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说“木叶”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喜欢读林庚先生的作品,有时书中的精美语段,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②假如猪真知道快乐,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见的。
③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日积月累,方能成就作为。
④从很小的时候我便追慕仗剑走天涯的游侠,一剑一马行走天下,那份孤独、洒脱和开阔是种一言难尽的魅力。
⑤林庚先生是著名诗人、楚辞与唐诗研究专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泰斗,从教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⑥市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说:“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虑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只要毕业生对就职条件要求不太高,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解析 ①“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不合语境;④“一言难尽”多用于不好的事情,这里不合语境。⑥“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在此处情感彩不当。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但“木”修辞手法及作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性。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到了离人的叹息和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之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C.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的流光溢彩。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
D.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
解析 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把“不但”放在“木”后。B项,搭配不当,“听到”和“游子的漂泊”搭配不当。C项,两面对一面,应改为“足以决定作品的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
答案 D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木” ① 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 ② 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性。树的颜,即就树干而论, ③ 一般乃是褐绿,这与叶也 ④ 比较相近的; ⑤ “木”呢,那就
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 ⑥ 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A | 不但 | 更 | 因此 | / | 于是 | 也 |
B | 不仅 | / | 于是 | 就 | 至于 | 就 |
C | 却 | 也 | / | 正 | 关于 | 也 |
D | 不但 | 还 | / | 还是 | 至于 | 就 |
答案 D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3)“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 是一字千金。
A.传诵 精妙 几乎
B.传诵 精致 简直
C.传颂 精妙 几乎
D.传颂 精致 简直
解析 “传诵”与“传颂”都有辗转传布的意思,但“传诵”重在诵读或称道,“传颂”重在颂扬。“精妙”侧重巧妙,“精致”侧重细致。“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几乎”:①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②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发生(多用于说话人不希望的事情),差点儿。
答案 A
5.下列各项对语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设问句,引出对含有“木叶”“树叶”诗歌的分析。
B.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反问句,语气急促,增强语势,充分肯定了诗人杜甫的创新,同时引出对“木”的分析。
C.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拟人,形象鲜明,说明诗歌具有暗示性。
D.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反问句,突出研究的内容,即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解析 这句是一般疑问句,不是反问句。
答案 D
6.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①林庚成了北大名师。
②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一新。
③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
④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从林庚成了北大名师,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7.根据下文内容,用一个长句表述“古典主义”的定义,内容不能缺失。
①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
②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
③主要代表人物有拉辛、莫里哀、高乃依等。
④他们尊重王权、崇尚理性,在艺术上追求高雅、和谐、均等的统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古典主义是17世纪出现于欧洲的以拉辛、莫里哀、高乃依等为代表的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主张尊重王权、崇尚理性,在艺术上追求高雅、和谐、均等的统一的一种文艺思潮。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8.对《说“木叶”》这篇文章理解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屈原的诗歌来引出文章的论题——木叶,同时激发兴趣,引发读者阅读。
B.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经典诗句来证明观点,这种写法能让读者思考其区别,引发阅读兴趣,并为后文作铺垫。
C.文章采用首句标义的方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环环紧扣,结构严谨,有条不紊。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辨析“木叶”与“树叶”艺术形象之间的差别,告诫读者在平时写作中一定要深思熟虑,做到用词恰当贴切。
解析 本文的主旨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青与绿
林 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天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节,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世界啊。
世界是绿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柳新”自是嫩绿,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人,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绿,所以春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9.从原文看,下列有关“青与绿”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可见青不能用来形容柳。
B.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所以青和绿原属于同一种颜。
C.诗句“春晚绿野秀”,证明了在诗歌中绿野不可能被称之为青野。
D.与重在表现具体现实的世界的绿相比,青似乎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意义。
解析 A项,以偏概全。因为后文就提及“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而“杨柳青青着地垂”“杨柳青青江水平”等诗歌名句同样可以作为本项说法的反证。B项,错在偷换概念、因果倒置。本文第3段首句已明确“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相近”不等于“相同”。C项,错在曲解原意。“春晚绿野秀”这句后面的原文是“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很少”不代表没有一点可能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