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前面十年,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动,使我国的安全形势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革命军人,要时刻关注国际与周边安全形势,清醒地认识我国面临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看到国际形势对我国不利甚至严峻的一面,始终牢记我军的根本职能。
  一、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的力量超过战争的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可以争取避免新的世界大战,保持一个比较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但是,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曲折、漫长的过程,当前整个世界动荡不宁的因素依然很多,特别是以美国为主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军事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1、加紧推行称霸全球战略,给世界和平蒙上新的阴影
  目前,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凭借其军事实力、科技水平和经济发达的优势,霸气急剧上升。
  布什宣称,二十世纪圆了美国的梦想,二十一世纪将是“美国世纪”。在他们看来,从现在起到2015年前,世界上尚不致出现足以威胁其霸主地位的强国,是一个“战略间歇期”。美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紧推行全球称霸战略。其战略企图概括起来就是:联合、控制欧洲,利用、制约日本,挤压、削弱俄罗斯,接触、遏制中国,主导中东事务,分化发展中国家,防止出现任何可能对美“全球领导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确立全球霸主地位。
中东地区有哪些国家  在独霸世界野心的驱使下,美国正着力建设一支全球进攻性的军事力量,谋求保持其绝对军事优势。不断增加对军队建设的投入,2005年军费开支高达3879亿美元,相当于欧盟、俄、中、日军费总和的15倍,约占世界军费总额的三分之一。加快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等高技术武器,构筑空间防御盾牌。美国在世界各地保持着数百个军事基地,以控制战略要点,扼守全球海域的16个咽喉要道。美国企图将北约变成其称霸全球战略的工具,在欧洲已完成北约首轮东扩,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为其新成员国,使北约成为一个拥有19个成员国、25个“和平伙伴关系国”的庞大军事组织。美国通过北约发动对南联盟的战争,并不是像它标榜的那样去解决什么“人道主义危机”,而是推行称霸全球新战略的一次重要的尝试和预演。
  2、肆意推行“新炮舰政策”,侵略性和冒险性明显增加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在全球攫取更多利益的目的,动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制裁,恣意侵犯别国主权,粗暴干涉别国内政。
  美国常常精心选择与其国家利益攸关的战略要地,采取战争威慑与实战相结合的手段,大量投入最先进的高技术兵器,随心所欲地对小国、弱国、无核国家发动战争。谁不听他们的指挥,就把谁斥之为“无赖国家”,想打谁就打谁,想到哪里打就在哪里打。19988月,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空袭了苏丹和阿富汗;12月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19993月,又对南联盟大打出手。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对外出兵60余次,平均每年6次,大大超过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对外用兵年均28次的纪录。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道主义干预”的旗号,频频动武,在世界许多地方不断制造人道主义灾难。北约78天在南联盟投下20000余颗,造成包括大量无辜平民在内的近1万人的伤亡,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经济倒退10年至20年。
  最近,美国等西方大国抛出了所谓“新干涉主义”的口号,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主权过时论”,提出建立“国际人权干预部队”,其实质就是要为他们推行“新炮舰政策”,加强军事同盟,
维系旧的国际安全秩序,阻碍建立国际安全新秩序,制造舆论和开辟道路。所有这些,充分表明了霸权主义者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的倾向恶性发展,引起了各国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普遍警惕和反对。
  3、到处插手地区热点问题,不断酿成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冷战期间,世界共发生过182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年均4场;冷战结束后,从1991年至今世界共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近百场,年均达10场。冷战时期无战事的欧洲开始动荡不安,战乱不已,形成从巴尔干地区向北到独联体地区的新的热点集中地带。许多地方之所以热点迭出、冲突不断、烽烟四起,其背后大多有着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或相互争夺、或相互勾连,以强凌弱,各谋其利的影子。
  一是利用一些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点燃战火,从中渔利。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加上当前各国更加注重发展经济,对资源的争夺以及与此相关的领土争端加剧。美国等西方大国侍机进行幕后操纵,引发了不少地区的动荡和危机。非洲先后有20多个国家发生动乱和武装冲突,不少是殖民统治者为了给获得独立的国家制造麻烦而留下的领土纠纷,造成这些国家之间的长期对峙甚至诉诸武力。在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列的矛盾一直
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东和平进程屡屡受挫,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由此引发的海湾战争,主要就是西方大国和地区强国为争夺世界石油控制权而造成的,正所谓“地面的战火,源于地下的石油”。
  二是利用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挑起冲突,削弱对手。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导致不同民族之间、部分民族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宗教纠纷也更加公开化、尖锐化和国际化。西方大国利用别国民族和宗教问题,暗中支持和挑起别国分裂或内战,以破坏其政治稳定甚至颠覆其政权,进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调整和改善战略态势。这已成为导致发展中国家动荡或战乱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先是蓄意怂恿、庇护民族分裂势力,继而直接干预民族纷争,实施野蛮侵略,用以完成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三是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的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双重标准,扶持亲西方的国际力量,制衡对手,表面上谴责、实际上放纵一些国家超出本国防御的需要而研制和发展核生化武器,造成世界和地区局势的紧张,给人类的和平与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
  通观世界局势,可以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已成为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现在,虽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但美国称霸全球的既定目标没有改变,世界各大力量之间的矛盾和争斗将进一步加剧;虽然新的世界大战在较长时期内打不起来,但霸权主义为了扫除障碍,必然诱发形形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虽然各国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斗争的主导方面,但战争暴力仍是霸权主义解决国际争端、攫取国家利益、实现特定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只要霸权主义一天不退出历史舞台,世界就不会安宁,战争的危险就依然存在。
  二、我国安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周边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与周边安全环境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周边先后爆发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等战争。我国还被迫分别对印度、前苏联和越南进行过自卫反击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曾对我长期实行孤立、封锁和遏制。六十年代以后,原苏联曾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大为改善。目前,我国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不存在外部强敌对我国发动大规模军事入侵的危险。但是,我国周边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有的还在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1、美国日益加紧对我国实行战略“遏制”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有些方面存在着重大利益冲突。目前美国在一些问题上还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但从根本上不愿看到强大中国的崛起,视中国为美国全球利益的重大威胁和军事上的“潜在对手”。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仍在欧洲,但对亚洲的渗透和干涉没有放松,正在加快步伐,从战略上形成对我国的遏制性部署。在亚太地区美军保持10万兵力的军事存在,经常有23艘航空母舰编队在西太平洋水域游弋,并在西太平洋沿海形成“岛屿锁链”,建立了战略性的进攻出发基地。在东北亚,美国强化同日本、韩国的军事同盟,与日本正加紧落实所谓的防卫合作新指针,还达成共同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协议。在东南亚,美国通过与菲律宾、新加坡签订《部队来访协议》和《临时军事准入协议》,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在中亚,美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军事合作协议,企图以美哈关系为主轴不断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安全合作关系,并拉拢其中一些国家参加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将该地区纳入美军中央总部的责任区。同时,美国加强与泰国、澳大利亚、蒙古等国的双边军事合作,将蒙古领空纳入美军监控范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这一系列军事部署和举措,针对我国的一面日益突出。
  2、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还未根本解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同周边大部分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问题,但与有的国家尚存有一些争议地区。我国的陆地边界22000公里,现在与印度、锡金、不丹等国还有近4000公里的陆地边界尚未划定。我国与印度之间陆地边界的争议领土达12.55万平方公里,其面积不仅是我国周边地区面积最大的陆地争议地区,而且也是世界上国家间面积最大的陆地争议地区。虽然双方同意保持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但还没有在边界问题上进入具体的实质性谈判。近年来,随着开发利用海洋价值的提高,使过去局部的或基本不存在的海洋争端日益突出出来。南中国海海域和南沙岛的争端,成为东南亚地区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我国的南海岛屿及其海域正在被瓜分,30多个岛礁被外国非法侵占,对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形成严重的挑战。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已经露骨地插手南海争端,妄称将南海问题纳入多边范畴,企图引导南海问题趋向国际化。这些争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引起局部激化。
 
    3、军备竞赛有新的升级
  我国所处的亚太地区,以往就存在有核武器的国家多、军事强国多、购买先进武器装备的
国家和地区多、军费增长的绝对值多等现象。与世界新一轮军备竞赛相联系,现在这一特征更为突出。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急欲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防卫范围从“日本本土”扩大到“日本周边地区”,声称在“发生紧急事态时”可派兵到海外地区,准备对外实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其军费已从1990年的300亿美元,一下猛增到1997年的500亿美元(1998年和1999年虽受日元贬值影响仍为4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印度具有称霸南亚、争当世界大国的野心,军费由1995年的79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60亿美元,装备了航空母舰,多次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在军事上公开与我国“叫板”,谋求与我国对等的核威慑。东盟各国近年来扩充军备的势头不减,九十年代前半期,军费年均增长高达7%,大量购买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军舰。俄罗斯仍拥有仅次于美军的军事力量,并正在致力于“全面提高军事能力”。这种新的军备竞赛,不仅加剧了地区局势动荡,而且也对我国的安全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