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银,向中国⾛私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
(2)经过:1839年6⽉3⽇,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在⼴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民禁烟⽃争的伟⼤胜利,显⽰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愧的民族英雄。
2、鸦⽚战争(时间:1840年6⽉------1842年8⽉)
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保护鸦⽚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业品,掠夺廉价的⼯业原料。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6⽉
(2)内容:①开放⼴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让⾹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主的地位。鸦⽚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次鸦⽚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
1、第⼆次鸦⽚战争
(1)原因:英国不满⾜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1860年10⽉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2、⽕烧圆明园
1860年10⽉,英法联军⽕烧圆明园,这是⼈类⽂明的⼀次浩劫。
3、俄国侵占中国领⼟
第⼆次鸦⽚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150多万平⽅千⽶。其中侵占我国领⼟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4、太平军痛打洋队
(1)1851年,洪秀全在⼴西⾦⽥村发动起义,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3)1860年,中外反动势⼒勾结起来,成⽴了“洋队”,由美国⼈华尔统领。
(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队”,是为“青浦⼤捷”。
(5)1862年9⽉,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中,击毙洋队的头⽬华尔,严惩了“洋队”。
第3课收复新疆
1、阿古柏侵占新疆
(1)19世纪60⾄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新疆⾯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新疆,占领喀什噶尔。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海防”(直⾪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总督左宗棠)之争。
(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
(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块领⼟,并索取⼤量赔款。
(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6)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焰,⽽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4课甲午中⽇战争
1、黄海⼤战
(1)原因:⽇本为吞并朝鲜、⼊侵中国⽽蓄意挑起战争。
(2)时间:1894年7⽉-----1895年4⽉
(3)经过:1894年⽇本发动侵华战争。
(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
(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
(6)1895年初,⽇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结果: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
(2)双⽅:中国(李鸿章)和⽇本(伊藤博⽂)。
(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本②赔偿⽇本军费⽩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岸④允许⽇本在通商⼝岸开设⼯⼚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5课⼋国联军侵华战争
1、⼋国联军攻占北京
(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争⽭头直指帝国主义。
(2)6⽉,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意、奥⼋国联军2000多⼈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
从⼤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中旬,攻陷天津,8⽉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恶不作,对中国⼈民犯下滔天罪⾏。
2、《⾟丑条约》
(1)时间:1901年9⽉
(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意、奥签订。
(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在界内居住。③清政府保证严禁⼈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列强统治中国的⼯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战争——《南京条约》;⼤⼤加深:甲午中⽇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国联军侵华战争——《⾟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具。
第6课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
(1)背景:第⼆次鸦⽚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代表⼈:统治集团中⼀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西⽅先进⽣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
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场“师夷长技以⾃强”的洋务运动。
2、内容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1)前期以⾃强为⼝号,创办军事⼯业,如: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2)后期以求富为⼝号,创办民⽤⼯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
(3)为实现“⾃强”的⽬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等,如1862年成⽴的京师同⽂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所新式学堂。
3、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洋务运动是⼀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救运动。
(2)⽬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作⽤: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产经验,培养了技术⼒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主要⼈物:康有为、梁启超。
(3)时间:1895年春
(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2、百⽇维新
(1)时间:1898年6⽉⾄9⽉,前后103天,“百⽇维新”。
(2)内容:①政治:改⾰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维新⼈⼠;②经济:⿎励私⼈兴办⼯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才,翻译西⽅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论。
(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5)9⽉,慈禧太后发动,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杀了谭嗣同等⼈,戊戌变法失败。
第8课⾟亥⾰命
1、孙中⼭创建⾰命党
(1)1894年11⽉,孙中⼭在檀⾹⼭建⽴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号。
(2)成⽴中国同盟会。
①时间:1905年8⽉。②地点:⽇本东京。③领导⼈:孙中⼭为总理。
④性质:这是第⼀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命政党。
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
⑥⽬标:*清朝统治,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⑦⾰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主义)机关刊物:《民报》
⑧影响:它的成⽴,⼤⼤推动了全国⾰命运动的发展。
2、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10⽇晚
(2)过程:⾰命党⼈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械库。第⼆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
3、中华民国成⽴:
(1)时间:1912年1⽉1⽇
(2)地点:南京。
(3)⼈物:选举孙中⼭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4、⾟亥⾰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但是,⾟亥⾰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第9课新⽂化运动
1、新⽂化运动
(1)前期背景:西⽅传⼊的民主、⾃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窃取⾟亥⾰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和专制,倒⾏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之道为修⾝⼤本。”新旧思潮发⽣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社会主义⾰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2)兴起的标志:1915年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学
(4)两⾯⼤旗:民主和科学
(5)代表⼈物: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化运动。胡适,鲁迅,李⼤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学,反对旧⽂学。
(7)意义:①新⽂化运动是我国历⼀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化运动中也对东西⽂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
1、五四爱国运动
(1)背景(导⽕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时间:1919年5⽉4⽇
(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两个中⼼:北京(前期5⽉4⽇)、上海(后期6⽉5⽇)
(5)⼝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争,还我青岛。
(6)经过:前期:北京学⽣举⾏**(⼝号)⼤罢课;后期:上海⼯⼈⼤罢⼯、商⼈罢市、学⽣罢课。
(7)领导⼈:陈独秀李⼤钊
(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开始
2、中共的诞⽣
(1)标志:1921年7⽉21⽇中共⼀⼤在上海的召开
(2)⼈物:⽑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代表全国五⼗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会。
(3)⼀⼤的内容: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标:*资产阶级政权,建⽴⽆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运动;④党的机构:产⽣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命的⾯⽬焕然⼀新。
(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阶级的利益,⽽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第11课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创建时间:1924年;
(2)地点:⼴州黄埔
(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的⼀所⾰命军校
(5)⽬的:创造⾰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才,为国民⾰命军的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1)时间:1926年7⽉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全国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
(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团。
(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州迁到武汉
(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
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命,⼤肆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1)事件:1927年4⽉。
(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命运动失败,第⼀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
(1)时间:1927年4⽉;
(2)成⽴地点:南京;
(3)性质: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民⾰命运动。
第12课星星之⽕,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1⽇(⼋⼀建军节)
(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3)地点:江西南昌
(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②成为中共创建⼈民军队、独⽴领导武装⽃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
(2)领导⼈:⽑泽东
(3)地点:湘赣边界
(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了中国第⼀个农村⾰命根据地:井冈⼭⾰命根据地。
3、井冈⼭会师:
(1)时间:1928年4⽉
(2)会师双⽅:朱德、陈毅和⽑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中国⼯农红军第四军。
(3)领导⼈:军长:朱德党代表:⽑泽东
(4)意义:这是中国⼯农红军第⼀⽀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开展武装⽃争,井冈⼭根据地不断巩固壮⼤。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领导⾰命战争、创建⼈民军队建⽴农村⾰命根据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