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复习学案
一【挖空训练】
六国破灭,非( 武器 )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原因)也。(判断句)(有人)曰:六国互丧(相继灭亡。互,交互,相继。),( 全都、一概 )赂秦耶?曰:不赂者( 因为 )赂者丧,(因为)失强援,不能独(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完好 )。故曰:弊在赂秦也。
文章第一段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开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
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 用、凭 )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那实际上 )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本来 )不在战矣。( 其、他们的 )( 对去世尊长的敬称 )祖父( 祖辈与父辈 ),( 暴露 )霜露,斩荆棘,( 才 )有尺寸之地。子孙( 对待 )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 这样之后 )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通餍,满足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决定 )矣。至于( 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以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用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 得当,正确 )之。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
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 改变 )灭,何哉?( 结交、亲附 )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 起初、开始 )有远略,能守其土,(名词做动词,坚持正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这)用兵之( 效果 )也。(判断句式)至丹以荆卿为计,(才 )( 招致 )祸焉。赵尝五战( 和 )秦,(状语后置)
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 两次 ),李牧连( 使动用法,使……退却 )之。( 及,等到 )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 几乎、将近 )尽之际,可谓智力( 智慧、力量  )孤危,战败而亡,( 实在、的确 )不得已。向使( 以前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没有出发 ),良将犹在,则胜负之( 运数 ),存亡之( 礼数,“数”“理”都指命运  ),(  通“倘”如果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泰,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和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
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这一段的末了,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三国各爱其地”是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是指齐国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呜呼( 用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事秦之心秦国为什么会灭亡(  礼遇 )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名词作动词,咽下)( 咽喉 )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之所(劫持,胁迫),( 名词做状语,每天,一天天 )削( 名词作状语,每月,一月月 )割,以趋于亡。( 治理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
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这样做。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最后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 比 )秦(状语后置),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如果 )( 凭借 )天下之大,(定语后置)(自取下策)而( 蹈,跟随 )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成例 ),是又在六国下矣。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北宋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
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二【一词多义】
非:(绿皮书P336)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六国论》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劝学》
3觉今是而昨非。(      )                《归去来兮辞》
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          《逍遥游》
得:(绿皮书P374)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六国论》
2此言得之(      )                                《六国论》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鸿门宴》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劝学》
5此余生之所得也(          )                  《游褒禅山记》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鱼我所欲也》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管晏列传》
8未得与项羽相见(        )                    《鸿门宴》
三【句子翻译】
1.不赂者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
2.厥先祖父霜露,斩荆棘,有尺寸之地。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4.燕赵之君,有远略,能守其土,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用兵之效也。
5.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李牧连之。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不得已。
7.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9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矣。
四【情境默写】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                                            ,                    ,”的精辟论点。
2.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
3.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 《阿房宫赋》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4.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                    ”,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