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以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等方面的问题。
二、作者简介
庞朴,著名学者,思想家,中国哲学、史学家,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安,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毕业,1957年转入中国哲学史研究,1974年开始涉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诸方面知识领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沉思录》《良莠集》《一分为三》《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辩证法研究》《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主编有《中国儒学》等书刊。
三、进入新课
1、师:从文体角度看,本文属于学术论文。全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师:作者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观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2、问:什么是传统?传统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性?(用原文回答)
明:答案见书。
师:文章开头从总结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验入手谈利用“过去”的重要。作者认为:在世纪末的反思中,中国人“懂得了一个真理”,就是明白了“过去”的意义。作者用正反对照的方式指出正确审视过去的必要性。接着,作者从时间的维度去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过程,概括了“传统”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讨论了传统与文化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混同起来的现象。
问: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差别是什么?作者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强调这种差别?
明: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蜜蜂”和“蜂蜜”的区别来强调差别:虽然“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组成的词语相同,但语序不同,内涵更不相同。
师:在开头的这一部分里,作者从经验范围内的“过去”,谈到人们并非完全理解的“传统”——“文化”,切入论述的中心。其论证结构是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社会现象的表述逐步进入学术层面的讨论。
3、问: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性?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明:答案见书。
问:那么“文化传统”又是什么?它与“传统文化”的具体差别是?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明: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从表现的形态看,传统文化是有形的,而文化传统是无形的、不可捉摸、无所不在的。
师: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外在表现形式。
问:作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形成一种的“文化传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个条件是基于怎样的前提产生的?
明:共同心理状态是“文化传统”产生的必要条件,而这个必要条件是民族的每个成员在共同生活中使用共同语言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而后逐步产生的。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正反论证法,指出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无法导出的方式、方法或无法表述的意念、思想,是不会融入民族共同心理中的。但是,这种“文化传统”有着一种不可避免的惰性力量。
问:这种“惰性”具体指什么?对于这种“惰性”我们是否又该完全否定?
明: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固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师:有稳定的一面,就有变化的一面。作者立刻就指出了“文化传统”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只是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
问: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文化传统”的变化?
明:答案见书。(节13中,作者重点探讨了“文化传统”的变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师:在这两部分中,作者针对人们的模糊概念做了详尽的解释,为最终提出观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问:“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比喻的?如何理解?
明:利与害,比喻成财富与包袱。
传统是财富——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传统文化是祖宗的丰富遗产,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传统是包袱——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是社会前进的包袱。
问: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
明:看待传统,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继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既要承认传统的民族性,也要注意它的时代性,更要谨慎对待它的惰性,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继承和吸收。
师:但是,人们往往无法很好的达到这样的要求,而现实是常常出现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将传统看成包袱,视传统为服装,以入时为美,因而抛弃传统;一种把传统看作财富,视传统为文物,因为惰性的作用而“惟古是尚”。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的方法肯定了传统的内在性和变化性。
5、问:本文论证的中心应是如何正确对待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传统”,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大的篇幅来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
明:因为传统是一个总题,它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表现形态又有着两种方式——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所以作者要以较大的篇幅阐释这两个概念,整理两者的特性从而得出传统具有的两重性,说明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必须正确认识传统的作用,弄明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者的关系,深入体会和把握传统的两重性。这样,将分别解说和综合解说结合起来,观点富有辩证性。
四、课堂小结
1、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如果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来论述抽象的文化概念,难免会令读者望而生畏。本文在行文中使用诸如在“陷阱”“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肉体超不出皮肤”“时装”等等,比喻来说明道理,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不乏文学彩。
2、语言晓畅,条理清晰,论证严密。
这篇文章是一篇社会科学论文,但语言晓畅通俗,毫无生涩拗口之感。从结构上看,文章采取总分式结构,分小标题陈诉,因而条理清晰,便于读者领会。
3、大量使用整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接近对偶的对举形式,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让读者眼到即明。
五、作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