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脱去尘浊,自然胸中有丘壑。读书,让人打开封闭的心门,窥见精彩的世界;旅行,则是走出门外,在历①中开阔胸襟,提升精神境界。疫情阻拦了我们长途跋涉的脚步,就让我们来一场纸上的旅行吧!跟着课本去游览名山大川,感受祖国山
河雄奇壮美;【甲】_____,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跟着课本去欣赏民族瑰宝,感受华夏艺术巧妙绝②……跟着课本去旅行,心在路上,梦在远方!
(1)同学们对前言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争议,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壑(hé) 窥(kuī) | B.壑(hè) 窥(kuì) |
C.壑(hé) 窥(kuì) | D.壑(hè) 窥(kuī) |
(2)在前言中①②处分别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练 仑 | B.炼 仑 | C.练 伦 | D.炼 伦 |
(3)请你在前言中【甲】处补写一句话,让语意更丰富。
3. 旅行攻略精选了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按照地理方位重新编排,带你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请你根据示例完善下面的人文地图。
①西北高原《白杨礼赞》茅盾
②西安《春望》甲____
③武汉《黄鹤楼》崔颢
④昆明《昆明的雨》汪曾祺
⑤南京《背影》朱自清
⑥苏州《苏州园林》乙_____
⑦杭州《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 “跟着茅盾去西北”专栏摘录了梁衡《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的片段。下面是对文中画线句所作的批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刹间,①我像一条终于跳过龙门的鲤鱼。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烟,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我不由想起了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古老民歌。③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那样高大,也不像内蒙古的草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柔软,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④而这绿底子上又不时钻出一束束金的柴胡和白绒绒的香茅草,远望金银相错,如繁星在空。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
①把“我”比喻成鲤鱼,写出我翻过日月山口突然看到开阔美景时无比兴奋的心情。
②引用古老民歌,写出了天空辽阔、草原宽广的壮观景象,给文章增加了文化彩。
③通过“不像”“也不像”两个短句,将西北的草跟新疆、内蒙的草进行对比,突出了西北的草高大与顽强的特点。
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金的柴胡和银白的香茅草点缀在绿茵茵的草场上的景象比喻成繁星满天,写出了草场的彩之美。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 “跟着朱自清去南京”专栏摘录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片段。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厚”和“腻”的意思分别是“(味道)浓”和“食品中油脂过多”。根据语境,你认为“厚而不腻”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的,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6. 旅行的路上我们可以用文字记录沿途的心情,倾听自己的心声。“旅行心语”专栏摘录了
余秋雨《阳关雪》的片段。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甲】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_____。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乙】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1)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待到年长,他们更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
②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
③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
A.③②① | B.①②③ | C.③①② | D.②①③ |
(2)根据语境,在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 ②, | B.①。 ②, | C.①; ②、 | D.①。 ②、 |
7. 文化积累。
穿过历史的烟云,有多少诗人在荆楚大地吟唱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文。在长江之滨望荆门,和李白一起欣赏“山随平野尽,①_____”的雄浑景象;在黄冈泛舟游赤壁,和杜牧一起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②_____”的无限感慨;到承天寺和苏轼一起赏月,在“庭下如积水空明,③_____,盖竹柏影也”中感受闲适的心境……
8. 月、山、风、云、花、鸟都是大自然的美景,诗人们将其写入诗歌,留待后人欣赏。请你在这些诗歌中选择最喜欢的两句,与同学们共赏。你会选择“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9.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歌首联交代从“寺北”到“亭西”的游踪,写“①_____”侧面表现西湖水面的开阔;尾联以“②_____”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借“绿杨阴”“白沙堤”描绘春和景明的景象。
(2)仿照下面示例,合理想象并描述诗人白居易笔下钱塘湖的春天。
[示例]杜甫笔下的春天是萧索感伤的,你看那沦陷后的国都,残垣断壁,一片狼藉,昔日繁华的街市已变得面目全非,破败不堪,然而山河大地依旧,仍是原来模样,不为所动。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是乱草丛生,杂树疯长,可叹人去街空,尽是悲凉。
10.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三峡(节选)
郦道元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 绝 /天下独 绝 |
B.回 清 倒影/ 清 荣峻茂 |
C.负势竞 上 /横柯 上 蔽 |
D.乘 奔 御风/猛浪若 奔 |
(2)对“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A.引用此句间接表达了三峡秋景带给人们的感伤。 |
B.引用此句更加突出了秋天三峡景象的凄凉冷落。 |
C.引用此句着重表现秋天的三峡山高谷深的特点。 |
D.引用此句可与前文空谷中传来的猿啼形成呼应。 |
(3)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①,悄怆幽邃②。以其境过清③,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材料二
野芳发而幽香④,佳木秀而繁阴⑤,风霜高洁⑥,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注:①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②悄(qiǎo)怆幽邃(suì):凄凉幽深。③清:凄清。④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⑤佳木秀面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阴。⑥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洁白。
两段节选文字和两则材料都以典雅的文字再现了自然山水之美。《三峡》和《与朱元思书》两段节选文字侧重于描写,但两篇短文的写作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全面客观地介绍自然地理知识,而后者则融入作者主观感受,突出了①_____;《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两则材料则着眼于抒情,但两则材料的情感态度不同:前者抒发柳宗元坐观潭上“②_____”的悲凉心态,后者表达欧阳修往归山间“乐亦无穷”的无限欢娱。
11. 阅读《昆明菜》(节选),完成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