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导入】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那么,这篇《六国论》中,苏洵从秦灭亡的历史中又得出了怎样的经验教训呢?我们来继续学习。
【课文·内容研读】
任务活动一:文本解读
1、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论述体散文,请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角度梳理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部分(2、3段) 分析问题,展开论证
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第三部分:(4、5段)解决问题,收束全文。
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六国之后的国家不要重蹈覆辙。
2、文中二、三段分别论证了“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
明确:
不能颠倒。第一段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弊在赂秦”正面肯定的确凿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
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论述逻辑性受损。“或曰”句以设问呈疑,代读者提问,而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从“赂者”和“不赂者”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容不得人反驳,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事理逻辑性。
因为“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所以不能颠倒顺序。             
3、作者是怎样论证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的?
讨论后明确:
(1)第二段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分两层进行论述。
第一层用三组对比加以论证:首先从数量上对比,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其次从程度上对比,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与后人割让土地的轻易这种事实
上的对比,说明“得一夕安寝”是不可能的道理,因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最后从道理上对比,用“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餍”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这种关系上的对比,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道理。
第二层,引用古人的话为证,运用引证法,比喻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两层都论述了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有力地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2)第三段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首先,作者主要采用了事实论证,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
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             
 
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然后,作者又反面假设推理论证,“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强调如能用兵而勿附秦,结局可能是另一样子,以证明确实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4文章前三段已将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为何还要第四、五段?
讨论后明确:
(1)第三段:
本文布局上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误策略;接着,作者又进行反面假设推理,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图存之道”: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第四段:
“呜呼!……”两句,紧承第三段为六国设计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如果这样,秦国就将败亡。 
“悲夫!……”二句。又回到现实,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再次抨击六国的“下策”“为国者……”语带双关,由六国灭亡的史实,推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第四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述,结合历史进一步提出“抵抗秦国”的正确主张, 再次揭示六国破灭的本质根源:为国者为积威所劫。“呜呼”“悲夫”抒发自己对六国破灭史实的悲叹,“为国者勿使为积威所劫也”表达对当时时势的担忧。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也为下文揭示自己的写作意图做好铺垫。       
(3)第五段:
“六国破亡之故事”指:六国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 然终不免于灭亡。
“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中“诸侯”指地方政权。
“苟以天下之大” 中“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 指北宋朝廷; “ 诸侯” 指地方政权。
第五段作为上文内容的引申,指出重蹈六国破亡之覆辙的不可取。换言之,上述“图存”的总体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在这里作者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任务活动二:因声求气,鉴赏语言
诵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倾向,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本文的“抒情性”。
朗读第一段,体会立论的严密和充沛的气势。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否定加强对“弊在赂秦”的肯定,形成一种气势。
②“六国互丧,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气短语促。
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语长理足,言辞果断。对比之下形成雄辩气势,倾注了对赂秦的不满和对赂秦错误的有力否定。
诵读第二、三段,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段: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以”字是“才”的意思,道出祖辈创业艰难,土地来之不易。
“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道出后代子孙对祖宗遗产的不珍惜,刻画出韩魏楚三国如履薄冰、担惊受怕的情状。
本段用词精准,运用了夸张、比喻、对偶的手法,语言生动,论证有力,抒发了作者对秦国的仇视,对赂秦三国韩魏楚的批评、否定、蔑视之情。               
第三段: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也”
“惜其用武不终也”
本段,作者对“齐” 与嬴而最终被秦所灭,作者是讽刺有加。对“燕赵”有赞扬有批评有惋惜,既赞扬他们“义不赂秦”,又批评他们策略不当,对他们的灭亡深表惋惜,蕴含有对北宋贿赂西夏的忧伤痛心。
教师总结:
作者仇秦而亲六国。如将战国形势,转换为宋与契丹、西夏对峙的形势,则六国相当于宋,秦国相当于契丹、西夏。作者对六国责其不争,哀其破亡;对秦国则视为仇敌。而对六国又有区别,作者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憎秦而哀六国”的情绪,从开头一直贯注到结尾,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极具气势,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朗读四、五段,结合具体词句,联系背景,体会作者深切的忧国情怀。
“呜呼”和“悲夫”二语是强烈的感叹,在这段话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开始形成一大转折,哀其结果之惨,之后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强烈的嗟叹,表明六国灭亡教训的惨重,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味道。“为国者”一句感叹,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结尾以“苟以天下之大”句,进一步推想,委婉而激切,更蕴含一种深沉的忧国情思。   
任务活动三:联系材料,探究疑点
1、文本注释将“始速祸焉”的“速”解为“”,有人认为应解为“加速、快速”,你认为呢?请结合相关材料加以解析。
参考答案:解为“招致”不合适。
①于史实不符。说太子丹采用荆轲刺杀秦王的办法而招致了燕国灭亡的灾祸,这与史实不符。从大势上看,燕国的灭亡是势所必至,行刺秦王只是一根,加速了燕国灭亡步伐。关于燕国必遭覆灭的事实,《史记·刺客列传》有多处陈述。如写太子丹“亡归”,接下来有这样一段文字:“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这说明秦国灭燕,是计划之中的事,其势必不可免。   
②于文意不协。苏洵《六国论》以“赂秦而力亏,破亡之道也”为立意行文,举齐燕赵三国为例,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的观点,进而从问题的侧面论证主旨,而不是为了说明燕国不用刺客,国家就一定不灭的意思。作者的逻辑是明朗的,假使我们把“致”理解为“招致”,认为燕国的灭亡是太子丹使荆轲行刺秦王所造成的结果,那么“弊在赂秦”的主旨就无法确立了。                 
解为“加速,快速”更合适。
第一,切合了史实。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后,司马迁这样来写秦王的反应:“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召王翦军以伐燕⋯⋯其后李信追丹,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王翦的军队本来在攻克了赵国之后进驻到燕国的南界,做好了伐燕的准备,这回秦王不仅给他增兵,而且直接命他伐燕,燕国灭亡的进程显然是加速了,而且燕王斩了太子丹,试图以此缓解秦兵的攻势,也未能收到任何效果,这时的秦王和荆轲初到秦廷,收受了好处的蒙嘉说了一大通好话时的秦王完全不同(“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这前后的对比,足见太子丹“以荆卿为计”在加速燕国灭亡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秦国为什么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