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理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是过去的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本课从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出发,带领学生从历史的本来面目来解释秦的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巩固与崩溃的具体史实,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归史实,体会到历史解释的素养和有些其他是密不可分的,或者是建立在其他素养基础上来完成的,引导学生客观的解释历史现象,归纳历史规律。
内容分析:
本课课题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上承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下启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就承上而言,大一统国家尚未建立,就启下而言,大一统国家尚未巩固,故笔者将本课的内容的核心定位:大一统。
学情分析:
本课为试教课程,鉴于学生已经在旧教材中对秦的大一统有了系统、全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处于15——16岁的朝气蓬勃的年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较强烈。再加上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对历史学科也有一些学习的兴趣,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把本课定为探究式的学习课,要求学生提前进行教材的阅读和资料的查阅、收集等。
教学目标:
第一,通过长、中、近三个时段,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提取、运用。
第二,通过图片、文字等史料设置一些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舍、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第三,通过对秦大一统的解读、分析,让学生明白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家国认同和天下情怀。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最核心的主题是大一统,这就涉及到秦始皇的很多措施都是为了维护大一统而实行的,虽然有些措施在今天看来,比较残暴,但它是那个历史时空下的必然的产物,故本课重点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格局的具体措施。
在秦始皇组建大一统格局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秦王朝的速亡,故本课的难点为:秦朝的崩溃。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秦统一之因、秦统一之局、秦统一之忧。
在秦统一之因中,笔者从时代、秦国、秦王三个部分逐次引导学生得出:时代趋于一、统秦国承担一、统嬴政完成一统是时代法则、国运机运、特殊人物的偶然与必然、实然与应然相互作用的一种统一。
在秦统一之局中,笔者从建大一统之“筋骨”、筑大一统之“血肉”、塑大一统之“魂魄”三个方面,来得出秦的一统是外在一统和内在一统的合一。这种内外一统的合一是秦始皇印象中的内外合一,并非民众心目中的内外合一。为本课进入第三个环节埋下伏笔。
在秦统一之忧中,通过分析得出秦始皇的内外一统其实是在法家学说指导之下,靠暴力统一疆土、政令维护一统建立的看似固若金汤的形式一统,而非大众认同的人心向服。
二、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展示西周分封形势图和战国时期战况图。
师:为什么西周天下共主的美好理想被战国以来的战争频仍所代替?
生:分封制出现了问题。
师:怎样解决目前的这种状况?这种状况真的能够解决得了吗?
展示课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秦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也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注意与思考,为课堂的下一环节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秦统一之因
探究一:秦统一之因:历史大趋势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大小诸侯国多达140多个,其中较大的有13个。经过
春秋时期200多年的兼并战争,诸侯只剩下约30多个。
——《历史地图册·第二分册》材料二:
设问1: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设问2:从各国变法措施中,你发现了什么?
设问3:综合材料一、二,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师:你们的结论恰好和梁启超先生的结论有些许共同之处
材料: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 ——梁启超
师:追问既然历史趋于统一,“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为什么统一的历史重任,落在了秦国身上?
探究一:秦统一之因:秦
材料一:而秦人特收其成功。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一)他地处西垂,开化较晚,风气较为诚朴。……(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资治通鉴·第二》
材料三:及(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
—《 史记·吴起传》
材料四: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 史记·商鞅传》
材料五:秦法未败。
——《 韩非子·定法》
秦国为什么会灭亡设问1:为什么会是秦国统一六国?这些原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设问2:这些对秦孝公造成了什么影响?
设问3:结合材料三、四、五、,分析吴起在楚国变法和商鞅在秦国变法的
结局有什么异同点?
师:总结:
探究一:秦统一之因:秦王嬴政
材料一:秦王嬴政的早期经历:
公元前251年-- 归秦!(9岁)
公元前250年--太子!(10岁)
公元前246年--国王!(14岁)
公元前238年--亲政!(22岁)
——根据《史记》整理
材料二:秦王嬴政的性格:
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
秦国打败赵国后:“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嬴政)令御史曰: “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六王咸伏其
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
世。
秦始皇有一次偶然看到丞相李斯出行,车骑随从众多,甚是招摇,
牛气冲天,就随口说了几句不满的话。没想到身边有个太监过后偷偷地
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斯。李斯大为惊恐,于是以后每次出行都大大的减少
了自己的车骑随从,再也不敢臭嘚瑟了。秦始皇明白这一定身边有人泄
密,盛怒之下,将那天随侍在自己身边的太监都杀了。
——《中国古代逸闻趣事》
材料三:秦王嬴政早期政治活动: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
毐……尽得毐等……车裂以徇,灭其宗。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
万户……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
——《史记·吕不韦列传》
设问1: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总结:在时代趋于一统、秦国承担一统、嬴政完成一统这样三个维
度,通过以战止战的方式完成了统一六国。
二、秦统一之局
探究二:秦统一之局:秦始皇
追问:秦王嬴政通过以战止战的方式完成了统一,真的能够结束战乱吗?秦王嬴政把七个国家打成了一个国家真的不会再重蹈周的覆辙吗?
学生可以看出嬴政此时的统一仅仅是疆域的一统,疆域的一统仅仅可以避免暂时的战乱,不能避免以后会不会重蹈周的覆辙,只有完成内在的统一才能真正避免战乱的再次兴起。作为即将统治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国的领袖,应该怎样重塑这个大帝国,是摆在嬴政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从理论上看,嬴政思考的方向有两个:
向后看,周的体制有问题,即体制不统一,所以要改造周的体制。
向前看,把七个国家打造成一个国家,即要完成机制的一统。
1、体制一统
(1)机制有什么问题:
(2)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嬴政通过对机制的改造,完成了塑造内在一统时机制存在的问题。
2、机制一统
(1)在机制一统方面,最为简单的则是把七国塑造成一国,即把秦国所
能够有的尽可能推广到其他六国,把七国变成一国。比如:统一货币、
车轨、度量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尽最大可能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使七国变成一国。比如:统一文字;
修建驰道与直道,保证政令畅通和国防需要;焚书坑儒,统一思想舆
论;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通过这些方式,秦始皇认为,他已经完成了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完成了
一个统一大帝国的塑造,如图:
真的完成了内外的重塑吗?
三、秦统一之忧
探究三:秦统一之局:速亡
1、统一方式上:
依据上图,学生总结整理,发现秦统一的手段采用的是强制的手段,而非人心信服的手段,比如: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