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悬疑小说论
悬疑小说是用悬而未决曲折的情节推进故事发展的一种小说形式。通篇小说以强烈的悬念引导、严密的逻辑推理取胜。我国的悬疑小说是舶来品,是汲取欧美“黑悬念小说”的营养本土化的结果。欧美“黑悬念小说”成型于20世纪40年代,是在硬派小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俗小说文类,在西方五六十年代广为流行,其特点是“充满紧张的悬念”,关注的重点不是破案和严惩罪犯,而是“剖析案件发生的扑朔迷离背景和犯罪的心理状态”,作品的叙事角度也与传统侦探小说不同,它通常“依据与神秘事件有关的某个当事人或案犯本身”。
中国悬疑小说起步比较晚。一开始它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是它赖以生存的土壤。2001年,蔡骏开始在互联网上连载《病毒》。2004年,《达?芬奇密码》在中国文学类图书中热销,促使随后几年“不折不扣地成为了中国图书的悬疑年”。网络文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反应快。但是,网络小说又容易造成大量跟风作品出版。2005年,中国悬疑小说创作驶上快车道,鬼谷女创作出版了《碎脸》,网络点击量短短数周就超百万。2005年9月,李忆仁的《枯叶蝶》被出版界誉为“东方的《达?芬奇密码》”。2006年,天下霸唱创作的系列小说《鬼吹灯》陆续出版,受到其“灯丝”的热捧。2007年,南派三叔出版了《盗墓笔记》,至此具有我国特的“盗墓系列”悬疑小说初步形成。2007年“《死亡笔记》事件”爆发以
后,悬疑小说的出版受到冲击,以装神弄鬼、感官刺激、血腥暴力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受到限制,但是,尽管受到制约,悬疑小说创作还是生生不息,悬疑小说的销售还是极为火爆。当下中国的悬疑小说究竟为什么会如此地吸引读者?其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美学要素,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中国悬疑小说创作的两位领军人物蔡骏、那多的创作为中心,展开自己的思考。
悬疑小说为什么会在当代中国流行,答案很简单,就是它能够给人们精神愉悦,可以在工作情绪之外获得另一种情绪释放。当下社会人们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极为沉重,所产生的精神焦虑极为紧张,悬疑小说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消遣性,它让读者愉快、精神愉悦、忘记现实。它的目的在于娱乐。
根据作品的表现手法,可以将悬疑小说分为现实型悬疑和超自然悬疑两类。现实型悬疑小说指偏重推理分析的悬疑小说,作品中没有过多的笔墨去渲染恐怖诡异的气氛,而是把离奇的情节作为推进故事发展、引发读者好奇的主要手段,运用的是缜密的推理分析来进行解疑。现实型悬疑小说以蔡骏为代表。蔡骏的小说一般都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为引子,而这个历史事件确实是真实的。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赋予离奇生活细节,敷演出神秘的情节推理,这是蔡骏经常使用的创作思维。例如伦敦泰晤士河畔,国会广场屹立百年的大本钟在格林尼治时间2005年5月27日10点07分毫无预兆地突然停摆。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与此同时,留学英国的春雨与恋人高玄擦肩而过;在发现高玄完全丧失记忆后春雨又亲眼目睹他遭遇一场车祸……与此同时,春雨正抱紧高玄躲过飞车,自己却卷入银行劫案,中卧倒街头……也是与此同时,没有撞车巨响,没有子弹呼啸,春雨和高玄登上同一节地铁车厢,却因为分别来自不同时间,即使重逢对面,也终将永别……这就是蔡骏的名著《旋转门》的故事情节。大本钟停摆是真实发生的,故事生活细节却很离奇,在离奇的生活细节的组合中,真实的历史事件却成为了神秘故事的起因。由真实性触发,运用偶然性推理,达到必然性的结论,蔡骏的小说有着自我的特。
超自然悬疑小说以那多小说最具有代表性。运用超自然的神秘,构思故事情节是那多常用的创作思维。问题是这些超自然现象的运用常常会造成不可思议的阅读效果,而“不可思议”太多了,又常常引起人们对他的小说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对这样的怀疑,那多心知肚明,他采用了两种手法加以弥补,一是用一条似乎真实的新闻作为故事的引子,例如他的名作《那多灵异笔记》,这部由11个故事组成的小说,每一个故事都是从一条新闻引发开去。二是充分渲染一些超自然的心理情绪,以说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世界,于是弗洛伊德的内心
出版言情小说力量实验、茨威格的人类诅咒等超验幻觉以及巫术幻术在他小说中反复使用,例如他的《百年诅咒》《甲骨碎》等小说均可以看作为超验文本。似真似假,似乎都有那么一个生活或者心理的根据。从一个看似真实的新闻事件出发,写离奇的生活,并用超验的心理灵异证明其合理性,灵异而又飘忽,构
成了那多的小说特。
现实型悬疑小说和超自然悬疑小说的分类也只是创作手法不同而已,将离奇的生活碎片编织成充满悬念的逻辑推理,并从中发散出神秘气氛,这才是悬疑小说的创作思维核心,也是悬疑小说的美学特征所在。在阅读心理维度上,它的侧重点不是价值观的启迪、正义感的激发,也不在于情感的煽动、英雄性的渲染,而在于好奇心的满足,在于在匪夷所思的情节中获得的一种可信(也可以是不可信)的阅读快感。这样的阅读快感离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较远,却扎根在人类的本能之中。因此,它没有社会批判的深刻性,没有生活反思的厚重感,却具有心理情绪释放的普遍性。这就是当下中国悬疑小说得到普遍欢迎的重要的原因。
将悬疑小说阅读全部认定为浅阅读的说法不正确。就以约定俗成的说法,将人性刻画的小说看作为深阅读,将情节小说看作为浅阅读,悬疑小说也不能全部划为浅阅读。刻画人性的小说就是那么深刻,情节小说刻画人性就是那么肤浅,这本身就是一个望文生义的说法。优秀的情节小说一定会深刻刻画人性,表现人性,悬疑小说同样如此。中国的悬疑小说兴起与网络写作分不开,当下中国的悬疑小说作家都曾经是网络写手。蔡骏、那多、鬼谷女、庄秦、大袖遮天、麦洁、七根胡、一枚糖果等,都是在网上红火之后,达到一定的点击率,才引起了各大出版公司的关注。广西人民出版社、接力出版社、重庆出版社都争相策划和出版他们的网络连载小说。正是由于这些出版机构的认可和介入,中国悬疑小说创作流派才得以崛起。中国悬疑小说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泥沙俱下、披沙沥金的过程,有着
大量的泥沙,却也淘洗出不少金粒。蔡骏、那多有相当多地深刻地表现人性和人生的作品。蔡骏的表现比较直接,他一般在批判贪婪、嫉妒、自私等负面人性中达到对满足、宽容、博大等正面人性的推崇和赞美,那多的小说常常是在否定人生的负面追求的基础上,推导出人生对自我、世界乃
至宇宙的正面思考。悬疑小说也在追寻经典,优秀的悬疑小说一定是读有所思的“深阅读”。条条大道通罗马,悬疑小说走的是自己规划出来的那条道,优秀的作品同样是人性人生的深刻表现。当然,悬疑小说的确是良莠并存,大量的作品只是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面,而这些作品却又有相当的阅读率。科学的评价和引导应该是当下评论界的当务之急。二
要论悬疑小说的鼻祖,当推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以开拓和独创精神创作美国文学”。一生著述颇丰,其作品集凶杀、悬疑、恐怖、科幻等通俗畅销元素于一体,融合了西方传统经典文化与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爱伦?坡对悬疑小说的贡献是他推崇的艺术创作的统一效果论。在《创作哲学》(The Philosophy ofComposition,1846)中,他提出了创作的统一效果论(the Unity of Effect)。他认为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中,而是事先精心策划,想出某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效果,然后再杜撰出这样一些情节――他把这些情节连接起来,而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那预先构思的效果。技巧娴熟的文学艺术家应该如何从“效果”入手进行创作呢?爱伦?坡认为应该是经过精心策划、巧妙铺陈,力图“在短篇小说这种文艺形式里,每一事件,每一描写细节,甚至一字一句都应当收到一定的统一效果,一个预想中的效果,印象
主义的效果。”在《创作哲学》中,他承认自己喜欢从考虑效果入手。“在众多能感化心智或日(更宽泛些说)灵魂的效果或印象中,我应该为眼前的这篇选用哪种?”爱伦?坡认为每篇作品都应该收到一种效果,效果的设定就是创作的开始。统一效果论是他侦探、恐怖、神秘、推理小说的美学总结。自1841年爱伦?坡创作小说《莫格街血案》,世界文坛上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文类:侦探神秘小说。之后,他又创作了《玛丽?罗热疑案》《窃信案》《金甲虫》等作品,这些被认为是世界侦探神秘小说鼻祖的作品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他文学创作统一效果论观念的形成过程。在这些小说中他都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情感的效果。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他精心打造每一个细节,以此传达出他实现设定的主题:美的幻灭与死亡的恐怖。爱伦?坡的统一效果论,以及“作品的结构细
节应该为整体目的服务”的观念,对后世的侦探、恐怖、神秘、推理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时隔多年,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感慨地说:“一个侦探小说家只能沿着这条狭窄的小路步行,而他总会看到前面有爱伦?坡的脚印。如果能设法偶尔偏离主道,有所发掘,那他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了”。
爱伦?坡的足音同样在当下中国悬疑小说中回响。蔡骏、那多等人的创作几乎毫无例外地是这种统一效果论的追随者。蔡骏、那多小说的主题都相当明确,从对丑恶人性批判中达到对美的人性赞美。惊险、恐怖和强烈情感冲击都是他们的小说所要追求的效果。在叙事中,蔡骏整篇作品就是一个大的悬念,解读这一悬念就是小说的目标设定。围绕着这一悬念,小说精心构思了一些离奇的细节,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层层地达到了惊悚恐怖的效果。例如《地狱的第十九层》就从女大
学生春雨收到一封短信开始,“你知道地狱的第十九层是什么?’看似一则游戏短信,多读几遍以后,就会让人的思绪不可自拔。春雨深陷其中,并且踏上了地狱真相追寻不归路。“你己通过地狱的第1层,进入了地狱的第2层。”“你已通过地狱的第2层,进入了地狱的第3层。”……通过地狱层数的不停地暗示,读者随着主人公的脚步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充满好奇地要了解一个名为“地狱”的短信游戏。随着一步一步的通关,一个叫春雨的女生经历一系列恐怖故事,读者的听觉、视觉被调动了起来,感受到神秘恐怖的气氛一阵阵袭来,并且越来越强烈。那多小说的叙事常常与蔡骏相反,他经常一开始就设定一个惊险、恐怖的悬念,这个悬念就是他的小说预先设定的效果。然后通过多重论证说明这个惊险、恐怖事件的合理真实的存在。由于这些预先设定过于灵异,很多细节仅靠逻辑推理解释不了,那多就常常使用超验的本能加以化解,例如《凶心人》中的幻术、《幽灵旗》中的催眠术。
中国作家对爱伦?坡的追随,甚至达到意象设定。“猫”这个意象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是具有某种灵性的邪恶力量的意象。人类最原始的情感之一就是惧怕。黑猫让西方人心生恐惧。西方作家喜欢借用“猫”这个意象,给作品增添了魔幻和奇诡的彩。爱伦?坡的作品常常写到猫,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小说《黑猫》,写猫受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