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刺绣工艺广泛流行于少数民族当中,刺绣技法很多,主要有素绣、彩绣、凸绣、辫绣、缠绣、锁绣、绉绣、挑花等多种。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 是世界文化艺术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手工艺浸润着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艺术样式异彩纷呈 艺术内涵博大精深。刺绣暗含中国农业文明时期参与人数最多、传播最为广泛、与人们的生活结合最紧密的图像方式。它的影响力肯定超过了绘画,因为人们可以将刺绣穿在身上,而在民间,刺绣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语汇和表达方式。想一想,在大约两千年的时间跨度里,世界上有一半人一代接一代不停从事着刺绣这样一种精细的手工劳作,刺绣甚至已经变成了她们的生存方式。
从艺术角度讲,无论在造型、彩、工艺 还是图案纹样上,民间刺绣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也体现了民族的、时代的文化特征,从而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笔者酷爱民间刺绣,收藏刺绣品近百件,且业余对民间刺绣的艺术特进行了如下总结和分析,试图探究民间刺绣艺术的无穷魅力
少数民族流行的素绣,指白线绣于青、黑、蓝底的单绣,以素取艳。彩绣,是用多种不同颜线交织
绣成各种绚丽图案。平绣,着重于图案布局的美观匀称,调分明,给人以明显的物象感。凸绣,采用多层次的绣法和不同调,突出图像的立体感和层次。贴绣,是将布剪成各种形状,然后沿边缝绣或在贴布上加绣,使之产生凹凸效果,突出物体的立体层次感。连物绣,用线脚扣连银、铜、玉、玛瑙、鱼骨、贝壳、玻璃等装饰物缝在底料上,以绣托物,这种装饰多用于帽饰。
去油少数民族服饰多装饰刺绣图案,这些刺绣图案讲究,彩搭配协调、绣工细致精湛,不仅带有实用性,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刺绣图案主要用在各民族服饰的衣襟、衣领、衣袖、衣背、托肩、兜肚、裙边、裤脚等许多部位。图案想象丰富、造形奇特,包括各种龙凤吉祥的图案,鱼虫花鸟等动植物图案和各种形状、线条等组成几何图案,所用调各民族不同,多种多样,红、蓝、粉红、紫、白、黑、绿等都较为常见,调运用强烈大胆,带有少数民族神秘古朴风格特点,反映了少数民族妇女娴熟高超的刺绣技艺。
苏绣,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 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
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线或邻近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画面丰收,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 如油画系列、国画系列、水乡系列、花卉系列、贺卡系列、鸽谱系列、花瓶系列等。实用品涉及服饰、手帕、围巾、贺卡等。
粤绣,广东地区刺绣品的总称。相传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主要有衣饰、挂屏、褡裢、屏心、团扇、扇套等绣品。在艺术上,粤绣构图繁密热闹,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
针纹重叠微凸。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以及鸡、鹅为题材。粤绣的另一类名品是用织金缎或钉金衬地,也就是著名的钉金绣,尤其是加衬高浮垫的金绒绣,更是金碧辉煌,气魄浑厚,多用作戏衣、舞台陈设品和寺院庙宇的陈设绣品,宜于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
蜀绣,亦称“川绣”,指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刺绣。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彩,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清中后期,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一跃成为全
国重要的商品绣之一。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彩鲜丽。
湘绣,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长沙城里的商人们为了满足一批因镇压太平军而发迹的新贵,开设了“顾绣庄”,不久又以湘绣之名压倒了顾绣。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 无拈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防止起毛,这种绣品当地称作“羊毛细绣”。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人文画的配特点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 湘绣日用品的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接下来说民间刺绣的文化内涵包含三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崇拜,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灾害感到恐惧和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早集体无意识的前提下,他们创造了神,并认为之所以出现自然灾害,一定是人触犯了神灵,因此他们对神灵顶礼膜拜,希望通过祭祀活动来祈求得到神灵的宽恕。
民间刺绣深深地渗透着自然崇拜的观念,人们采取各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如刺绣中常见的日、月、云纹即源于若你们对“天神”的崇拜。早封建社会中,皇帝自命为“天子”,与“天”有关的图腾——龙纹甚至成为皇帝的专用物,龙袍、龙旗除皇帝以外的任何人不能使用,否则就是犯上作乱。
第二方面是生殖崇拜,生命感悟进入文明时代,人们羞于谈论生殖,。她们通过刺绣把对生殖的繁衍崇拜以借喻、隐喻表达出来,让子子孙孙认识人类起源和生命意义。牛和鹿是生命与阳气之象征,表
示生命之延续,万物之祖的枫叶与蝴蝶则是苗族刺绣上必须保留的纹样,鱼作为远古中原民族崇拜的婚配、生殖、繁衍之神物。
第三方面是吉祥图案,民间刺绣纹样大都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传统图案的精神品格。众多的吉祥图案普遍运用了象征性的表达方法,将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思想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化图形为寓意。见于记载的最早刺绣图形是《尚书•虞书》中所述舜禹时期的“天子衮服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据记载当时这些图形已具有象征意义。日、月、星辰,意为照临无私,山,意在稳重镇定,龙,意为神其应变,华虫,意为文采华丽……。”自古以来,这种象征手法代表着刺绣图形的设计思想,经历代不断拓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创作原则。
吉祥、幸福的象征命题是民众的创造,是民间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是劳动人民对生命的赞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执着追求的感情流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文化与人性物化的具体体现。
现在再说民间刺绣的审美价值。民间刺绣在其出现的最初阶段,其主要价值并不是在于审美,而在于其使用功能。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民间刺绣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于社会,并且由于阶级社会的出现,民间刺绣分化为两大类 一类专供皇族、
官宦人家享用,或为生活用品,或为纯观赏用品,一类仍然植根于民间,继续从原始思维中汲取营养,成为广大民众的生活必需品。两类作品呈现出迥异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倾向,从而也去油不同的审美价值。充分体现民间美术所特有的直面自然与人生的精神品格,其蕴含着民族的、地区的文化血脉,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中可以体察到人类体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并可为现代人研究人类文化史、美术史、制作工艺与材料、艺术风格乃至神户经济的反战提供直观的实物证据,并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提供形象的资料。诚然,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意义,如图腾崇拜、吉祥图案等等,如今已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形式,而不再具有当初神圣、神秘的含义。当我们对这些信息中的文化内涵越是理解的深刻和全面,就越觉得其珍贵,越能体会到他的价值,从而产生出将传统的刺绣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