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业:            旅游管理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刘      讲师               
    期: 2           
目录
摘要:    4
关 键 词:    4
引言    5
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    5
1、价值观    5
2、道德观    6
3、资源观    6
4、经济观    6
5、人口观    6
6、全球观    6
7、参与观    7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美学条件和社会条件    7
1、优越的自然条件    7
2、美学条件    8
3、社会条件    9
三、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问题和建议    9
(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9
1、旅游行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力度小    9
2、旅游导游人员素质差    10
3、餐饮服务质量差    10
4、城市卫生交通意识差    10
5、旅游资源遭破坏,景点设施管理不善    10
6、旅游景点单一化,有的品位不高,文化含量不高    11
7、旅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自然景观遭破坏    11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和建议    11
1、加快交通、能源、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11
2、分期分批完成东环、西环旅游线路的建设工程    11
3、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恢复生态    12
4、加强领导,提高旅游管理干部素质    12
5、整顿导游队伍,提高导游小素质    12
6、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12
7、建好现有景点,新建有价值的旅游景点    12
结论    13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3

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肖
指导教师:刘
摘要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景区能否保持其生态环境价值,持续为人们所利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并采取相应对策,故西双版纳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认清七个观点,即价值观、道德观、资源观、经济观、人口观、全球观和参与观。这七个观点,基本上可归纳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
关 键 词 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西双版纳神奇的热带雨林,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毗邻老挝、缅甸的地缘优势组合的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魅力而享誉国内外,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老良好的基础。近几年来,随
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万人次,旅游创汇4000万美元,国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亿元人民币。但是,在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将成为一种潜在的危机,若不加以重视和研究解决,将有可能因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导致旅游难于健康发展。
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来的,在她公布《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以后,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并逐步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何谓可持续发展理论?即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环境对人类发展的供应能力是有限的。人类要持续发展,要求环境具有持续发展的供应能力。当人类的发展要求超过了环境的供应能力,或者人类过度的活动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都会使环境结构失调,功能减退,供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人类的持续发展。要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以环境的持续供应为保证。
  西双版纳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认清以下七个观点,即价值观、道德观、资源观、经济观、人口观、全球观和参与观。这七个观点,可归纳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笔者作如下浅析。
1、价值观
  传统的价值观将人类与环境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征服和掠夺。宣传人定胜天西双版纳旅游介绍、向大自然索取财富把资源变成财富等观点。无视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利用而导致人地关系的失调,最终还是限制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西双版纳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的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演变、资源的退化、自然灾害的频繁,这种历史的教训,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则追求和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既要求人类把自然作为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予以保护,又要求自然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为人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充足的物质和能量,从而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进化在一种制衡关系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要求人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平。一方面要实现代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福利共享,决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当前利益,以牺牲生态平衡来满足肚子平衡;另一方面要实现代内公平、地区公平,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山区与坝区、穷人与富有的人之间实现公平,走共同富裕之路。
3、资源观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础。传统的资源观是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盲目开发、过度消耗,使人类陷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面临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的两难境地。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是走资源节约型、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坚持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资源退化了,资源破坏了,旅游业怎能持续发展?西双版纳是世界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然而由于只顾利用而缺乏保护,导致格朗和800
的大茶王树的枯死。结果“99昆明世博会展出思茅地区的大茶树,树龄仅有400年,而西双版纳大茶树却无展品,这种教训何等深刻?
4、经济观
  目前,西双版纳山区和部分半山区还存在着经济上的粗放低效益和经济结构的落后状况,盲目的追求规模和数量的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为求眼前的高速发展而不顾后代的持续发展,为求眼前的繁荣兴旺,为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电力工业而毁林、占用耕地,使耕地、植被日趋减少。这种置后代人而不顾的经济发展观点是不可取的,必然要影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人口观
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口发展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但人口素质低;我州人口基数虽然不很大,但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分布很不平衡,流动人口已超过本地区的人口基数。所以作为发展主体的人,自身首先需要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采取一切措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迅速提高人口的思想、文化、
道德、身体、技能、科学素质,开发一切人为、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起始源泉和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