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
C.都市里的升沉荣辱,振颤着长期迟顿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答案:D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
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
A项“幕”写作“慕”;
B项“消”写作“销”;
C项“振”写作“震”。
故答案为:D
【点睛】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
整个词语的意思。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明人家挂仙人掌以辟邪是一种习俗,倒挂着的仙人掌能存活开花则体现了昆明雨季空气的湿润。
B.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主要是因为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雨不是连续地下。
C.作者将昆明火炭梅与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突出前者的味美。
D.全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把雨季的昆明写得蕴藏着诗意,颇有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答案:B
B项对原因的分析不正确,作者想念昆明的雨,更多的是因为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人、事、物和其中的情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词属文学常识类题。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记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儿童文学家要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B.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当前,全国多个城市市民响应“全国共享单车行业文明骑行倡议活动”,主动规范自身用车行为。
D.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
再重演。
答案:C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
几种情况: 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前后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
杂糅;I表意不明等。A.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增强”;B.一面对两面,可删掉“看能否”;D.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删掉“不再”故选C。
【点睛】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
要对症下药。
4、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树苗在风中颤栗,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
C.我想象过树的绿冠盖和褐树干。
D.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答案:C
A.比喻;B.拟人;D.反问。
故答案为:C
【点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
学和文学名著,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B.《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四世同堂》等。
C.《变龙》的作者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小说中的“变龙”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
D.“冠”是古代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
答案:C
【详解】A.《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并非“道家经典之一”;
B.《四世同堂》是老舍的小说;
C.表述正确。
D.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岁。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
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6、课文《背影》中的“我”面对父亲穿过铁道时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
B.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和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
C.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
D.“我”舍不得离开父亲。
大闸蟹的正确做法答案:B
父亲的差使交卸了,他又这么大的年龄,他以后的生活肯定非常艰难。据此分析可知答案应为B。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
解出语句的意思。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昆明的雨》的作者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写出了对昆明雨季中的人、事和物的独特感受。
B.《背影》一文中共三次提到“背影”,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C.《白杨礼赞》通过白杨树赞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紧密团结、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D.《我为什么而活着》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
答案:B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一
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B项的
表述不准确,《背影》中一共写了四次背影,重点写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故答案为:B
【点睛】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注意积累作者作品常识。
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干巴菌)颜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B.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C.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
D.昆明的雨季是如少女的眼睛般明亮的,丰满而使人动情的。
答案:B
B.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该句中虽然使用了比
喻词“好像”,但没有喻体,不能构成比喻,而是一种比较。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方法的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对偶、对比、借代等。解答此类题型,要求学生了解常见修辞的类型及特点,结合具体的
语言环境,辨析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9、选词填空。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B.凄惨C.暗淡
答案:A
解答时,一定要辨析近义词的意思,试题1中:惨淡是指境况凄惨暗淡,不景气;凄惨是指人的处境凄凉悲惨
的情景;暗淡是指 (光、)昏暗。从上文“家中光景”来分析,A.惨淡搭配合理。
【点睛】考查学生正确辨析运用近义词的能力,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
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
10、以下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B.象征与比喻、拟人不同。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拟人是修辞方法,
C.《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我国当代作家。
答案:C
本题C项的错误不太好判断。当代作家指主要成就在建国后的作家,现代作家指主要成就于建国前的作家。
【点睛】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回顾作品有关内容,仔细辨析。
1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并改正()。
A.警省B.勾留C.蹒跚D.触动
答案:A
此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警省”改为“警醒”。
【点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报道称,2月28日、微博和社交圈论坛等,已有多家网友发起抵制乐天、抵制韩国代购、抵制韩货。
B.近日,据媒体报道,“爱心妈妈”李利娟,21年来陆续收养了104名遗孤,创建了福利院。
C.“慈善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慈善事业已经进入了“开门立法、有法可依”的法制时代。D.“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面加个“月”,这样的构想实在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
答案:C
C项法规文件应用书名号而不是引号,应改为《慈善法》。
故答案为:C
【点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尤其是逗号、顿号、分号间的区别,另外不要将书名号和引号的用法弄
混淆,引号的用法中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同时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卑微(bì)默契(qì)蔓延(màn)
B.遏制(è)井冈山(gǎng)狼藉(jí)
C.洗涤(dí)踌躇(chú)扳尖(b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