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和他们所造的字
作者:康鹏
来源:《课外语文》2013年第03期
作者:康鹏
来源:《课外语文》2013年第03期
作为记录和传播知识的工具,汉字一直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大部分汉字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谈起汉字的起源和由来,历代学者说法不一,古书中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仓颉作书”。但从文字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来看,汉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一地所造,绝大多数汉字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各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并由专家学者经过整理、定型而通用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出现,需要新的汉字来表现。于是,人们便根据实际需要,造出一些新的字,使汉字大家族又增添了新成员。汉字中就有少数的汉字,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由历代名人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来的。
武则天造“”字。说起名人造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女皇武则天造的“”字。武则天称帝后,造“”(zhSo)作为她的名字,意思是她犹如日月当空,光辉无比。武则天还把它用在一首诗里,诗曰:“日月当空,则天长安笑。一朝作皇帝,世间我最傲。”
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一共造了19个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载、
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等。比如“人”字,武则天改为“一”下面加个“生” 字,人就是“一生”;“照”字,武则天认为不够大气,便改为“”字。“国”字改的最复杂,先改为“口”中“武” 字,以彰显自己的独尊地位。有人说“武在口中犹如‘囚武’,不好”,于是又改为“口”中“火字旁的有什么字八方”。武则天造字基本上是“意”的简单相加,都是把原有的字形加以改变,全是以繁代简,根本不符合文字的发展规律,又没有任何意义,因而也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随着人死权消,这些字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只是这个“”字,因她名字所用,才得以流传下来。以后武则天造“”字这件事又被编入中学历史教材,因而得以广为人知。
隋文帝杨坚造“隋”字。隋文帝杨坚本是北周的“随国公”,以后他建国后,便想以“随”字作为国号,但又觉得“随”字带“辶”旁,有不稳定之意,不太吉祥。于是就去掉“辶”旁,新造了这个“隋”字作为国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