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珂
(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北京102488 )
本文网R版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认同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 的具有战略意义。而新主流电影正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合进 影片以提高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国庆档献礼片作为一种典型的 新主流电影,集中体现着新主流电影在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优 点与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我和我的家乡》中言语文本符号、画面符号、音乐符号等对国家认同的建构,总结出其优势和不足,结合新主流电影的发展现状,为新主流电影建构国家认同提出 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 国家认同 我和我的家乡
新主流电影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主旋律电影 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指将商业电影技巧和主流意 识形态相结合的,拥有广泛受众的,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 电影形态。国家认同表现为两个层面,就个人而言,它是_种主观信仰,指个人对其所处政治共同体合法性的主动认同,并愿为维护该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就国家而言,它是国家独特性格的展现以及其他国家对这种独特性的承 认。
111新主流电影作为一种媒介载体,凭借强大的传播力和 广泛的受众面而逐渐成为建构个人层面国家认同的重要途 径。观察近几年国内新主流电影的票房和□碑情况,不难发 现其影片数量在增长,口碑也有一定提升,在建构国家认同 方面持续发力。
根据猫眼数据显示,今年的国庆档献礼片《我和我的 家乡> 上映首日的票房为2.74亿,并长期领跑于<_点就到 家)等同期电影。上映第二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 文章称〈我和我的家乡〉暗藏了 "十三五成绩单” |21,肯定了 该影片对国家认同的建构表现。11月20日的晚间新闻联播 提到“中国电影业进入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主旋律更突出、类型化更丰富的优秀影片”[31,并播放了《我和我的 家乡〉的部分内容,主流媒体的认可与肯定进_步彰显了影 片的影响力。此外,"笑中带泪”"农村新貌"‘‘真实"“家乡”"国家"等关键词出现在网友的评论中,体现了观众对 影片的喜爱。
因此,本文针对(我和我的家乡》的国家认同建构进行 研究对新主流电影的未来发展有_定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新 主流电影认识到其已有的建构表现存在的不足,从而尝试为 新主流电影建构国家认同提供可行策略,也可以为其他类型 的电影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我和我的家乡》建构国家认同的内容分析
(―)言语文本符号:叙述事实,唤醒记忆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我们先不要把身份看作是已经 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 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 总是在内部而非在外部构成的再现。”141电影中的言语文本 再现了故事事实,在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我和 我的家乡》中的言语文本主要包括电影人物台词、串联不同单 元的素人故事文本以及歌曲歌词,影片通过这三种言语文本 唤醒公众对家乡的记忆,并由此增强对国家的认同。
每个故事都需要依靠人物的台词叙述来完整呈现给观 众。〈北京好人 > 单元,张北京的北京话、老舅和舅妈的衡水 话以及二人与医生的交流等都反复勾起了相关观众对北京 和衡水的记忆。而后在单元串联之间,很多素人介绍了自己 的家乡,引起了更多观众的共鸣。“我的家乡在普宁”“我的 家乡是湖北省十堰市”“火把节”’‘呼伦贝尔"“热干面"“雾凇”等扩展了影片局限的五个区域,唤醒了更多观众对家乡 的记忆。〈天上掉下个UFO>中董子健的"变化好大呀”"我 是阿学,她是阿花,对面那村,就是我们的家,小福村”“谢 谢你可以让我为我的家乡做出点贡献"以及刘昊然的'‘都说 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可我没觉得路有多难走呀"王 村长的"现在是县通高速,镇镇通高速,村村都铺着水泥路 啊”“苗寨靠山侗寨靠水,克度小镇靠着大天眼,已经富得流 油了 "等等言语文本都体现了贵州的变化。
其他单元故事也都通过一定的言语文本展示了“家乡”的变化,《最后一课H让世界充满爱》歌词的再现,‘‘我们 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深入人心,强 化了观众对祖国这个大集体的归属感。〈回乡之路》中邓超 的台词"家乡的味道是什么?是又脆又甜的来自家乡的苹 果""这在我们专业
上叫退耕还林,四百万亩的毛乌素沙漠,硬生生叫我们给整绿了”等言语文本都勾起了观众的相关记 忆。《神笔马亮》中穿插了 <;挺好个人吶〉歌词"挺好个人呐,平凡而伟大”,致敬了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平凡人。
总之,该影片通过人物的台词叙述唤起了观众对家乡的 认知与记忆,通过素人故事文本呈现了全国广泛民众对家乡 和祖国的热爱,同时故事之间穿插了歌曲的歌词文本,使得 影片更为紧凑,主题表达得到升华。在多重文本符号引导下,观众自觉接受了影片所弘扬的爱家爱国思想,强化了对家国 的认同。
系本待福■ 2021年第3期(总第1"期
)
董子健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DONGNAN CHUANBO®fl~l党-百周麵
<?)
(二) 画面符号:描绘中国意象,激发情感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认为意 识形态构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也就是说媒介要想成功 构建意识形态必须将相关的价值观“制造成真实的” |5\而电影借助其高清画面、镜头转换、多样化表达方式等特性在 塑造真实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影片一开始就展示了比较壮阔的河流、平原、森林等场 景,彩明亮,而后具体到每个单元,又分别展示了更多的美 丽景。〈天上掉下个UFO>展示了贵州苗寨的风景、服饰、人物、风俗以及‘‘中国天眼"技术,〈回乡之路》展现了陕西 毛乌素沙漠变果林的场景,《最后一课》展现了千岛湖美景,《神笔马良》展现了沈阳稻梦空间。在这样的传播情境中,壮 阔的山川河流,先进的科学技术,丰收的乡村稻田,一个个抽 象意义上的国家形象以真实可见的画面符号被呈现出来,令 观众在可见可感中真切体会到国家的存在与强大。
除了对一些大场景的展现,影片中部分镜头的转换也很 好地传达了一定主题。比如,《最后一课》中,伴随着范老师 在暴雨中的奔走,镜头在范老师的回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 间跳转,二者画面形成鲜
明对比,自然展现望溪村的发展变 化,巧妙传达了扶贫先扶智的隐含主题。此外,影片中集体化 镜头的运用“召唤了镜头本身不包含的某种东西的不在场的 存在"161,即浓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同的素人用S己的家 乡话介绍着自己的家乡,让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同时呈现那么多人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深化了观众对祖 国这个“大集体"的团结精神的认知。最后,影片结尾处,数 不胜数的移动影像拼接成一幅中国地图,再次将观众对“家乡”这个小集体的回忆引申到对"国家"这个大集体的认同。
(三) 音乐符号:紧贴故事内容,唱响时代赞歌
音乐是电影叙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在各种形式的 电影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影音乐在一种具有鲜明 的现实主义特的貌似客观的媒介中强化戏剧情境的动人 效果,可以强化观众对正在进行的叙事本身的持续体的期 待。171该影片开头便是一分钟左右的纯音乐(我的祖国>,熟 悉的歌声响起,很好地将观众带入了影片。然后,不同单元也 都配有不同的主题音乐,推动剧情进展的同时也很好地为新 时代唱响了赞歌。
(北京好人〉中作曲家李衡的多个贴合剧情的纯音乐为 影片增添了几分欢快的彩,尤其是故事结尾(Hola Hola> 音乐的由慢到快,情绪逐渐高昂,使得观众对这份喜悦也印 象深刻。〈天上掉下个UFO>中穿插了胡小鸥作曲的〈山那边 是我家>,当地民歌曲调加上清脆的笛声,让观众对贵州有 了
更深刻的认知,最后响起黄渤用贵州话主唱的<;山那边> ,欢快的曲风激起观众对家乡变迁的自豪之情。《最后_课> 中《让世界充满爱》音乐响起,"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 眼泪擦干,……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温柔的曲调和感 人的歌词使很多观众都流下热泪。《回乡之路》片尾响起“沙 梁上那个太阳,红又红呦哎,太阳下那个沙坡,挖大坑呦 哎,……_个一个小苗苗,坑里种呦哎”既贴合了影片内容,也很好地歌颂了治沙英雄们。〈神笔马亮〉中〈挺好个人吶〉欢快激昂、魔性洗脑,鼓和唢呐的使用为音乐增加了喜庆欢 乐的气氛。歌手刘宇宁的演绎将东北人的热情豪爽体现得淋 漓尽致,歌词“挺好个人呐,平凡而伟大,痛不怕,苦不怕”歌 颂了热忱付出的家乡建设者们,同时影片最后高铁声音的响 起结合画面的展示,深化了观众对祖国强大的认同。最后,影片结束时原版《我的祖国》歌声响起,很多观众也随之跟 唱,从歌声中表达了对强大美丽祖国的由衷赞美。
总之,影片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符号的呈现引发了观众内 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唤起了观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 发了其对国家的认同。
二、《我和我的家乡》在建构国家认同方面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_)在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优点
1. 聚焦人民众,强化联系
影片将叙事焦点对准于新中国历史上重要历史事件的普 通见证者,塑造了黄大宝、乔树林、马亮等家乡建设者形象以 及张北京、老范、闫飞燕等返乡游子形象。这些形象普通、大 众、亲民,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观众身边,更容易引起观众 的共鸣,建构观众对国家的认同。
《北京好人》中的张北京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中的 人物形象,再次让观众感受到了真实自然的北京小市民形象。〈天上掉下个UFO>中的乡村科技达人黄大宝淳朴幽默,发 明了 "”等各种产品,表现了人民众在脱贫致富方面的 积极努力。《最后一课》塑造了一位在望溪村任教十年的教 师老范,他因疾病出现精神错乱,时间概念停留在了多年前 在破旧教室的最后一堂课,凸显了乡村支教老师的伟大品格。《回乡之路》中植树造林的乔树林是众多家乡建设者的缩影,而直播带货为家乡沙地苹果打开市场的闫飞燕是众多游 子们的缩影。他们的形象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家乡建设者的敬 佩之情以及自己也要为家乡做贡献的热情,同时也深化了观 众对国家沙漠治理、生态建设等措施的认可。(神笔马亮》中塑造的扶贫干部马亮放弃深造,远离家人,自愿深扎农村扶 贫,最后臝得了妻子的原谅,也臝得了观众对乡村振兴战略 以及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赞扬。
影片塑造了一批贴近现实的时间证人形象,借由他们的 视角展现社会转型和家乡巨变,由此强化了观众与家乡的情 感联系,激发了观众的家国豪情。
2. 建构集体记忆,产生共鸣
《我和我的家乡》以喜剧形式对现实进行的夸张给观众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影片不同单元之间加入了素人故事 和单元人物的叙述,使得影片内容更具连贯性。同时,该影片 选择了家乡情结作为叙事的情感基调,唤起了观众的共同记 忆,形成了一种向祖国、家园和故乡献礼的集体仪式,将个人 与集体紧密联系起来,深化了观众的家国情感。影片从家乡 变迁的见证者的真实感受出发,以个体的故事引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宏大时代主题,以小见大,借 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发生的故事建构广大观众对国家的认 同。由此可说,{我和我的家乡〉在如何用电影折射时代,建 构集体记忆和呼应大众情感方面以及如何平衡喜剧艺术和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面为其他新主流电影提供了参考与借 鉴。
(二)在建构国家认同方面存在的不足
1.情节推进仓促,建构效果短暂
该影片汇聚了五个故事,一个故事大概三十分钟,所以 故事情节推进很快,显得比较单薄。比如(天上掉下个UFO> 故事中的人物普遍脸谱化,情节更像小品,缺乏厚度,虽表 现了一定的家乡情怀,但没有留下深入人心的剧情,只能达 到短暂的建构效果。部分网友认为该片不如 <;红海行动〉那 种就对一件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呈现的那样深刻。此外,故
2〇21年第3期(总第1"期)|糸南係播
事顺序可能会影响观感,如果一个故事在结尾时才达到情绪 高潮,那么紧接着新的不同风格的故事就开始了,观众需要 重新进入另_种状态,反复多次,容易产生疲惫感。
2.质量参差不齐,内涵不够突出
五个故事由五个不同的导演进行创作,不同导演擅长的 内容不同,喜欢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所以表现的五个单元的 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故事在拿捏娱乐和主旋律之间表现得 很好,有的故事则是简单套用时代流行的一些"梗''或词汇,没有深挖对应地区的特,故事内涵不够,无法引起观众的 强烈共鸣。比如,<;天上掉下个UFO》单元,很多评论就提到 “UFO”“”科技等都是离贵州很遥远的事情,而且那边 也很少有人做直播,很明显与实际不符,甚至有人将该故事 看作〈唐人街探案3》电影的预告。其实,贵州农村的科技进 步有很多表现,农业机械的使用、平台发布通知、相关 软件线上办事等等都是可以进行丰富展现的,但是陈思诚导 演似乎没有深挖到贵州农村脱贫致富的特。
三、新主流电影的国家认同建构策略探析
(一) 挖掘题材,走向类型化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对红经典或现 实事件的改编。《湄公河行动》来自2011年‘‘川^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战狼2》取材于2011年的“利比亚撤 侨"事件,《红海行动》取材
于2015年的"也门撤侨”事件,《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四川航空某航班机组成功处置险 情事件改编。这些影片局限于警匪、军事战争、热点事件等,缺乏原创剧本且欠缺对喜剧、科幻、动漫等类型的挖掘。此 外,影片形式虽出现了以 <;厉害了,我的国》为首的纪录片式 电影和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的拼盘式电影,但这些形式 尚处于开创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且,新兴的拼盘式电 影受限于时间因素而使一些好的故事缺乏厚度,所以,新主 流电影未来应该重视对题材的挖掘,且兼顾电影的情怀与剧 情,促进新主流电影走向类型化。
(二) 适度使用明星策略,追求精品
明星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将粉丝体转化为可观的票房,但庞大的明星阵容往往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导致观 众对电影文本的关注减少,不利于电影价值观念的传播。此 外,明星的高片酬会压缩制作经费,不利于新主流电影的精 品追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均采用了 全明星阵容,增强了影片的号召力,但是观众对大多数明星 有了固化认识,会记得明星的名字,却不一定记得明星所扮 演的角,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建构力度,不利于新 主流电影的健康发展。《我和我的家乡》也使用了大量的明 星阵容,有流量明星和实力派老戏骨,但总体上还是实力派 艺术家们的表演占据大部分,一定程度上为影片口碑提供了 保障。所以,新主流电影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合理运用明星 化策略,注意明星气质与影片人物的设定是否相符,同时提 高影片故事的内涵,以精品内容潜移默化地建构国家认同。
(三) 抓住机遇,走向国际化
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国家形象的 重要媒介。新主流电影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更应该具有 国际化的战略传播意识,积极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将中国 的电影销往世界,塑造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和平大国形象。虽然《战狼2》等影片也曾在美国上映,其影片内容包含了 对难民的保护,但这并不是影片的主题,加之意识形态的差 异,其在美国并未取得好的票房成绩。对此,新主流电影在创作中应该尽量以世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等为主题,寻世
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关注人类的共通性,通过表述共同
问题,引起国外受众的关注,并获得他们的认可。目前,"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新主流电影更
应抓住这个机遇,努力走向国际化,积极建构国外公众对我
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I E3H C I S I
[1】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J].台湾研究集
刊,2001(02) : 67-77.
[123456789102]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曰记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背后藏着哪些秘密,[D B/OL].http: //w di.gov/
toutiao/202010/t20201002_226671 .html, 2020-10-02.
[3] 央视网.《新闻联播》20201120 19: 00[DB/OL].https:
//tv.cctv/2020/l l/20/V ID E4FaiuYR4xpi02W E-
gkES4201120.shtml, 2020-11-20.
[4]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C].罗刚,刘象愚,
译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8.
[5] 修丽华.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国家认同建构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8.
[6]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逢振.安哲罗普洛斯和集体叙
事[J].艺苑,2017(04) : 6-12.
[7] 罗亚尔•兮•布朗,周靖波.音乐与电影叙事[J].江西社会科
学,2007(03): 31-41.
1.周星.中国电影的普适性创作支撑一-新主流电影的认知思
考[J].艺术百家,2013, 29 (01) : 36-41.
2. 张卫,陈旭光等.界定•流变•策略—
—关于新主流大片的 研讨[J].当代电影,2017(01) : 4-18.
3. 郑富兴,高潇怡.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 研究与实验,2005(03) : 31-36.
4. 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JI.台湾研究集 刊,2001 (02) : 67-77.
5. 闫梅.中国新主流电影研究[D].河北大学,2018.
6. 钟秋兰.《我和我的家乡》:不同的我们,同样的家乡[N].江西日报,2020-10-15 (008).
7. 臧博.《我和我的家乡》:笑中带泪共叙乡愁[N].中国新闻出 版广电报,2020-10-14(008).
8. 杜梁.《我和我的家乡》:“巨变”的家国地理图景[N].中国艺术报,2020-10-14(009).
9. 虞晓.《我和我的家乡》:共鸣于时代的新主流电影[N].中国电影报,2020-10-28(011).
10. 修丽华.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国家认同建构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8.
11. 陈旭光.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J].艺术百家,
2017, 33 (05) : 13-21+187.
12. 张悦,严励.当下我国新主流电影的话语表达与话语分
析U].新闻爱好者,2020 (06) : 91-93.
作者简介:
张珂珂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品牌传播。
【责任编辑:肖玉平】
系禹#播2〇2!年第3期(总第1"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