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1-11课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1—11课)复习提纲
【1】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①白银外流,加重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严重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使其统治更加腐朽③严重削弱军队的战斗力④严重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南京条约》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赔偿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最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是:战争(主要原因: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4】①在第二次战争中,最大的获益国是:俄国
②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60多万平方千米
【5】太平天国运动:①背景:战争后,国内掀起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②开始时间:1851年③领导人:洪秀全④建立政权:1853年,改南京为天京,建立政权④太平军抗击洋队(统领:华尔)——战役:青浦战役、慈溪战役⑤特点: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④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6】《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人物:李鸿章、伊藤博文(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意味着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④增辟通商口岸(说明:列强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7】邓世昌:①识图课本P16 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公”:邓世昌
【8】义和团运动: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农民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9】近代史上北京两度沦陷——1、第二次战争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2、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元,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3、《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充分体现其工具性的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11】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廊坊阻击战
【12】在一系列反侵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原因——(1)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2)根本原因:清朝腐败没落的封建制度2、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13】左宗棠收复新疆——1、左宗棠:①识图课本P13 ②“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大将——左宗棠 2、收复新疆过程:(1)收复阿古柏侵占地区——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2)收复伊犁——策略:外交为主,武力为后盾 3、加强管理: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二、近代化的探索
【1】洋务运动(一)背景及发动者——1、背景:第二次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发动者:地主阶级洋务派——(1)政治主张:利用西方先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2)代表人物:中央——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三)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四)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3、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4、培养人才——(1)兴办新式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
(2)派遣留学生(五)结果及标志事件: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六)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六)评价——1、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2、进步性: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七)地位: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戊戌变法(一)发动者:资产阶级维新派——(1)主张:变法图强(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二)序幕事件:公车上书——(1)引发因素: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2)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三)发展:1、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2、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四)高潮:百日维新(时间:1898年6月到9月内容:①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思想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
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五)结果:失败——标志:戊戌——原因:①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②维新派的软弱与妥协③没有发动众——认识:资产阶级改革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六)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七)评价:是一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运动,具有爱国和进步的历史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辛亥革命(一)发动者:资产阶级革命派——(1)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代表:孙中山等(二)准备——1、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美国檀香山)——中国同盟会(时间:
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机关报:《民报》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三)高潮: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结果:取得胜利影响: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总统:孙中山国都:南京)
(四)结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五)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