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Ⅰ 语言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社会需要的是真抓实干的人,而非巧舌如簧的人;是一心为公的人,而非        的人;是追求进步的人,而非贪图荣华的人。当代青年要改变一些不合时宜、与大气候        的陈规陋习、陈腐风气,跟官气、躁气、暮气说再见。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给青年成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空间,在他们出现过失的时候少些大棒”“板砖紧箍,而是给予        的指导、正人先正己的引导,从而使其在面对象牙塔之外的纷繁世事之时,有活力又有定力,不至于        ,也不至于被一时的名利遮望眼。摒弃官本位思想不能仅仅停留于倡议,或者是简单地依靠自律。一方面要对青年学生官僚化、行政化的作风与作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矫正;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官僚化和行政化的作风。毕竟学校不是象牙塔,学生不能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免疫解决官本位问题,应该(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的层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好大喜功  南辕北辙  有的放矢  老气横秋
B.好大喜功  格格不入  春风化雨  暮气沉沉
C.好高骛远  格格不入  有的放矢  暮气沉沉
D.好高骛远  南辕北辙  春风化雨  老气横秋
答案 B
解析 好大喜功: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贬义,用来形容浮夸的作风。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根据语境,应用好大喜功。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根据语境,应用格格不入。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根据语境,应用春风化雨。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或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暮气沉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根据语境,应用暮气沉沉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免疫
B.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免疫我有一物生得巧。
C.学生不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产生免疫
D.学生不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免疫
答案 A
解析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产生免疫不搭配,应改为产生免疫力或删掉产生。据此排除B、C两项。二是社会上热衷的事情是表对象的短语,应紧挨着谓语。据此排除D项。故选A。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现实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B.从大学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C.从现实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D.从大学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答案 C
解析 本段文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足点,是整个社会的现实,因此,从大学入手比较片面,应用从现实入手,故排除B、D两项。A、C两项的区别是现实深层,填入的句子要与后面一句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的层面形成层递关系,可知应选深层。故选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经世致用是我国历史长期积累的端正学风的文字表述,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不仅是端正学风的一种要求和方法,也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对于真理的追求精神。
也常常是不畏强暴的求实精神的体现
在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有比较充分的表现
这种精神出现在明末清初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
他们将经世致用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既指高尚的情操、境界和一种博大的胸怀
A.①②④⑤③      B.⑤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①④②⑤
答案 B
解析 指代前文经世致用,应排在首句。应与形成一组关联词。承接求实精神他们指代一些思想家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风不仅是语言风格,更折射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尚,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重视文风,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等老一辈革命家是我们党改进文风的典范。                        ,在党内首先提出学风、文风是党的作风,因而也是党风,而且身体力行,他的很多作品本身                            。重温这些论述,对于今天我们改进文风                       
答案 (示例)不仅高度重视文风问题 就是改进文风的典范 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解析 处,由前面两句可推知此处是说重视文风,而根据后面的而且身体力行可知,……而且……”一句是表递进关系的复句,所以处所填语句应有不仅一词;第处,根据前面的改进文风的典范可推知,此处是说的很多作品就是改进文风的典范;第处,整个句子是个结论句,是说改进文风的论述对今天的意义,故可填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类的语句。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正确的观点从哪里来呢?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的。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给以科学的分析,然后才能在这个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观点。而我们要把正确的观点传达出来,也是离不开材料的。
答:                                                                           
答案 正确观点的形成和传达都离不开材料。
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日出东方、举步维艰、联俄共扶农工,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民走出黑暗的火炬。
材料:
先锋 向导 旗帜
保温饱强经济 御强寇平内乱 勇创新争一流
改革开放 夹缝求生 救亡图存 牢记使命 励精图治 不忘初心
答:                                                                           
答案 夹缝求生、救亡图存、御强寇平内乱,中国共产党是解救人民于水火的先锋。
改革开放、励精图治、保温饱强经济,中国共产党是指引人民奔小康的向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创新争一流,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谋复兴的旗帜。
Ⅱ 思维素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
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性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的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
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注],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
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节选自《选集》第一卷,原题为《实践论》)
 里手:湖南方言,内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