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观相统一”与犯罪“故意”的认定
--------以一则盗窃案“兔毛案”为例分析
姓名:周云云    学号:20150031011222
【案情】:20052月,刚刚经历过严冬考验的犯罪嫌疑人万某、文某(外地打工者,携妻儿住在简陋工棚里)共议到某棉花加工厂盗窃棉花弹二条棉被自用。经对该厂仓库反复踩点,并经厂内工作人员确认,库内所存一直为袋装棉花。321日凌晨5时许,万、文二人溜门进入该仓库,误将别人先一天临时借放该库的几袋兔毛(以前从未有过)当作棉花一人盗取一袋。返程途中,二人被公安抓获。公安为弄清“棉花”等级将赃物送交有关部门鉴定时,方知实为兔毛。得知鉴定结果,二嫌疑人大惊失,原来二人皆属兔,平时对与兔有关的东西极为忌讳。
如果以棉花计价,二袋棉花共39市斤总计价值不足人民币200元,距案发地盗窃罪的定罪数额标准1000元尚远;若以兔毛计价,二袋兔毛共39市斤总计价值人民币1267.5元,已达到盗窃罪定罪数额标准。
本案的焦点在于:万、文二人是否具有刑法上的罪过:②对象错误是否影响对二人盗窃罪的认定。
基于以上观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二人主观上想占有他人财物,客观上窃取了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其行为符合盗窃犯罪构成要件,故应认定为盗窃罪。犯罪对象不是盗窃罪构成的必备的认识要件,对象错误不影响定罪。第二种观点认为:二人主观系盗窃故意,但不是盗窃罪的故意,盗窃物系兔毛非其本意,虽然客观上所窃取财物数额较大,但并无盗窃数额较大他人财物之犯罪故意,依“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不能认定二人犯盗窃罪。
基于上述案件事实和争议,那么两个行为人是否犯罪?犯罪构成中的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何为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何为犯罪故意以及如何适用犯罪人的犯罪故意?
我们知道要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只有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进行分析,才能准确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
1、从犯罪构成、犯罪故意角度分析本案中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在本案中的具体适用
犯罪构成要件要件有一般构成要件和特殊构成要件之分。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对所有犯罪构成要件的抽象,称为一般构成要件。但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各不相同,对于每一个罪,其构成要件的内容又是具体的、各不相同的,这些具体的、各不相同的要件就是犯罪的特殊构成要件,具体犯罪构成既属于一般犯罪构成又区别于一般犯罪构成。一般构成要件的抽象性与具体犯罪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考察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所依据的只能是特殊构成要件而不是抽象的一般构成要件。
《刑法》第264条规定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就是本罪的构成要件。盗窃罪是故意犯罪,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首先要证明行为人具有盗窃罪的犯罪故意。所谓犯罪故意就是犯罪主体实施危害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应包含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险行为的认识状态和控制状态两个方面的因素,即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一般认为,行为人的认识状态包括行为人对于自己行为性质、行为结果、以及行为发展过程等的认识。对行为性质的认识又包括对行为手段、方法的客观属性、行为对象特征、以及行为社会属性即社会危害性的认识等。行为人的控制状态(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控制行为的性质和发展方
向,并不断能动地促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动态心理过程。在盗窃罪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中,所谓对行为性质的认识,即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盗窃行为;对行为结果的认识,即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对行为发展过程的认识,即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在秘密窃取他人的财产;对对象特征的认识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盗窃的是数额较大的他人的财物。
故意的成立应该包括哪些要素,理论上仍有很大争议,但对犯罪事实的认识是故意必不可少的要件,则早已形成共识。所谓犯罪事实,是指符合构成要件的事实。如果对符合构成要件的各要素的事实缺少认识,当然也就不能说对犯罪事实有认识。具体犯犯罪的构成要件由刑法分则规定,刑法一旦规定某种犯罪必须具备某些要素,则缺一不可,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事实,但却对此没有认识,也不能成立此罪的故意。
因此,本案中,要认定万、文二人具有盗窃罪犯罪故意,不仅要求二人认识到自己是在秘密窃取他人财物,而且必须认识到秘密窃取的是数额较大的他人财物,因为“数额较大”作为盗窃罪的定罪标准,显然是必备构成要件之一。否则,即使二人所盗窃的财物客观上数额较大,达到了盗窃罪的定罪数额标准(兔毛),但这一结果违背了二人只盗窃数额较小财
物(棉花)的主观认识,并拒绝接受这一结果时,就不能认定二人具有盗窃罪的犯罪故意。
对于这一点,有些人可能持反对意见,因为一般认为,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而且客观上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就是主客观相统一了从而应该定罪。而并不考虑这个故意的结果是否是行为人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结果,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成立犯罪(尤其是故意犯罪)不仅要求符合主观与客观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求这两个要件(事实)之间是统一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现实化、客观化。就故意犯罪而言,行为人必须明知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事实,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换言之,故意的认识内容是符合客观要件的事实,而客观要件的事实不过是主观认识内容的客观化。这个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犯罪故意两因素之一故意的意志因素的展开过程。这里的意志,绝不仅仅是指行为人拿定主意下定决心要去实施某行为的犯罪故意,绝不仅仅是指一个纯粹的主观心理过程,还一定包括实现主观内容的客观努力过程。更明白点说,意志不是只在头脑里,而是包含在认识指导下的行为中。
因此,一方面,犯罪故意(主观要件)不仅在行为人的头脑中,也在行为人的行为中,行为人的行为(客观要件)是犯罪故意(主观要件)的表达过程与实现过程。只有主观罪过的内容才能侵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主客观要件缺一不可。行为人在认识的指导下行为的过程,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就是主客观相统一。只有行为人所认识或控制的条件,即只有包含于犯罪主观要件内容中的条件才可能成为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否则就阻却故意,因而也就缺少主观构成要件,这个行为也就不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因此,处罚故意犯罪最基本的条件是行为故意必须包括对全部客观构成要件的认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行为人认识到了这一具体构成要件的不法内涵。这一观点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了普遍的认识。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的或者说学者们所理解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与所谓的“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而且客观上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就是主客观相统一”有很大的差别,仅仅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那么,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既然盗窃罪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构成要素是秘密窃取数额
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二人行为成立故意犯罪,则其主观认识的内容必须包括:①自己盗窃的是他人财物;②自己盗窃的是数额较大的财物,作为一种定罪标准,这一数额较大是指达到人民币1000危害行为元。其意志方面表现为明知是数额较大的他人财物,仍然实施盗窃。本案万、文二人虽然实施了盗窃行为,但对所盗窃财物数额较大有无认识,是否明知呢?根据案件查明的事实表明,二人只是因为想盗窃棉花弹二条棉被自用;而事先踩点与打探,只是为了确保偷盗对象是否是棉花;根据生活经验,在案发地农村地区,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低矮简陋工棚里,一条在冬夜里真正有良好保暖效果的自用棉被重量应在5公斤左右,加上加工过程中的损耗,二条棉被约需棉花正好在10.公斤左右。二犯罪嫌疑人均为成人,只要愿意,每人多偷几袋完全有能力,这说明二人的确没有多偷的意图,的确是以数额较小的财物作为盗窃目标,二行为人认识内容中的他人财物的确只是数额较小的他人财物,即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盗窃罪构成要件的财物。因此,二袋棉花的价值应是二行为人对盗窃数额的认识。作为常识,二袋棉花价值几何呢?虽然事实上偷到的是兔毛,但由于棉花仓库临时存放兔毛这一异常情况不为二行为人所掌握,作案前的准备工作使行为人有足够理由相信自己所偷确为棉花,二行为人对兔毛完全没有认识,对兔的禁忌也排除了对二人主观上有盗窃较贵的兔毛弹棉被的主观故意的推测,二行为人认识内容中的对象(二
袋棉花)不具备刑法所要求的数额较大的特征,因而其认识状况不是作为盗窃罪主观要件的认识状况。行为人不具备通过盗窃非法占有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故意,即不具备盗窃罪的犯罪故意,仅仅具有盗窃的故意。
2、从对象错误、对象偏离角度分析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本案中的具体适用
本案中行为人将兔毛当做棉花来偷盗的情形,在刑法上被称为对象认识错误,简称对象错误,对象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行为对象的同一性(同一犯罪构成)发生了认识错误。这里区分的意义在于要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在行为人认识正确的情况下,刑法评价是否会发生变化。只有当错误的对象与目标对象不属于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形下,对象认识错误才作为犯罪构成要件错误,而作为排除行为故意的根据。本案中错误的对象(二袋兔毛、价值超过千元、符合盗窃罪“数额较大”这一客观构成要件的要素)与万、文二人认识内容中的目标对象(二袋棉花、价值不足200元、不具备刑法所要求的数额较大的特征)构成要件上不在一个层次上,具有不同犯罪构成要件属性,构成了客观要件错误,故而成为排除行为故意的根据。这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认识错误(对象偏离)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被错误认识的对象具有相同的犯罪构成属性,例如,甲意图杀死乙,不小心把站在乙
身边的丙杀死了,由于乙、丙的生命作为刑法所保护的对象是等值的,两者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刑法的保护,所以这种情形下并不阻却犯罪的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由于对象错误是基于认识错识,而对象偏离则不是。对象错误可能构成客观要件错误,从而成为排除行为故意的根据;而对象偏离则不是客观要件错误,不影响行为故意的成立。这是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必然结论。
对该案的争议,表面上只是简单的对象之争,实质上却是对数额较大的特征有认识的争论,是行为人对犯罪构成要件是否有认识的争议,是对构成故意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的真争议,是对什么是刑法中的故意或者说怎样正确理解刑法中的故意之的争议,所谓“对象错误不影响定罪”的结论实为草率。
之所以构成要件错误能够成为排除犯罪故意的根据,并不是因为人为的规定,而是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内在逻辑推论的必然结果。
客观要件错误之所以成为排除故意的根据,并不是一个人为的强迫性规定,而是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必然结论。没有罪过就没有犯罪,更不会有刑法。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查明主观罪过内容后再去认定行为的性质,行为只能是与行为人的认识和意志相对应的外
化,当行为人由于错误而对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无认识时,结论自然是阻却故意的成立,不构成对应的故意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