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物品,巧做演示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概念、规律,由于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直观的体验,就可以巧妙的解决这一问题。下面介绍三个本人在教学中学自他人,亲自尝试过的实验与大家共享。这三个实验,器材很常见,甚至利用了我们身边的生活物品,变废为宝,实验效果却是非常的好。
 
一、        利用废旧刮胡刀的小电动机,帮助学生掌握非纯电阻电路
器材:干电池、小灯泡、电键开关、废旧电池的小电动机
实验:将上述器材串联起来,不让小电动机转动,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然后让小电动机转动,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现象:两次亮度明显不一样,电动机转动时小灯泡亮度暗的多。
 
引发学生思考,同样电路,两种现象,区别的原因,这样给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理解起非纯电阻电路里能量转化问题,处理方法就容易的多了。
 
二、        利用废旧白炽灯泡的金属钨丝,加深对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的印象
器材:干电池、小灯泡、电键开关、废旧白炽灯泡、酒精灯(用打火机、火柴也行)
实验:敲碎白炽灯泡,取出金属钨丝,串联上述器材,闭合开关,然后给钨丝加热,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停止加热,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现象:加热时,可以看到小灯泡的亮度迅速变暗,直到看不出发光;停止加热后,小灯泡又逐渐变亮。
 
我有一物生得巧通过对比,学生经感性认识即得出温度对金属丝电阻的影响规律,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白炽灯亮和不亮时的电阻不同。突破学生认为白炽灯是定值电阻的思维定势。
 
三、        利用旧电池使学生意识到电源有内阻
器材:新旧干电池各两节、小灯泡、电键开关
实验:新电池与小灯泡串联,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然后将新电池换成旧电池,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现象:新电池小灯泡亮度大,而旧电池时小灯泡几乎不亮。
 
在学生知道了电源的电动势不变的基础上,直接讲述电源有内阻值,太抽象,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刻。这样以实验为基础,就能使学生对此的认识得到了很好的深化与巩固。并为以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外电路及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的理解打下基础。
 
事事留心皆学问,希望能够借此抛砖引玉,让我们借助这样一个平台,共享资源,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