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崇义“神主牌”考释
[摘要]: 尤崇义墓与石质“神主牌”,1982年4月,被列为贵州省文物古迹,并收录于《贵州省志·文物志》。但神主中錾刻的名讳与各类方志及族谱记载有异,这令许多方志爱好者及犹氏家族大惑不解。“神主牌”到底制作于何时?为什么记载与实物名讳差异呢? 笔者带着疑问,于2019年4月3日,再次到尤崇义“神主牌”收藏处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瓮水犹氏文化志》及《瓮安县志》等相关志书的记载,本着历史背景与实物对照的原则进行研究,得出“神主牌”制作于南宋时期的结论,是贵州省少有保存极好的南宋历史文物。。
为了说明尤崇义”神主牌”制作年代,及为什么古籍记载与实物名讳差异。我们有必要从历史背景出发,先对“庙制”、“宗祠”、““神主牌””的历史存在作一说明。
庙制:即宗庙制度。是人们对祖先崇拜的产物,西周以来,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制度。并设左昭右穆,次序无乱,岁逢节序祭祀。始祖居中,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一世为昭,二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宋]朱熹在《家礼》中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位”。[清]阮
葵生《茶馀各话(品官家祭)》云:“品官家祭之礼,居室东立家庙。一品至三品庙五间,……;四品至七品庙三间,……”。又《茶馀各话(庶士家祭)》云:“凡庶士[贡监生员有顶戴者]家祭之礼,于寝之北为龛,以版别为四室,奉高曾祖祢,皆以妣配,位如前仪,……”。再《茶馀各话(庶士家祭)》云:“凡庶人家祭之礼,于正寝之北为龛,奉高曾祖祢神位,岁逢节序存果蔬新物,……”。由此看出,宗庙制度,等级分明,规制严谨。直至清代,“家庙”乃非同于一般宗族“祠堂”。按犹法贤《瓮水犹氏宗祠碑记》记载,犹氏“家庙”,缘于尤崇义之子尤朝觐,“广明元年,复调征黄巢,疲精壹力,与贼持,当贼奄有燕洛,时势孤屈,卒亡于阵。天子推恩,赐祭葬,晋秩平播万户侯”而设。历经“家庙”演变为“寺庙”,再由“寺庙”演变为“宗祠”的过程。尤崇义““神主牌””,是“家庙”、“寺庙”、“宗祠”三者的唯一遗存物。
宗祠:即祠堂、祖祠、宗庙、祖庙、家庙等,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严格意义讲:“宗祠”并非“宗庙”,庙是天子皇族专有,士大夫及庶民不敢建“家庙”于正,除非得到皇权特许。随着科举制度产生,打开了士庶和品官之间的通道,在[宋] 朱熹《家礼》思想的指导下,将士庶祭祀先祖不能建庙,改为士庶祭祀先祖建设“祠堂”,以满足士庶祭祀先祖的社会需求。又因“祠堂”规制仿“宗庙”,所以才有“祠”、“庙”混用历史。直到[明]嘉靖十五(1536)年,礼部
尚书夏言,奏请《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起,才下诏“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建立“祠堂”。而之前的“祠”多为先贤名宦所立,民间庶民只能在先祖墓葬之地,建一“看坟屋”而也。按《瓮水犹氏文化志》记载及实地考查可知,茅达寺位于瓮安县珠藏镇营院北,是瓮水犹氏宗族总祠遗址,也是犹氏始祖尤崇义墓葬地,尤崇义“神主牌”就是这里发现的历史遗物。因此,“神主牌”既是“家庙”遗物,也是“寺庙”信物,也是“祠堂”始祖“灵位牌”。
神主牌:指供奉祖先或死者用的灵牌,即牌位、灵位、神位等。一般为木制,但也有石制、陶制和砖雕等。它是伴随“宗庙”而产生的陈列物件,在《史记》、《左传》中均有记载。并且天子、诸侯、大夫、士的神主,规制有序。按死者等级不同,大小有别,材质也有异。书写的内容有制约,牌头和侧雕都有忌讳,不得随意自作主张,尤其龙凤纹的使用,更为严谨认真。
《瓮水犹氏文化志·图志》所载:尤崇义“神主牌”,原供奉在瓮安珠藏镇,尤崇义墓旁所建“宗庙”内,历经改“庙”为“寺”,又改“寺”为“犹氏总祠”,后来又由“祠”变“庙”,因“寺庙”的存在,地名也由茅达石更名为茅达寺,尤崇义“神主牌”一直与诸神灵共奉于此。1951年,破除封建迷信,拆庙改建学校,庙被毁。族人犹昌文一家世代居住在石坟寨,守护尤崇义墓。
20世纪50—80年代,破‘四旧’风气很盛,加上‘文化大革命’运动,犹昌文不得已将尤崇义“神主牌”埋藏在地下,躲过一劫。到1982年,在瓮安全体族人要求下,从土中挖出,供大家瞻仰敬拜,当时烫金“神主牌”仍耀眼,出土后逐年风化,金消退。尤崇义“神主牌”为墨石所造,龙头照顶,通体祥云环绕,雕刻为镂空工艺。疑为当年在外地加工之物,工匠误将‘義’错刻成‘兿’。
2019年4月3日,笔者再次到尤崇义“神主牌”收藏处,进行实地考察,“神主牌”为墨石所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主“神主牌”高80厘米,宽50厘米,厚7厘米;正中有楷书阳刻“唐朝勅封萬户侯猶崇藝侯爷之神位”十五个字。下部分基座高25厘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基座上边四周雕刻有石围栏,现已毁。
《瓮水犹氏文化志·艺文·崇义祖墓志》:“祖本姓尤,讳崇义,其事家乘详载,典籍可稽也。义祖唐元和十五年,祖籍山西太原府,因仕唐为都总管,寄籍于京兆长安菜园街......乾符元年与其兄崇仁,弟崇礼奉旨督师南征播州,告捷,崇义因军功授播州宣慰使。次年,瓮水蛮变,复命进剿,既平,命留镇其地。广明元年,长子朝觐袭职,奉命征讨黄巢,阵亡,僖宗 (尤崇义”神主牌”摄于2019年4月4日)
勅封播瓮万户侯。宋熙宁五年,裔孙道明中进士,神宗赐姓,易尤为犹,自此姓著焉”。又清乾隆时期傅玉书《桑梓述闻》也云:“瓮水土县丞犹氏,其先长安人。唐乾符二年尤崇义以都总管南征,克平,留镇其地。后调征黄巢战死。子朝觐复以功授播州蛮彝长官司,裔孙道明举宋熙宁辛丑进士,神宗以尤悔字不佳,命易尤为犹”。由此可知,尤崇义之姓均载为“尤”,名为“崇义”;姓氏“犹”姓是二百年后其裔孙尤道明中进士时宋神所赐,而尤崇义“神主牌”中却书为“犹崇艺”,是为何故?笔者从瓮水土司犹氏的历史演变,以释其疑。
一、“神主牌”规制特别
首先,尤崇义“神主牌”尺寸极大,高约1米多,宽、厚约半米。按《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记载,“神主,以木为之,方尺二寸,穿中央,达四方。天子主长尺二寸,诸侯主
长一尺”。又[明]嘉靖九年,嘉靖皇帝名曰“正名分”的一纸诏令“去塑像,设木主,罢封爵”。规定文庙先师木主尺寸为:“高二尺三寸七分,阔四寸厚七分,座高四寸长七寸,厚三寸四分,朱地金书”。由此看出,尤崇义“神主牌”除了在家族中有极重要的地位外,还彰显了皇权独尊的特点。由于它的尺寸大,最宜“寺庙”陈列供奉,“庙、寺、祠”陈列均可。
其次,尤崇义“神主牌”为墨石石质,重达近百斤。石材黑润细腻,软硬兼顾,是上等的石雕材料,绝非本地所产,这种石材所产何地?无从考查。就其体积和重量而言,更象“寺庙”之物,这也合乎唐宋祭庙,明清兴祠的历史演变规律。
再其次,尤崇义“神主牌”,雕刻为“龙头照顶,四小龙护主,通体祥云环绕,镂空雕刻”。“龙图腾”形象从周朝至宋代,通过漫长的历史中更多是比喻贵族身份,并非象征君主帝王象征。直到元明清时间,才演变得特别高贵,为君主帝王专用符号。至元代以后,“龙图腾”、“龙纹”“龙雕”等与“龙”有关的饰物,才为帝王所独占,平民百姓不能滥用。如:[元]世祖忽必烈曾明令市街不得织造或贩卖日月龙凤纹的缎匹,违者除没收其缎匹外,“仍将犯人痛行治罪”。[元]仁宗普颜笃汗曾定服等第,除蒙古人外,其他人“不许龙凤文”,器皿不得使用龙凤纹,帐幕“不得使用赭黄龙凤文”,车舆亦“不得用龙凤纹”。就历代“龙形”变化而言,唐
代“龙形”奔放雄健,长颈巨首,口吐运气;宋代“龙形”更为洒脱,龙身粗壮,龙爪四肢张开,尾为蛇状;元代“龙形”头小身细长,爪有三四五区别,鹿角方格鳞,龙身矫键充满生机;明代“龙形”身体粗状,龙须上卷,鱼鳞五爪。
综上所述,尤崇义“神主牌”不会早于北宋,也不会迟于元代,应该是南宋时期的文物。
二、帝王赐姓,光宗耀祖
在我国古代,姓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符号,还是血缘、家族乃至社会地位的象征,有着特殊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赐姓是姓氏的主要来源之一,自秦汉以来,赐姓现象越来越普遍,唐五代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比较罕见的。皇帝对异姓臣民赐以皇族姓氏,或者赐予他姓,用以褒奖功劳,勉励勤能,笼络人心,具有重要的政治内涵。《贵州通志》、《遵义府志》与《瓮安县志》等多种志书记载,瓮水犹氏始于犹道明。犹道明于北宋熙宁四年(1072年)中进士,当时贵州云南科甲未开,犹道明成了开云贵科甲第一人,破云贵科甲天荒。神宗皇帝大加赞赏,亲笔赐书“克壮其犹”。从此,瓮水尤氏便易尤为犹。据1925年贵阳文通书局发行的《犹氏族谱》载: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以播州宣慰使入主瓮水其地,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嫡长子朝觐袭职,奉调征黄巢阵亡;景福初(公元892年)朝
觐子铉袭职,移治三元坝(今遵义桐梓县松坎镇境),卒;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子如椿袭职,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奉调征马湖羌夷阵亡;如椿子泰袭职,卒;泰子时杰袭职,卒;时杰子堂袭职,卒;堂子道明袭职。自道明以上七世祖皆为尤姓。宋熙宁间,来自西南蛮荒之地的尤道明,竟然能高中进士,宋神宗甚喜,遂以“尤悔字不佳”,赐姓易“尤”为“犹”。这对于执掌一方的尤氏家族,是一件极为荣耀的大事,也是当朝统治者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
尤氏入黔始祖崇义,来自于京兆长安,后裔一直传承着中原文化。尤氏家族根据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样也传承着宗庙祭祀制度。尤氏家族为了向世人炫耀当今皇帝对本家族的恩宠,彰显其地位,遂将早已故去祖先的姓氏也易为当今皇帝赐予的犹姓,这就不足奇怪了!
所以,尤崇义“神主牌”中,已经将“尤”书写为“犹”,充分说明“神主牌”制作在易姓后,即上限不会超过犹道明生活的时代。又据[宋]《播州冉彦正墓碑》记载:(冉彦正有)“女三人,皆适诗礼家。长女夫犹悟道觉夫,业进士。次女夫李□仁伯荣,癸卯捧乡书。季女夫杨震雷道困,已酉类省奏名”。此碑制立于南宋淳祐十(1250)年(庚戍)三月十六日。以证明,尤姓早在南宋前就已经易姓为“犹”了。
三、遵宗法制,避讳帝名
中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取名非常重视,从周朝起,命名就纳入礼法,形成制度。后来在孔子“正名”思想影响下,人们把为后代取名看得更加神圣,甚至神秘。中国古代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皇帝的名字,全国的臣民都要避讳,这可以叫做“国讳”,也可以叫做“公讳”。另一种是,父母或先祖的名字,全家族后代的人都要避讳,也可以叫做“家讳”,或者叫“私讳”;还有一种是既非皇帝,又非宗亲,而是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字,也要避讳,可以叫做“圣讳”。在这三种姓名的避讳中,“国讳”是最为严重而又最为严格的一种,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须遵循的。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长时间的应用,不仅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规定了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遵照使用,否则就会被治罪甚至杀头,由此,避讳变成了一种法律,让人不得不极为重视。
宋神宗赵顼,是宋朝的第六任皇帝,其高祖是第二任皇帝宋太宗,名赵光义。宋熙宁间,尤道明得到神宗赵顼赐姓之后,瓮水犹氏对自己的始祖名字,也必须得避讳!为了避讳宋
太宗赵光义之名,故将始祖崇义名字中的“义”易为“艺”,这就是避“国讳”、“为尊者讳”的体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