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词释义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与其他山不相接连。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乱花:各种野花。
渐:副词,渐渐地。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
行不足:百游不厌。
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阴。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古诗今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下温暖的树,也不知谁家有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着新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百看不厌的美景,尤其是绿杨浓阴下的白沙堤。
名句赏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
也是一联极富情感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诗人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