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开拓者。要求教师自身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坚强的意志,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有积极的情感,有沉着冷静的性格,有诚实公正的教学态度等。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这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自身的心理教育,无论是对教师心理品质的提高,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拓展现代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教师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心理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概括而形成发展的。人的实践活动必然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而人的心理活动的品质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例如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观察,又的敏锐细致,又的粗糙肤浅;对问题的思考,有的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的因抓不住关键而一筹莫展。可见人的心理品质有明显的差异。
由于教师所处地位和职业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具备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品质。例如,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理世界与内心变化;应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妥善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等。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以自己
的一切品质的总和来接触学生和影响学生的,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发展自己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心理品质。
二、教师的情感品质
1.教师高尚的情感品质,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
对教育、学生的热爱,是教师情感品质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工作二十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热爱学生,可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热爱学生和学生聊天,耐心地倾听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爱。这样才可以顺利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他们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乐于接受指导和劝告并让学生领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对教师的教导和要求产生了积极的反应。
2.教师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形成对教师的良好的态度定势
所谓定势就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它影响或决定着相关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应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如果把热爱学生的这种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中
去,就能被学生理解,学生便会萌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共鸣感和依赖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定势,愿意聆听教师的教诲,乐于倾吐心声并接受教师的教育。
三、教师的性格品质
《个性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性格并不是某种个别的心理特征,也不是某些特征的杂乱堆积,而是某些心理特征在一个人身上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具备情绪稳定、热爱事业、勤奋学习、待人亲切、诚实公正、不怕困难等性格品质。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除学校的校风和教育方针外,教师的性格更具深远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强调教师必须“身正”。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国外也有教育家认为: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及对事物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逐渐形成的良好的性格品质不但赢得学生的尊敬,而且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
四、教师的意志品质
意志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心理过程。一个人的意志表现在他所进行的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行动中。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顺利有效的进行教育工作的保证,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和锻炼。另外,教师意志的果断性和意志的自治力,也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如果教师不能把握自己,以粗暴的态度喝斥学生,可能换来学生暂时的,但在这后面却孕育着更大的骚动。相反教师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机智、沉着、冷静处理此事,学生就会为教师所持的平静态度所感染,从而真正安静下来。教师意志的自治性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动,表现为高度的克制力、
忍耐力和排除干扰执行决定的能力;也表现在教师能抑制不必要的激情和冲动,能以宁静、耐心说服的态度对待学生。
五、教师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心理
观察力是指善于在偶然的细微枝节中看出事物的本质的一般的特性和规律
的感知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会影响到教师对突发事件的知觉判断的速度和正确性,进而影响教师的应变行为。思维敏捷的教师善于从突发情景中,敏锐的发现问题的实质,迅速做出判断,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观察敏锐正是思维灵活的表现;思维灵活是观察敏锐的结果。例如,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通过学生的眼神、姿态、行为、穿着等方面进行观察。发现苗头及时教育,防微杜渐。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是了解学生的前提。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能细腻地洞察学生的外表行为中的微小差别,还能透过外表推知学生的品德、能力、性格、习惯及家庭教养等内心世界。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思想面貌和个性特征的学生,做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工作,避免学生出现消极的定
势现象,使学生在积极的形式状态下,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内化自己的观点与信念,以便收到卓有成效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教师良好的心里品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航者。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行、性格,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产生着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长效性,不仅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成长,还将影响他的一生的生活道路。教师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影响上,还表现在对自身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上。教师良好心理品质既是教师素质水平的体现,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必要心理条件。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师获得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内在条件,是影响客观存在的知识、技能内化为教师内在心理结构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没有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理智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要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将是相当困难的。
教师要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还要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及教育艺术,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