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一般地说,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遗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等。通过各种遗迹及遗物的综合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帮助。
物:遗物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一般而言,遗物都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和使用,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也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而能够反映人类活动,如各种农作物、家畜等。遗物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其材质可分为 石器 陶器、骨角器、金属器等;按用途分则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随葬品等。透过遗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当时的社会风气、该时代的价值观等等。可以说,遗物的研究价值很高。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二零零六年起,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我国文化遗产是由国家文物局为保护保存在我国境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艺术形式而启动的计划。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
自然遗产:自然遗产是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划分的特定区域或地区。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绝妙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我国的自然遗产包括: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至2013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8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有甘肃敦煌莫高窟、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安徽黄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截至2011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陶器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青铜器: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器、食器、酒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兵器、和度量衡器等。出现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
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秦汉时期,随着瓷器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中国青铜器之乡是陕西省宝鸡市。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镈: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乐器,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现在发现的镈有三件铭文上自名镈,即素命镈(春秋中期,齐国),叔夷镈(春秋晚期,齐国),邾公孙班镈(春秋晚期)。其他的镈形制像镈而铭文中称为钟。
打制石器:利用石块打制的石核或石片,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石器。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是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或兵器。打制石器的制作方法是把选择好的石块作为制作石器的原材料,先打制成毛坯,然后再进行第二步加工。从石料上打下来的叫石片,剩下的内核称石核。石料上受击力最大的点叫打击点。古人往往先在作为石料的自然砾石面上打出一个台面,然后再进行打制。打制石器的制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碰砧法、摔击法、锤击法、间接打片法等。打制石器的出现,对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具有莫大的意义。有古人类学家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石器开始的。
磨制石器指表面磨光的行器。先将石材打成或琢成适当形状,然后在抵石上研磨加工而成。种类很多,常见约有斧、凿、刀、簇等。中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局部磨光的石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通体磨光石器,到了铜器时代仍继续使用。兼有兵器与工具双重职能。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是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圭:圭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圭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铲和石斧,因此今天古学界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许多玉铲及方首长条形玉器都定名为圭。真正标准的尖首形圭始见于商代而盛行于春秋战国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商代的圭有两种形式,一种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后代的圭。圭的形制特点因时代不同、种类相异而存在较大的差别。
车马坑车马坑是奴隶主墓葬的车马殉葬坑,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墓葬形制之一。殷墟考古
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车马坑还有沣西西周车马坑、宜城春秋楚国车马坑、三门峡市虢国车马坑等。车马坑的发现对于研究墓主人身份、社会地位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釉彩:釉彩是一种彩陶瓷,是由料和助溶剂混合后烧制而成。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碗、盘、盆中有许多都是釉彩。用特制的彩料,在瓷器上绘制图案、纹饰和画面,以增加
器物的美感,提高其艺术价值,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彩绘”。彩绘瓷器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明清两代,为我国彩绘瓷器的大发展时期。瓷器釉彩种类繁多,每个种类中又有许多品种,主要有:釉上彩、釉下彩、青釉、白釉、黑釉、红釉、黄釉等。
鸡冠壶: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亦称“马镫壶”、“皮囊壶”。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样式而烧制的陶或瓷壶。装水或盛酒的器皿。扁体,下腹部肥硕,上腹部一端有向上直立的管式短流,余部边缘呈板平的一半云头形或满弓式提柄,与流连接很像公鸡的顶冠,故名。鸡冠壶多为白釉、黄釉、绿釉,且施半釉,具有民族特。式样大体可分五种: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辽宁省北票市北四家子出土有一件高31.5厘米的鸡冠壶,壶体宽面部分饰以贴花和划花,施绿釉,是鸡冠壶中的精品。
彩瓷:彩瓷亦称彩绘瓷。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釉上彩两大类,釉下始于唐(唐青花)。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是釉上彩(粉彩),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以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彩瓷一般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
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彩瓷作为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带给人们美好的向往和祝福。
青花瓷(青花):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具有着力强、发鲜艳、烧成率高、呈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拓片: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都可以从中到有益的材料。拓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拓片主要指碑拓。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北魏《张玄墓志》,唐柳公权《宋拓神策军碑》等皆为孤本。拓片种类较多,分为:甲骨文拓片、秦汉瓦当拓片、历代砖拓、碑拓等。拓片对于研究古代当时的书法、传拓技术、政治、文化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瘗鹤铭:位于镇江焦山江心岛,是一处摩崖石刻。瘗是埋葬之意。背景是一个书法家家养的鹤死了,埋了并写了铭文。刻于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存90余字。凡是历史上有名字的书法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书法摩崖石刻,并拓了此铭而去。后来遭雷击滑坡,碑文下半截落入江中,再后来,上半段也消失了,传世的拓片多为伪作。《瘗鹤铭》发现以后,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大字之祖”,其艺术影响力深刻久远、远及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