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
——六国论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四字及次常用字。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题解】六国,指战国时代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后来都被秦国统一。文章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作者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本文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1“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2篇文言文全文背诵篇目之一。
 
①六国灭,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灭之道或曰:六国互丧赂秦耶?曰:不赂者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故曰:弊在赂秦也。
【译】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作战不好,弊病在于向秦割地求
和。向秦割地求和,(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走上)被攻破灭亡的道路。有人问:“六国相继灭亡,全都(因为)向秦割地求和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因为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向秦割地求和。”
弊在赂秦:赂,赠送财物。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或曰:或,有的人。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句,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六国互丧:互,彼此,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灭亡、失败。互丧,相继灭亡。
赂秦耶:率,全都、一概。
不赂者赂者丧:以,因为。
失强援: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不能独:完,保全。
被动句:六国灭/灭之道也(破:被攻破)
判断句:
兵不利(非:不是)
破灭之道
 
【分析】第一小节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开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直接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就是贿赂秦国,向秦国割地求和。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贿赂秦国,于是“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对此,苏洵做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此,归根结底“弊在赂秦也第一小节直接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弊在赂秦”。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pù】霜露,斩荆棘,有尺寸之地。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译】秦国(除了)用攻占(的方法)取得(土地)以外,(还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小的就获得城邑,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而得到的土地,它(指受贿赂的土地)实际上多百倍。诸侯(贿赂秦国)丢失的土地,与战败丢失的土地,它(指贿赂秦国的土地)实际上也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暴露在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有尺寸大小的土地。子孙对待这些土地却不十分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
以攻取之外:以,用。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较秦之所得: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代指人或事物。诸侯之所:亡,失去、丢失。诸侯之所大:患,忧虑、担忧。不在战矣:固,本来。思厥先祖父:厥,相当于“其”。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有尺寸之地:以,才。子孙之不甚惜:视,看待、对待。举以予人:举,拿。以,来。予,给予、送给。举以予人,拿
来送给别人。
通假字:暴霜露(同“曝”,暴露)
古今异义:其实百倍/其实亦百倍(其,代词,它;实,实际上)思厥先祖父(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译】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晚的安稳觉。(但是第二天)起床一看四境,而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所以不打仗,而强弱胜负就已经决定了。以至于国家灭亡了,从道理上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犹如抱薪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对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繁:奉,进献、献上。弥,副词,
更加、越来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判,决定,确定。至于颠覆:至于,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起下文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以至于”。颠覆,倾覆,即指“国家灭亡”。理固宜然:固,本来。宜,应该。秦:以,用。事,侍奉。此言得之: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此言得之,这话对了。
通假字:暴秦之欲无(同“餍”,满足)
【分析】第二小节从“赂秦”的角度,通过对比,论述了那些贿赂秦国国家灭亡的原因。(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将秦国通过贿赂取得的土地与战胜取得的土地对比,诸侯送出的土地和战败丢失的土地对比,得出“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结论。(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将先祖父创业的艰难与子孙对土地的不珍惜对比。(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将诸侯土地有限和秦国的欲
望无法满足进行对比,将诸侯给秦国土地越频繁和秦国侵占诸侯越急迫进行对比,表现出诸侯割地越多,秦国越无法满足。通过这些对比论证,作者既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后果,又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4)最后结尾引用古人之语,论证自己的论点。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远略,能守其土,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用兵之效秦国为什么会灭亡以荆卿为计,始速
【译】齐国人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继五国之后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啊。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开始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是用兵(抗敌)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齐人未尝赂秦:未尝,不曾。终继五国迁灭:迁灭,灭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与嬴,亲附秦国。远略:始,开始。远略,
长远的谋略。用兵之效:斯,指示代词,此。以荆卿为计:至,到、等到。以……为,用……作为。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始速:始,才。速,招致。焉,句末语气词。《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词类活用: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施行正义)
判断句:斯用兵之效
五战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李牧之。【jì】牧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也。且燕赵处秦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易量【liàng】。
【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交战,两次失败,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击退秦国。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秦国)把(赵国都城)邯郸改为(秦国的)邯郸郡,可惜赵国用武力,但是没有坚持到最终啊。而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除去消灭(其他国家)接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智谋穷竭,国势孤单,战败而亡国,确实不得已。以前假
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在,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相较量,或许还不容易判断。
五战秦:尝,曾经。二败而三胜:五战为虚设之辞。秦赵交战不止五次,各有胜负,无法确切指出为哪五次。李牧连却之: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洎,及、等到。以,因为。洎牧以谗诛,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邯郸为郡:邯郸,赵国的都城。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且燕赵处秦尽之际:革,改变、除去。殆,近、接近。燕、赵同时为秦所灭,此时韩、魏、楚皆已灭亡,故称“革灭殆尽之际”。不得已:诚,的确、确实。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从前。使,假使。向使,以前假使。三国,指韩、魏、楚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良将在:犹,还。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指天数、命运。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与秦相:较,较量。易量:或,或许。易,容易。量,估量、衡量。易量,容易判断。
通假字: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古今异义:后秦击赵者(两次)刺客不行(不去行刺)
词类活用:李牧连之(使……退却,即“击退”)惜其用武而不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最终)
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秦(于:与)
被动句:洎牧以谗(被诛杀)
【分析】第三小节论述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论证第一小节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观点。首先论述的是齐国,“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接着论述了燕国和赵国,“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但是燕国最后“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刺杀来解救危难,最终国灭。赵国一开始也是占有很大的优势,“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但是最后“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再加上“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最后,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如果韩国、魏国和楚国不向秦国割地求和;齐国不依附秦国,而是去援助其他国家;燕国不对秦国采用个人刺杀手段;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必秦国胜利,六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