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雪健、文章、小宋佳等主演的电视剧少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张学良百年人生中的家国梦、征战史、父子情等。
电视剧《少帅》拍出了历史温情,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导演张黎透露《少帅》这个题材筹备了4年,“这部戏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命运。文章是主角的第一人选,戏里的人物经过了无数风雨,戏外的人也遇到了很大的坎坷,所以角和他的真实人生有呼应”。17岁的张歆怡在剧中饰演赵四姑娘。谈到这个角,张黎说:“她演情感戏没有经验,到现在都没谈过恋爱,这是最难调教的地方。”
电视剧《少帅》中张作霖的戏份,差不多和张学良的相当。这和从
前淡化张作霖、突出张学良的做法,有所不同,是一次创新。所以,很难说文章和李雪健谁是主角了,我感觉李雪健更像一号主角。
宋佳扮演的于凤至,亦妻亦,对味。《少帅》也未能免俗,正剧里面也有小插曲:柳岩饰演少帅的表嫂,真叫丰满,风尘味十足,大放异彩,尤其是那一袭含蓄婉约的旗袍……抽烟的那个镜头,太勾魂了!表嫂让少帅第一次认识什么叫女人,几乎影响了他的一生。在晚年的口述史中,少帅提到了不堪回首的初夜:“16岁那年,失身于表嫂”。电视剧中,那是一段诱人的情戏。你看他那四房姨太太打麻将时,说的东北话多真实。奉天往事里,有笑也有哭。《少帅》里那句台词“你拿回
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
不怒自威
提到“西安事变”,大家都能想起一个名字,那就是张学良。
张学良是著名爱国将领,“西安事变”促成了全国抗日联合战线的形成,在我们的教科书上早已学过。
张学良,在众人心目中,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一个好的编剧决定了影视作品的下线;一个好的导演决定了影视作品的上线。那么好演员决定了作品的什么呢?在里面发挥了什么样
的作用? “我没接到张作霖这个人物之前,编剧沙老师和导演已经做了大量的创作了。”李雪健说,“他们已经赋予了角基本的气质。怎样从文字跳到屏幕,让它活起来,有血有肉动起来。影视是导演艺术,导演在剧本的基础上再选择演员,他选对了演员我们就常说这个戏就成功了40%—50%。”由此而来的是演员的标准和责任。“好演员的作用就是让剧本根据导演的要求活在荧屏上。”有趣的是,对于如何揣摩人物性格,李雪健称,剧中对白是编剧和导演给的,但是怎么让这些对白活起来、有血有肉动起来,也要看导演和演员的功力。“我曾经问过导演,对张作霖这个角有什么期待?他给了我五个字——天、地、君、亲、师,除了剧本之外,这五个字对我把握这个人物起到了一个指导性的作用,对我的帮助非常大,让我从文字走向立体,从理性走向感性。
文章饰演的少帅张学良正气凛然又具忧国情怀。张黎导演对于张学良角的定位与把控是桀骜不悔、风骨不惑、耄耋自得等,在不同阶段都在剧中浩
然体现。
文章饰演的张学良早期造型,正值
青春年华,厚刘海短发可爱呆萌,两边剃短露出耳朵,这样的剪裁方法就是现在也很流行呢。
男生有刘海的短发,搭配报童帽很显公子气息的造型呢,也算是上世纪的流行爆款。
来我家门钥匙,你能把东北三千万人的家钥匙拿回来吗?”听上去就像咱们那个屯的人。 
和柳岩的香艳诱惑相比,其实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有意思多了,更有看点,大帅就应该是这个味,草莽出身,不怒自威,才叫真霸气,地道;有机谋的一面,有慈爱的一面,也有无赖的一面;老练狡猾,还有点小可爱,就是这个味,简直就是“大军阀”再生。李雪健不愧是个老戏骨,癌症复出以后,那个声音简直带有魔性。张作霖虽然自称绿林大学毕业,
骨子里还是个政治家,至少有政治家的一面。政治家嘛,总是要尽量掩饰自己人性的弱点,或好,或爱钱,不能让人看出来,如露出破绽,那就成了半吊子政治家,不合格啦。因为这样的话,容易被有心人抓住把柄,或打击,或投其所好,都不是好事。这一点李雪健演得相当到位。李雪健本人在谈到张作霖时也说:“万古流芳还是遗臭万年,张作霖是一个很复杂很难归类的人,导演就给我五个字,天地君亲师。”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东北王”张作霖一介草莽,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是大老粗,谁还能一辈子叱咤风云不成?如今有条件了,就给老子饱读诗书。《少帅》开头就是少年张学良犯错,顶
撞教书先生,结果被父亲张作霖暴打一顿。张作霖边打边骂:“祖宗八代的阴德,都让你小子给折腾光了,折腾
光!”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三洞桥被日本关东军炸伤,被抬回大帅府。
昏迷前
穿上军装,戴着帽子的时候更是帅气。
中年“张学良”,开始留起了小胡子,戴上帽
子露出一点鬓角更显成熟感。老年“张学良”造型,一代名将变成了白发
苍苍的老人。
宋佳饰演的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作为张学良的原配夫人,却始终处在无爱的婚姻里,但她大度包容,
像一样无条件包容张学良,容忍张学良爱着别的女子,并且帮助张学良操持着整个家族的一切事务。在张学良被蒋介石幽闭期间,为了保全张学良的家族命脉,让学良出来后不至于一无所有,作为封建社会家庭妇女的于凤至勇敢走进美国股票交易所,为原本家道中落的张家再次积累巨额的财富。对于这个角,宋佳表示,凤至身上有一种女人天生如水的力量,她就是能包容一切,用全部的爱在
守护着这个男人。“贤妻”这个称号只有于凤至能担得起。“有幸,经历一次于凤至。不多评说,她值得被赞叹。”
《少帅》为什么这样
文/西门杏庵
他嘱咐:“让小六子(张学良)回来,不要让他坐火车回来,让他把东北军都带回来,打……“不久,张作霖在小青楼中咽气。
小时候,听单田芳说评书《乱世枭雄》,大呼过瘾,真想机会去沈阳,不为旅游,只为看看心仪的大帅府,看看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父子两代的官邸和私宅。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经追看了胡军出演张学良的故事片《西安事变》,以及寇振海出演张学良的电视剧《少帅传奇》,感觉胡军爷们,寇振海不用说,俊朗。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陆家老爷陆振华,也是寇振海演的。我感觉《西安事变》里的张学良只表现了他英雄豪杰、大义凛然的一面,而没有展现他纨绔子弟的一面。《少帅》则比较立体地展现了张学良的一生。
对比《少帅》里由文章出演的张学良,开始还有点不大接受,觉得他只是“少”和“帅”,却没演出一代爱
国名将张学良的神韵,气势不够,毕竟是书生呀,哪里有张将军与生俱来那种将气、正气、霸气和大气。看到后面,才慢慢接受文章,演技也不错,驾轻就熟,就是用力过猛了点,有点玩世不恭,最要命的是口音不对,正宗的东北口音才对味。但还是演出了张学良潮起潮落、复杂的一面。文章经历了“出轨门”,张学良也经历过。有人调侃,赵四小应该让姚笛来演,这玩笑就开得太过了吧。
毕竟,《少帅》是一部人物传记类电视剧,没有在“罪人”或者“功臣”之间简单地贴标签。《少帅》中既有叛逆的少年、桀骜不驯的青年、义薄云天的中年,也有平静淡然的老年。激进过、风流过,意气过,在民国的浑水里趟,还能全身而退,起码战胜了时间。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人都是江湖里的一条鱼,而江湖总是布满了诱饵。天上不会掉陷饼,世界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同样的诱饵,有人上钩,也有人不为所动,与其埋怨诱饵太多,不如反省自己为什么会上钩。诱惑来自贪念,定力来源于不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结果,总是吃大亏。张学良曾这样评价自己:“我老师是宁折不弯之人,而我却会选择宁弯也不折。”少帅不简单。潮起潮落,渡尽劫波。千秋功过,留后人评说。
“八卦党“更喜欢看他的情史,听他的风流韵事,甚至说他九十多岁高龄,还传绯闻。少帅也曾经自评“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有资本在脂粉堆里混。电视剧对张学良的奇闻艳事没有去渲染,青楼、外遇诸如此类,基本就是点到为止。
“西安事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只不过是传记中的一个章节而已,更细致地讲述是少帅的成长历程:少帅12岁那年,还是一个顽劣少年,就是魔性十足,放荡不羁;36岁那年,发动“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震惊中外,之后被扣押成为政治囚徒,软禁长达50余年。《少帅》以“西安事变”做结,系统、全面地展现张学良辉煌而坎坷的一生,期间还穿插张学良晚年,垂垂老矣,隐居在夏威夷,在海边回忆的镜头,一口东北腔。或许,在他看来,男人,一辈子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已足够了。
36岁之后,或者这个世界和他没多大关系了吧。
“自古英雄皆好,好未必皆英雄,我虽不是英雄汉,唯有好似英雄。”这是张学良晚年写的诗。
男女相悦,就像正式比赛中的一点“花絮”,“花絮”并不影响最后平分,不影响他的“千古功臣”形象。事实上, 关于张学良纨绔子弟一面,他自己也没有否认。如果说,20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战地玫瑰的话,那么,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无疑是其中最绚丽的一对。
张悦轩田雨橙
平心而论,在中国云谲波诡的政治风云中,一个女人,要你没名没分陪伴一个失意男人过几十年,有几个人能做到?何况是几十年寂寞幽禁生涯的朝夕相伴。别说相濡以沫,连相濡以粥,都难吧?只有赵四小。要知道,从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义送老蒋”之后,常年陪伴他的女性,基本就剩一个赵四小了。原配夫人于凤至起初还去探望,后来,张学良被囚禁到溪口,接下来是黄山、郴州、沅陵、贵阳、台湾,一路被转移,于凤至基本就没有去探望了。在失去自由的日子,不离不弃陪
伴在张学良身边的,唯有赵四小;矢志不渝、痴心不改、唇齿相依的, 唯有赵四小。不由想起李宗盛《鬼迷心窍》的歌词:“有人问我你究竟会是哪里好……没见过的人不会明了。”你再听听那首流行歌曲《爱情买卖》——“出卖我的爱,你买我就卖。用心浇灌的真爱,你买我就卖”。“三观”如此不正啊,竟然流行。奇怪了。
坊间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大意是说“中国文化其实是吃的文化”,比方说,混得好叫吃得开,受人欢迎叫吃香,不顾他人叫吃独食,犹豫不决叫吃不准,办事不力叫吃干饭……就连爱情也就成了吃吃喝喝。当下的现实中,很多人已经没有了爱情,每个爱情后面都是一笔利益交换,物质、家境成了首要条件,有没有房啊,有没有车啊,你本人或者家里有没有人做官啊,单纯的相爱,心灵的相通,一个眼神就能会意的那种爱人之间的默契,没了。爱情在有些人那里,变成了做生意,婚姻成为了一场颇费周折的交易。唯其如此,我们更加羡慕少帅和赵四小不渝爱情。
波兰作家雅努什·莱昂在回答“爱情是什么”时这样说:“奶奶说爱情真的非常简单,你愿和自己所爱的人四季长久直到永远。春天,你和她在散落着淡紫的丁香花的原野冒雨漫步;夏天,你们一起采集浆果,一起在小溪游水;秋天,在家中腌越冬的菜,一起糊窗户缝隙;冬天,相偎一起过寒冷漫长的夜晚。”少帅和赵四小不正是如此吗?
风雨数十年,当看到少帅和赵四小最终晚年终于成婚时,面对
张学良与赵四小
《少帅》剧照:张学良与赵四小。如果说,20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
曾留下玫瑰的话,那么“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赵一荻无疑是其中最
绚丽的一对。
这段世纪之恋,谁不赞美呢?热烈地爱,平静地死,他们跑赢了时间。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注意到,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让张曼玉在一个框中框的构图里,伊人独憔悴,然后念白:“我一直以为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间,我最喜欢的人都不在我身边。如果时间可以‘翻转头’那该有多好。”王家卫对于这部电影的阐释非常有意思:“在这个江湖之中,最厉害的不是武功,而是时间。”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便再也不能回头。那些弥漫在往事里的感情,只能慢慢地冷却,成为“时间的灰烬”。
晚年张学良最大幸运就是有赵四小温柔相伴,一如晚年陈寅恪最大幸运就是有妻子唐晓莹陪伴,还有女助手、女护士、女京剧演员等智贤淑女子所营造的温情氛围。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随,那都是小说家瞎编出来的,张学良与赵四小,可是互相扶持,走过风走过雨的真实爱情,说惊天地泣鬼神也许太文学,但羡慕之情还是有的吧。果然如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有人说, 赵四小也是没有办法。当然,赵一荻也是人,自然也有自己的怨言,她曾说:“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咱俩也早完了,我早不跟你在一块了,你这乱七八糟的事情(情债)我也受不了。”在正史中,张学良是在家国大义面前毫不含糊,义薄云天,但在背地里,他跟普通人一样,好、好玩,
就好这口,而且喜欢吃喝,抽大烟,喜欢嫖赌。总之,很难说是个让老婆放心的人。想不到,张学良失去了自由,却成就了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
无论如何,赵一荻都是个颇具神秘彩的女性。你说说看,哪个男人不想拥有一位赵四小这样的红颜知己?
张学良这么有魅力,那么,真实的张学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汉卿这个人,可不是一个普通的东北老大爷。他也不像有些人说的“仗着出身嘚瑟了一把”,他是风雅少帅,是当时精英阶层中的精英。老人常说,看一个人,就看他身边的朋友,大概错不了。看看张学良身边的朋友吧,蒋介石、宋美龄、杨虎城、戴笠、宋子文、汪兆铭、阎锡山……这些都是当时与张学良称兄道弟的风云人物。他和蒋介石、宋氏兄妹均是
能玩在一起的好友,和宋美龄、宋子文还是密
友,就连他的一个保镖,都是赌王何鸿燊的堂
叔,又是李小龙的表舅。张学良个人的公开谈
话,曾经说“一生误我是聪明”,多少流露那么
一点自我欣赏的味道。
所以,在张学良面前,我们都像矮子。矮
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罢了。
汉高祖刘邦有个谋臣,叫张良,老帅非常
佩服张良,于是儿子就叫张学良,意思是让他
学习张良。其实,张学良比较爱看的书反而是
唐朝李世民的《贞观政要》。至于“双喜”“小六
经典爱情伤感语句子”,那都是小时候家人称呼他的,民间叫乳
名。
关于张学良的话题,已经说得太多了。他
李易峰真正的老婆结婚照片是“千古功臣”“爱国英雄“,当然也有人说他
是“纨绔子弟”啦、“千古一傻”啦、“风流倜傥”
啦,那不过是他的个人小节,瑕不掩瑜。就连
孔夫子不是也说过么,“吾未见有好如好德
者也”。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曾用名李毅,
190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1915
年随父进入奉天(今沈阳),在家设专馆,5岁
即师从辽西名儒,学习国文,还跟着专门的英
文教师学习英文。19岁就已经担任东三省巡
阅使署卫队旅旅长,20岁任少将旅长,22岁
任梯队司令,24岁任军长,26岁任军团长。
速度!还是速度!连恋爱都在加速,过程
越短越好,“萝卜快了不洗泥”。印度电影《三
傻大闹宝莱坞》里那个坚决反抗应试教育的大
学生兰彻说,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跑,拼命
地跑,谁跑得最快,谁就是赢家。对于张学良
来说,他不用拼命地跑,就是赢家,入伍8年
就能升至上将军衔。毫无疑问,老爸的栽培,
让他人生之路顺风顺水,飞扬直上。年纪轻
轻,就成了少帅,老爸就是他的保护神,牛人
都有个保护神,《红楼梦》中,元春娘娘不正是
宝玉的保护神吗?
过于优越的环境让张学良身上多少染上
些公子哥习气。马君武写过一首关于张学良的
诗,在当时简直妇孺皆知:“赵四风流朱五狂,
偏偏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
入沈阳。”
张学良的老师曾经给他讲过古文课。《说
文解字》云:“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人
在生存中能逢凶化吉,并遇上好年景,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就是幸福。可是,当时战争不
断,老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哪里还有幸福可
言?他开始思考救国之路。
泰戈尔有句诗曾说:“如果你在黑暗中看
张学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
张学良背后叫张作霖为“老将”。为什么这么叫他爸呢?这是因为张作霖确实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他的人生就是靠自己闯出来的。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
张作霖生于1875年,幼年吃不饱,为了糊口,去当兵,后来曾经做过兽医。为了生存,他拿自己的婚姻做交易,换来了赵家庙保险队大队长的头衔。后遭人诬陷,没办法,只好逃命,投身绿林。在当时那个乱世,张作霖洞察形势后,总结了一句话:“想当官,先当胡子再招安。”就在他被清军招安后,成了清军帮办。从帮办的位置上,一步步跟着命运走,于1927至1928年,成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史学家唐德刚在其作品《张学良口述历史》一书中,引用张学良的话说:张作霖没有当过打劫的土匪。“张作霖年轻时因为替父报仇而成了杀人犯,进而落入草莽。那时,土匪有两类:第一类是聚集山林,杀人越货,恣意焚掠,为害乡里;第二类则是啸聚豪强,组织团练,绥靖农村,除暴安良,通过收取保护费的形式,在乱世中保一方平安,使所属地区的百姓免遭第一类土匪的侵害。张作霖干的就是第二类。”
张作霖有匪气的一面,性格刚烈,行事果断,特别是对待日本人的态度上,他态度坚决。有一次,他拍着桌子,用他惯用的口头禅“妈了个巴子”大喊大叫:“我有30万东北军,我才不怕日本鬼子!他撑死了在南满有13000人,要想收拾他,我把辽宁各县的县长、公安局长召集起来开个会,三天就把他的
铁路扒了。东北军先打重镇大连旅顺,他13000人怎么跟我打?我怕什么日本鬼子?”这和张作霖做过“胡子”(土匪)的经历不无关系。
张作霖的路,是靠自己胆大心细闯出来的。在民国那个乱世,仅仅凭借勇气和蛮力显然不行,孤身赴险,很有可能有去无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坐收渔翁之利为高,他
太明白这个道理。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
但也要善于审时度势,
抗美援朝精神集智慧和能力于一身。
张作霖是个知恩图报的
人,帮过他、救过他的
人,他一定要报答。
看看张作霖的智
慧和能力,再看看后来
少帅在“九·一八”中
的表现,少帅明显经验
不足,在果断方面,确
实没法和张作霖比。另
外,和张作霖的性格粗
暴相比, 张学良显然更
性情。当东北各界抗日
请愿团到北京到张学良,陈述抗日主张时,
张学良看着大家,自己的情绪先失控了,当场
放声大哭,非常内疚地说:“都是我的错,我
不活了行吧……”比起老爸,还是嫩了点,还
不够成熟。换了张作霖,想必会果断处理。但
石油价格上涨
张学良是一个有情义的人,一个主张抗日的
人,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赢得了千古功臣
文科理科
的称号。
张学良年少成名,意气用事,风流多情,
平时说话不像他父亲张作霖开口就骂,满口粗
话,但也不是知识分子腔调,时不时会说出满
口东北土话。张学良的英语水平相当好,和外
国人交谈,可以不需要翻译。张学良尽管有个
英文名,叫Piatt,但他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的
东西。
少帅第一次出征前,大帅来送行,父子情
深。少帅有一个牛逼的老爸,顶着“东北皇太
子“的身份,内心惶恐啊。干得好,人家说你
是什么“帅二代”,有老爸罩着,袭“张大帅“的
余荫,能成少帅完全因为他老子,王侯将相皆
有种;干得不好,人家说你“纨绔子弟”,一代
不如一代。大帅是光环也是阴影。老爹让他娶
凤至为妻,他岂敢说个不字?谁让他是张作霖
的儿子,他没得选。内心挣扎之下,为了逃脱
父亲的掌控,他曾想赴美国读书,但被人拦阻,
没去成,只好在自家的讲武堂念书。民间有谚
云: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看父敬子,容易。看子敬父,难啊。所以,指望
养儿防老,自欺欺人罢了。
父爱如山。电视剧《少帅》中,别看李雪
健饰演的张作霖,一口一个“妈了个巴子”,但
在教育儿子方面,他可算得上好父亲。听听他
的名言:“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
易。懂全了不可能,打那是土匪”;“山不向我
走来,我便向山走去”。对儿子,算是严肃的;
对家人,他就来两句轻松俏皮的,逗个闷,比
如,“养姨太太就像养勤务兵,得勤着用,闲着
就会出事”;“两件事可以不老实,一打仗,二
打牌”。对部下训话,则是威严,富有演说家气
质:“有些事我们知道,有些事我们不知道,
你们都给我好好干。干好咯,除了老婆不能给
你们,其他我都能给你们!”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张学良和张作霖的父子情
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来,当做火把点燃!”后来, 张学良接受了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中国的希望”的演讲教育,反对内战,立誓救国,并提出了“息内争,御外侮”的政治主张。当时,教育救国的理念影响了不少精英。
电视剧《少帅》中,张作霖非常照顾自己
的好兄弟——冯师长的儿子冯庸,让他跟张学
良一起读书。冯庸和张学良也处得很好,成了
生死之交。冯庸这个人坚定地相信教育救国,
他说:“古今往来,中国的土匪大学造就了很
多优秀学员,都是以百姓的鲜血和尸骨来垫脚
的,帮助他们登上权力顶峰,而我冯庸,从内
心就鄙夷这一切。取消土匪大学最好的方法就
是,创办真正的高等教育,帮助草民掌握民主
和科学。”为此,他不惜变卖家产,散尽家财,
倾其所有,创办冯庸大学,这是东北地区第一
所私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