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法字理】尞字家族--燎、潦、撩、缭
liáo
星⽕燎原的“燎”就是原本的“尞”字,因为“尞”后来造字的时候成了读⾳符号,为了进⼀步明确本意,⼜加⽕字旁再造
了“燎”字。在古代“六书”当中,这种造字法叫“转注法”。
燎原的“燎”所体现的⽕烧意义更加明显,给⼈的共鸣性更强,也使“尞”字可以退到读⾳符号的位置上去。这种现象在汉字当中是普遍现象,如今叫做古今字。它俩的意义是⼀模⼀样的,其古⽂字溯源也是⼀致的。虽“燎”加注“⽕”的部分显得有些多余,但可以进⼀步来说明“尞”的概念,这类的古今字我们以后还要遇到很多。
liáo
图⽚⼁字形演变
汉字偏旁中除了⽕还有⽔,这就是“潦”。⼤⽕让⼈们很难控制,加上风势就到处漫延,像⽔流⼀样前⾏,所以⽕势⼤了被称为⽕海,似⽔到处泼,到处流,到处漫延。这就有了“潦”字,指⽔泼洒得到处都是,⽔流四散漫延开来不受控制。“潦”虽是三点⽔但仍旧与⽕焰四散、⽕势乱象有关。
liáo
图⽚⼁字形演变
“潦”指⽔四散,我们现在常⽤于“潦草”⼀词,实际上还要涉及到另⼀个“撩”字。“撩”为“尞”加个提⼿,指明是⽤⼿撩起,撩什么呢?就是撩⽔使⽔泼到地上,⽔花散得很乱就像杂草⼀样,所以叫“潦草”。
liáo
图⽚⼁字形演变火字旁的有什么字
“缭”字左边是⼀个绞丝旁。当我们看到⽕光在燃烧的时候,⼀定也会看到烟雾升腾,看到⽕星四溅,烟
雾在⽕的上⽅随着升起的⽓流在⽕焰周围转动,⼀丝⼀缕的就像丝线⼀样跟着⽕势不断上升和环绕,所以就有了“缭绕”⼀词。
图⽚⼁烟雾缭绕
“缭”和“绕”⼜有所不同。我们常使⽤成语“烟雾缭绕”⼀词,“缭”有升腾扩散之意,“绕”有围绕旋转之意,⼆者形象地表现出顺⽕势上升的烟雾,以及云雾的环绕。
让汉字成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