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洣水---《水经.洣水注》考略
○洣水
△洣水出荼陵县上乡,西北过其县西。
水出江州安成郡广兴县太平山西北流,迳荼陵县之南。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节侯诉之邑也。王莽更名声乡矣。洣水又屈而过其县,西北流注也。《地理志》谓之泥水者也。
洣水,湘江支流。古名泥水。上源称斜濑水。源出桂东县八面山。流经炎陵、茶陵、攸县、衡东等县,于衡东县洣河口入湘江。长296公里。流域面积10305平方公里,年均流量267立方米/秒。河床比降1.07‰。主要支流有: 河漠水,古称常平乡水,源出江西省遂川县南风面南麓。自南而北流贯炎陵县中部,于三河下西江洲入洣水,88公里,流域面积904平方公里,年均流量30.5立方米/,河床比降7.93;沔水,在炎陵和茶陵县境内,源出炎陵县万阳山南麓石凹坳,于茶陵县中洲入洣水,100公里,流域面积775平方公里,年均流量24.7立方米/,河床比降5.63; 攸水,原名攸溪,曾名伯水,源出江西省莲花县大背岭公德山,于乌石岭进入攸县,于宋家洲入洣水,115公里,流域面积1196平方公里,年均流量33立方米/,河床比降1.84,沿河建有
酒埠江大型水库,灌溉农田50万亩; 永乐江,洣水最大支流,源出八面山资兴市太平寮,北流经永兴、安仁、攸县,于衡东县草市镇入洣水,210公里,流域面积2572平方公里,年均流量61立方米/,河床比降1.9,干流理论蕴藏发电量5.32万千瓦。[1]按上述注文“(洣)水出江州安成郡广兴县太平山西北流,迳荼陵县之南”比对腾讯地形图综合考量,此处郦注之洣水上游与今洣水上源斜濑水不同,按其西北流之流向推析约相当今炎陵县洮水东阳湖及其上游一带西北流向的河道。(如下图)
荼陵县,即茶陵县。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汉书·地理志》 作“荼陵”。[2]
江州安成郡广兴县,多数历史文献都认为广兴为西晋太康年置治所在西晋永新县西北八十里,即今江西省莲花县东北。这一看法非常普遍,几成定论。然而“广兴”作为县名出现在《(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中却有11: 45.口广兴黄口年口七(壹·5855)46.7八月九日广兴吏胡卖(?)Z (参·977) 47.口佐广兴口(上曲十下宗)孙年开三 (参·2244) 48.佐广兴吴甫年卅四(参·2306)49.铺佐广兴口孙年册八 (参·2322)[5] 50. 财模师广兴吴口册六 (叁·2339) 51.右广兴县师佐八人(叁·2340)[6]52.刚佐广兴利倚年卅一(叁·2353)53.口口师广兴黄口年册一(叁·2374)54、镇佐广兴温狗年十六妻在本县(参·2434)55、治师广兴黄健年五十
(叁·2531)。其中简51明确记载着“广兴县”,说明广兴在当时确为县级政区地名无疑。又有明代《永新志云:“广兴县故城,在永新县西百二十里,吴立。[3]”吴简中出现广兴证明了《永新志》所言广兴县为吴立,是正确的。历代文献记述广兴为晋置,当误。[4]
江州安成郡,《宋书》卷三十六《州郡志二》:江州刺史,晋惠帝元康元年,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 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十郡为江州。初治豫章,成帝咸康六年,移治寻阳,庾翼又治豫章,寻还寻阳。[5]《晋书》卷十五《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元年,有司奏,荆、扬二州疆土 广远,统理尤难,于是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6]安成郡本属扬州,只是在西晋太康元年(280)划归荆州,在元康 元年(291)设立江州时即划归之,可见属荆州总共不过十年,此后亦一直在江州境内,在文化上亦不属于荆州……孙皓宝鼎二年分豫章、庐陵、长沙郡置安成郡,属扬州,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归荆州,晋惠帝元康元年(291)置江州,安成郡归江州。西晋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辖宜春市之市区,萍乡市,吉安市之安福县、永新县、井冈山市,新余市,等。治平都县(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7]
太平山,比对腾讯地形图,太平山约井冈山朱毛会师处西南方向之山岭如下图。
图表8太平山(约井冈山朱毛会师处西南之山岭)、洣水等地望 腾讯地形图示意图。
△又西北过攸县南。
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迳攸县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则为攸舆侯,即《地理志》所谓攸县者也。攸水又西南流入荼陵县,入于洣水也。
攸县,古名攸、攸舆,以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史载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后,历有攸县、攸舆侯国、攸水县、新兴、安乐、攸县等称谓。置县后,县治初驻吴楚边界攸舆侯封侯山附近,约在北朝陈辛已年(561,始迁攸江之上,五代后梁间(907935,迁今攸县城关镇(梅城镇)。攸水,源自楚、吴边界,今攸县鸾山镇老漕村(原漕泊乡)松林庵自然村(原松林村)……1985年以来攸县柏市镇地下文物普查,发现有大型汉墓、汉“五珠”圆形方孔钱模具、封侯山、上岭街遗址等。表明今柏市镇中洲村一带,汉以前有较大居村邑或城邑。彭雪开认为这很可能是战国中后期,楚国经略南越时,在吴楚边境今攸县境内设置的攸舆县治。今攸县柏市镇中洲村古城迹象遗址,极有可能是楚国在楚庄王时设置的攸舆县治驻地[8]
安复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安城县改名,属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隋开皇中省入安成县,开皇十八年(598)改安成县为安复县,属庐陵郡。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唐武德五年(622)为颍州治,七年(624)改为安福县。[9]
封侯山,按上述注文“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迳攸县北……攸水又西南流入荼陵县,入于洣水也”攸水流向比对腾讯地形图颇疑封侯山约今罗霄山脉禹王洞景区一带之山岭。(如下图)
图表9封侯山、攸水、攸县等地望 腾讯地形图示意图。
△又西北过阴山县南。
县本阳山县也,县东北犹有阳山故城,即长沙孝王子宗之邑也。言其势王,故堑山堙谷,改曰阴山县。县上有容水,自侯昙山下注洣水,谓之容口。水有大穴,容一百石,水出于此,因以名焉。
阳山县,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攸县西南六十里。初元元年(48)封长沙剌王(《汉书·王子侯表》误作“孝王”)子宗为阳山侯,即此。属桂阳郡。寻改名阴山县。[10]
阴山县,西汉置。本阳山县,治今湖南攸县西南。初元元年(48)封长沙剌王(《汉书·王子侯表》误作“孝王”)子宗为阳山侯,属桂阳郡。以桂阳郡已有阳山县,乃改为阴山县。三国吴孙亮末属湘东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湘潭县。《三国志·吴志·吕岱传》: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取长沙三郡,“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合众拒岱”,即此。[11]
比对攸县文物地图(如下图),颇疑阳山县故城、阴山县故城与攸县西南渌田镇一带分布的狮子山、脚下山、龙形坳等数处汉墓有关。
图表 10摘自湖南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9月,第72页
容水,上游大致相当今宜阳河,中下游约相当今永乐江。
侯昙山,现名猴昙仙,又名侯昙仙,明《一统志》一名侯堂山。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衡州:侯昙山险峻独出,不与众山相连。明万历《衡州府志》亦载:侯昙山去(安仁)县四十里,半在耒阳,半属安仁。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又侯昙山,在府(耒阳)东南八十里。一名侯堂山,跨安仁县界。"