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历史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使用年级:初中八年级
教学课时:32课时 设计者:
背景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承上启下的年级,学生们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具备了初步的历史意识:了解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具有初步的理解;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重要的条约及其产生的影响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对民主革命、改革、统一战线、国共合作等重要概念基掌
握。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完整地体现的是:探索“社会主义”——中国特“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因此,中国现代史的教学应紧扣主题、逐步展开、层层递进。而且,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平时耳濡目染,对教材中的人物、事件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正确的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教材能够熟练的说出重要历史人物、周恩来、事迹,全面的列举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
2、能够准确的背诵单元标题、每一课课题和课后大事年表,再理解的归纳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并会复述从而整体把握和建构中国现代史的知识框架。
3、准确说出建国以来中共召开的历次会议及其重要决策,归纳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概述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轨迹。
4、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当中掌握阅读历史材料的技巧并能够学会有效的提取历史信息,体会“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观,学会运用已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解决现实问题,通过活动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现代史的兴趣,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从而启发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渠道认知历史。
5、在学完本册书时使学生能够认知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充满曲折与艰辛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党能够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在曲折中探索前进,最终取
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6、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中的优良品质和闪光点延伸至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成才历程,感染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取向,并培养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坚持到底的的良好品格。
内容
周次 | 课时 | 长城的全部历史资料教学主题 | 教学内容 |
1 | 2 |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讲解现代史体系和课程纲要、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2 | 2 | 最可爱的人、 | |
3 | 2 | 复习第一单元、做练习 | |
4 | 2 |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 |
5 | 2 | 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
6 | 2 | 复习第二单元、做练习 | |
7 | 2 |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 |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
8 | 2 | 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复习第三单元 | |
9 | 2 | 复习前三单元 | |
10 | 2 |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民族团结、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11 | 2 | 海峡两岸的交往、复习第四单元、做练习 | |
12 | 2 |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外交成就 | 钢铁长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13 | 2 | 外交事业的发展、复习第五单元 | |
14 | 2 |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 做练习、科技成就(一)(二) |
15 | 2 |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 |
16 | 2 |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复习六七单元并做练习 |
17 | 2 | 期末复习 | |
18 | 2 | 期末复习 | |
19 | 2 | 期末复习 | |
20 | |||
实施
(一)教学方式
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法、问题探究法、歌谣记忆法、调查法等。(二)学习方式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实施对策
1、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
2、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学视频、网络等多媒体资源。
3、利用导学案教学,对导学案要及时批改反馈。
4、通过精选习题检测训练,精讲精评提高学生做题、审题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分组合作、大胆展示。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工作。
6、通过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学生听课效果,培育学生创新意识。
7、课前提问上节课重点内容。
评价
(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课堂上的纪律表现、注意力是否集中,参与活动和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鼓励学生。
2、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学案预习(导学案预习情况基础知识必须全部做对。拓展性问题不空白,有自己的见解)。、订正情况进行检查点评。
3、课前默写是否达标最低标准基础知识默写必须全对。在此基础上实验班重点知识必须会背。
4、布置临时性或者课下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5、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发现问题,并且主动老师解决问题。
(二)组长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1、课堂笔记是否记录准确清晰,小组长定期收课本检查。
2、基础知识读背,组长检查背诵情况并记录。
(三)学习结果评价
通过阶段性测试和期末测试,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归纳分析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