫斯基主
张通过受苦受难,忍耐顺从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用爱来拯救世界。希望恶人能弃恶从良。《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杀害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娜的目的正是为了解救下层受苦受难的人民,并为实现精神的升华而扫除障碍,而第一个梦境中牝马被农夫抽打甚至打死的过程,就是他帮助人民解脱痛苦的过程和方式,最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又是在宗教的感化下弃恶从良。
中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编辑/雨露)
2006.1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