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爱国
(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中文系,安徽蚌埠233042)
摘要:郁迭夫小说在如何汲取古代小说营养方面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开辟了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径。本文以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郁达夫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在情欲意识上的复杂关系。笔者认为,郁达夫小说有选择地传承了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尊情重欲的情欲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中的“性不洁现”的影响。但是,郁达夫以现代的眼光.对中国古代小说情欲意识的积极因素给予了新的审视、改造,并将古代的这种情欲意识融入其极具现代性的情欲意识结构中.使郁达夫小说具有了新的面貌。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情欲现代性继承与创新
郁达夫小说将与“情欲”相关的人生经验作为主要的艺术素材,着重表达个人在情欲等问题上的生存体验、评价与思考.在情欲意识上呈现出肯定情欲、追求情欲理想。并希望在情、欲之间建构相对和谐的情欲结构的现代性特征。关于此情欲意识。前人多有论述,在此不加赘述。笔者的兴趣在于.郁达夫小说的情欲意识与中国古代小说有着怎样的关系。笔者以为.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的结果.也离不开学贯古今的郁达夫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精髓的选择与继承、改造与创新。
郁达夫对于中国古代小说没有采取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是有所承继,有所批判。他认为:“我们所走的路,是继续我们父祖的足迹,而将来我们的子孙所走之路,又是和我们的在一条延长线上的。”…郁达夫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中,他非常明确地告诉读者在其创作过程中曾经阅读过哪些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接受《红楼梦》、《花月痕》等言情小说以及《西湖佳话》等拟话本小说时的语境、心态与影响。不仅如此,郁达夫还曾经从题材与内容等方面具体阐述过继承与改造中国古代文学的想法,而是都与“情欲”有关。在题材上,他力排众议.坚持继承中国古代小说的狎邪题材:“游荡文学.在中国旧日小说里很占势力。不过新小说里描写这一种烟花界的生活却是很少。……为什么独有这一个烟花世界我们不应当描写呢。”【2】在内容上,他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载道”传统颇多非议,却极力推崇以《红楼梦》为代表的“言情”传统:“(er楼梦>,中国的言情小说,除此而外,更没有再伟大、再完备的小说了。……鸳鸯蝴蝶派的小说还在那么流行,这岂不是《红楼梦》的绚烂的余晖么?至如模仿《红楼梦》到了十分,非常显而易见的言情小说如《品花宝鉴》、《花月痕》之类,则更加不用说了。吣J据此,笔者认为,郁达夫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在情欲意识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承继关系,明清小说尤甚。
郁达夫小说尊情重欲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中有着极为顽强而深刻的表现。无论是《红楼梦》、《金瓶梅》、《花月痕》等长篇巨著,还是“三言二拍”、《欢喜冤家》、《西湖佳话》等尺幅短制,都在一定程度上携有重视自我、肯定与张扬情欲的情欲意识。有的在文脉中隐约浮现。有
的借人物的言谈加以张扬,甚至于作者抛开客观公正的假面直接出场,为其张目.表现方式与手段也是丰富多彩的。明代小说《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借之口道出了“一面红妆爱杀人……每羡鸳鸯交颈。又看连理花开。无知花鸟动情怀,岂可人无欢爱”的尊情重欲的情欲观念。《金瓶梅》则不仅在《序》中说“譬如房中之事,人皆好之,人皆恶之。人非尧舜圣贤,鲜不为所耽”,在开篇就由叙述者发出了“请看如今世界.你说那坐怀不乱的柳下惠,闭门不纳的鲁男子。与秉烛达旦的关云长,古今能有几人”的议论,而且在行文中或者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表达肯定与追求情欲的意向.如“春梅见妇人闷闷不乐,说道:‘人生在世,且风流了一日是一日。’……因见阶下两只犬儿交恋在一处,说道:‘畜生尚有如此之乐.何况人反而不如此乎。…或者在文脉中多次津津乐道男女相悦的人间情事,上述种种都一再表明:“《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从大胆肯定人的性欲出发——进一步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彩,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觉醒。”[43诚哉斯言!如果说,以上小说在个人的情欲追求上多还停留于“”的层次,有着过重的世俗气息,那么,<;红楼梦》、《花月痕》等作品,则将笔墨更多地转“灵”的层面.富有了更为深刻、超越的人文内涵。以《红楼梦》为例,贾宝玉不遵“教训”,不慕“仕途”,每日里游走于大观园。把寻知心爱人作为天底下最要紧的事。他与林黛玉志趣一致、情意相投、心心相依。贾宝玉既关心林黛玉的病体.也关心林黛玉的精神追求,对其不为世惑而不慕名利、纯任本心而只求同心,追求个人的精神家园之“心”有所托的精神品格与人生追求是敬服有加,对于其不世才华与悲哀凄凉的身世无日不萦绕于心。虽然被家庭拆散,他却并不向外在的强势势力低头,依然故我,维护着两个人之间达成的真情。这种维护自我性情、唯求千古知音的个人努力。执著不弃的态度.与郁达夫小说“尊情重欲”的
[2]黄克.关汉卿戏剧人物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宋绵有.元明清戏曲赏析.南开大学出版杜。1985.
[4]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12出版社,1980.
出版言情小说[5]焦文彬.中国古典悲剧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6]王季思.中国古代戏曲论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