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院校数量众多,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载主体,规模扩张之后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在后大众化阶段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特化发展才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分析特建设的内涵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各地方院校要立足校情,多维度培育地方院校特,实现地方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情;地方院校;多维度;特建设 截止至2010年9月,全国共批准设置新建本科院校265所,占全国768所本科院校(未计入独立学院)的34.5%。[1]如果再加上脱离母体的322所独立学院。[2]那么,新建院校数量非常宠大,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重主体。在升格之后经历了近10年的规模扩张之后,外延发展之路基本告一段落。在中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短时期内,一大批高职高专升本,他们的原型有相当一部分是同质师专和师范学校,还有一部分是专科学校,升本并经历了专业的扩张之后,各个学校基本都形成了专业相对齐全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格局,好像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通过现代化的流水线工厂生产出来的同一批次产品,几乎都是差不多的标准件。面对规模扩张之后的质量竞争,新建本科院校上有老牌实力院校的挤压,下有特高职高专的追赶,又面临着一大同类院校的竞争,怎样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面临本科经验弱、管理欠规范、办学理念把握不准、软硬件薄弱的现实条件下,不能与老牌本科院校全面抗衡,也不能与同类院校伙拼。学校领导经过理论学习和反思,都知道要培育特,才能异军突起;理论界的研究也很有道理,但真正实践起来就不知道从哪里人手了。理论研究不可能给每所学校一个独立的处方,
培育特需要领导对自己所在的学校进行望、闻、问、切,进行全面会诊,才能开出合适的处方,需要动什么手术,用什么药,都得全面考虑。校长是办学特培育的主刀医生,当然首先要有理论的学习,观念的更新。 一、特建设的内涵解读 阿什比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3]新建本科院校遗传的足专科与师范特质,生存环境是社会多样化需求。在一个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只占据某个特定的生态位,得到自己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气、水等必需物质。在这个生态位上很好生存,并能和其它生物和谐共处,自身也能得到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只占据某一个生态位,也就是特发展,才能避免与其他高校进行过度竞争,有效从环境得到所
需要的发展资源。其实.自然界每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都与所处的环境有很好的适应关系,生态系统与环境是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大学也是如此。 大学的办学特可以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办学理念、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学科专业、教学方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是一所大学整体个性的体现。办学特对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特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 办学特必须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并完善。有特就有质量、有效益、有发展、有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讲:“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而不是大。”[4] 二、特建设的实践困境 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促使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由注重数量的扩张开始转向注重办学质量和竞争能力的提
多一点就不准升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史较短,起点较低,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科研水平、办学总体实力以及文化积淀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一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市场,如何提升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把握丰动,是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 我国多元化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特才有需求,办学特成为了高校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升本后的地方院校要在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生存,求发展,必须努力铸造鲜明的办学特。 理论研究总是说,要从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积累、现实条件及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出发,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准位置、科学定位、勇于创新,都可以打造出鲜明的办学特。然而,实践中新建本科院校却遇到了尴尬,从历史积累上,大都是师范类,没有特;从现实条件来看,大都是负债运行;从所处环境来说,地方需要各种人才,但缺乏的培养不了,培养的就业不了,以师范为主的基础难以培养出工农特人才;萎缩的师范,新生的理工,都成了弱项,倒是都失去了特,到哪里去寻特呢。 为什么不到特呢?首先,这类院校对什么是特理解不清。传统上对特定义过死,一定要有理念,有定位,概念的内涵过窄、过高,误导了新建本科院校去培育特。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还没有特或者特都还不太鲜明,现在要按特的定义去特,当然就不到:目前,新
建本科院校应该主要任务是寻亮点,试探着把亮点培育成特,因此,在特培育上,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外延是很广的,可以让各个学校百花齐放,从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去发展,久而久之,自
然就形成了特。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师范类高职高专升格而来,师范原来是高教系统的特,现在变为综合性院校,师范还可作为学校特,尽管高职高专升格成了本科,一开始只是学生规模扩大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变得漂亮了,层次从名义上变为本科了,然而,学校的内核和灵魂——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观念和水平变化很小,这就是“硬不硬,软不软”。结果是形成地方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应用性需求与学校培养方式和培养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善的事情,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大部分学校合并后都是走规模、专业扩张的道路,其重要任务还是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多招学生,当规模扩张之路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到提升质量阶段,一所学校的特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其实,正是由于各个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没有什么特或者特不够明显,就像一张白纸,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去描绘,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但也可能使人举棋不定。笔者认为,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所以可从很多方面去培育特,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学风、教风、管理等方面都可培育出特来。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不要死扣着特的定义不放,要从各方面寻着力点、亮点,去培育特。我们不能把亮点看成是特,而这些亮点最终能否顺利培养成特,那就要看这些亮点是不是符合学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把学校的亮点当成特,但细想起来,这些亮点又不具有办学特的内涵,导致领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倍感困惑,举棋不定。 三、准着力点,多维度推新建本科院校特建设 笔者认为,特的培育离不开自身的基础和环境条件,但特的培育不只限于某些共性的方面,各地方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校情,从多个方面培育特。要明确自身历史,分析现实基础,把握社会需求,理性地确定学校发展中
的亮点,然后,准着力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通过亮点选择,准了几个方面的着力点,与时俱进,大力进行特培育,紧紧围绕发展目标,秉承传统优势培育特,服务区域发展凝练特,强化质量管理发展特,成效显著,后来居上,人才培养质量稳步上升,在同类院校中最早一批获得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试点,特培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文与科技融合,培养学用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地方院校办学理念特、定位特、学科专业特等最终要通过培养的人才来体现。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出特人才是高校办学特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牢固树立“人文与科技融通.为学与致用兼备”的育人理念,既体现了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促进社会进步、人格健全的人,而为学与致用兼备蕴涵了学校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要使学生既会学又能用,既有理论又能实践,既能研究又能应用,引导学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统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发展,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学校在公选课中单独设置人文、科技课程板块,规定学生根据兴趣必须选修一定的传统文化课,它是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和其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及学习要求,计入学分,并通过培训、引进和特聘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其次,把以前的“概论”课改为传统经典阅读课,在教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专门成立了明德读经班。
通过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学生真正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许多学生开始懂得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第三,依托人文教育专业,实施大人文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007年,学校特开办了《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文底蕴较深厚的学生,在学校中起到了良好的影响。第四,学校多年坚持实施“人文科技大讲坛”计划,大学学术讲座有着很强的学术性,是学者知识的浓缩和精华,聘请了杨叔子院士、刘筠院士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文科技大师来学校为师生作了几百场水平高、影响大高质量讲座,人文大师的科学精神,科技大师的人文关怀都深深地影响着师生,为文科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学校还把讲坛内容挂在校园网上方便学生随时欣赏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加强人文和科技教育的融合,学校涌现出全国无私奉献优秀大学生蒋小波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 (二)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服务地方一体化,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成效显著 作为地方
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立校之本,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主动服务新兴产业和开发区建设主战场,瞄准地方产业结构、支柱产业、资源优势等实现对位选择,将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基础学科设置地方相关方向,应用学科设置地方产业发展方向,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需求对接,打造“区域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夯实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建设。为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坚持重点发展、服务地方和先行先试原则,以优势特学科建设工程为龙头,
着力培养科研学术带头人、建设重要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搭建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好与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试点相关学科基础;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以文理学科为依托,重点支持农药学、教育学、理论物理学、现当代文学、机械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发展;重点打造学科平台,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着力抓好农科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梅山文化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设。通过学科专业建设与服务地方联动,使我们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一些年的努力,学校的社会服务已渗透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三)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学风建设 地方院校要不断提高质量,必须准切入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坚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组织大学生进行应用性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Applied ResearchTraining Program简称SARTP)活动,并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开展众性科研训练,精心组织学科竞赛,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创新知识基础得到夯实、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新技能得到提升,创新成果显著。主要体现在论文发表、科研立项、竞赛获奖等方面,如,学生在应用性科研训练基础上形成的数十篇论文发表在《Rare Metdls》、《人工晶体学报》、《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知名刊物上;承担或参与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科研项目30余项;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得奖项152项,其中不乏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一等奖等含金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